[10015]
《政治教学论》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七年七月
自学用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专业的必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本课程作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过程和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学员应明确本学科的性质、地位、任务和内容;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目标、评估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应继承传统教学论中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应与思想政治改革中的新情况、新经验相结合,阐明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基本问题。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及研究对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三、考核要求
- 识记:(1)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定义;(3)思想政治教育学 的学科特点
- 理解:(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列宁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出的新的贡献
(三)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四)邓小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内容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六)列宁关于“灌输”原理的基本思想
三、考核要求
- 识记:(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2)
2、理解:(1)列宁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出的新的贡献;(2)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3)邓小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内容;(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4)列宁关于“灌输”原理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要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局限性。
- 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借鉴。
- 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局限性。
-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借鉴。
三、考核要求
1、理解:(1)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局限性;(2)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局限性。
2、应用:(1)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借鉴(特点、局限性及批判继承);(2)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借鉴(特点、局限性及批判继承)。
-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了解各个范畴的基本内容,分析对应范畴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
- 思想的定义
- 思想表现形式的两个层次
- 思想认识形式、思想意识形式的种类
- 教育者的作用
- 受教育者的作用
- 内化的定义、基本环节
- 外化的定义
- 内化和外化的关系
- 疏导、引导的定义
- 正确处理疏导和引导的关系(P85~86)
(十一)正面教育的定义
(十二)物质鼓励、精神鼓励的定义
(十三)精神鼓励的基本形式
(十四)有效实施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必须注意的原则(P89、91)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思想的定义,思想表现形式的两个层次;(2)思想认识形式、思想意识形式的种类;(3)内化的定义、基本环节;(4)外化的定义;(5)疏导、引导的定义;(6)正面教育的定义;(7)物质鼓励、精神鼓励的定义;(8)精神鼓励的基本形式。
2、理解:(1)教育者的作用;(2)受教育者的作用;(3)内化和外化的关系(4)有效实施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必须注意的原则
3、应用: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处理疏通与堵塞的关系。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思想政治品德含义及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了解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
- 思想政治品德的定义、结构
-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诸心理要素及它们的关系
-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
- 联系实际谈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 协调控制律的定义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思想政治品德的定义、结构;(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3)超越适应律的定义;(4)协调控制律的定义。
2、理解:(1)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诸心理要素及它们的关系;(2)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3、应用:联系实际谈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保证作用、育人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
- 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表现(121~126,掌握主干观点)
-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价值导向的内容、作用
- 行为导向的内容
-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P132~134)
-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P136~139)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行为导向的内容
- 理解:(1)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表现;(2)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3)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4)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的主要表现
- 应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内容、作用及有效实施(P127~128)
-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从宏观上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及作用,进而具体分析宏观、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掌握如何通过环境的优化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考核知识点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 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类
-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微观环境的各自构成
- 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思想影响的主要表现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2)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类;(3)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微观环境的各自构成;(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
2、理解:(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2)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思想影响的主要表现;(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途径。
- 应用:学校该如何营造育人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P155~158,具体从校园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角度去分析)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掌握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明确学校的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
-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
- 认识教育对象的意义
- 认识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
- 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P172~173,主要是从内容和方式的角度)
- 学校的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的作用(P173~174)
(六)如何从全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P173~175)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2)认识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
2、理解:(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动性的表现(P165~166);(2)认识教育对象的意义;(3)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4)学校的德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的作用
3、应用:如何从全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意义、目标的特性与作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施。
二、考核知识点
-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意义
-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义
-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作用
-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性
-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施(步骤及注意问题)
-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和主旋律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义;(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特性;(3)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和主旋律
2、理解:(1)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意义;(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作用;(3)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施中应注意处理好哪些关系?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原则,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
- 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 坚持方向性原则的意义
- 求实原则的定义
- 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求实原则的意义及其实施的要求。
- 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坚持民主原则,如何贯彻民主原则?
- 渗透原则的定义
-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渗透原则的意义及有效实施
- 层次原则的定义
- 主体原则的定义
- 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如何贯彻主体性原则?
- 说理引导法的定义
(十一)熏陶感染法的形式
(十二)自我教育法的具体做法
(十三)开展心理咨询法的意义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2)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4)求实原则的定义;(5)渗透原则的定义;(6)层次原则的定义;(7)主体原则的定义;(8)说理引导法的定义;
2、理解:(1)坚持方向性原则的意义;(2)自我教育法的具体做法;(3)熏陶感染法的形式;(4)开展心理咨询法的意义
3、应用:(1)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求实原则的意义及其实施的要求;(2)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坚持民主原则,如何贯彻民主原则?(3)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渗透原则的意义及有效实施;(4)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如何贯彻主体性原则?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科学性原则的表现,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估的内容;掌握方法整合机制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定义
-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特点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科学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 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估的指标内容
- 方法整合机制的实施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要求
1、识记:(1)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定义;(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2)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评估的指标内容
2、理解:(1)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特点;(2)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4)思想政治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科学性原则的具体表现
3、应用:(1)如何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调节机制中的方法整合机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精神,就其中某一点谈谈自己的想法。(2)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队伍的职能及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一)思想政治队伍的职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三、考核要求
1、理解:(1)思想政治队伍的职能;(2)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政治素质;(3)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道德素质;(4)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心理素质
2、应用:你认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具体表现,及当前可从哪些方面优化整合社会力量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理解:(1)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具体表现(P278~279);(2)当前可从哪些方面优化整合社会力量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如何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多项选择题
1、学校环境可分为( )。
A、校园物质环境 B、校园精神环境 C、校园活动环境
D、校园文化环境 E、校园人际环境
(二)名词解释
1、主体原则
(三)简述题
1、简述受教育者的作用
(四)论述题1、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求实原则的意义及其实施的要求。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