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0]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五月
自学用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王衍、姚建荣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及维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自学,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会操作、懂原理、会分析、能管理。会操作就是要掌握常用的通用会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懂原理是要清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能分析是要能够利用利用计算机产生的基本会计核算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和利用,为财务决策服务;能管理是要懂得电算化会计的特点及相关的管理政策与法规,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
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原则的同时,密切结合工作与生活实际,在所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方面多实践、多练基本功,自觉培养自己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会计、信息、系统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三大基本概念,要学习、简单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开发方法,必须首先简单应用这些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简单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区别,熟悉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识记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特点,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意义,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制度,电算化会计系统结构、功能结构、信息结构,系统处理方式与物理结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对策,网络财务的概念及发展。
(三)考核要求
1、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基本概念
识记:(1)信息与数据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2)系统的定义及其特征;(3) 会计信息系统(AI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关系;(4)AIS与企业外部的联系
理解:(1)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含义;(2)信息的特征;(3)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4)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2、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意义
识记:(1)我国企业管理现状与企业信息化现状;(2)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理解:电算化会计的意义
3、电算化会计与会计制度
识记:(1)科目表账务处理组织程序的特点;(2)电算化环境下的核算方法
理解:(1)电算化环境下的记账方法;(2)电算化环境下的账户设置;(3)电算化环境下的账务处理程序;(4)电算化环境下的账簿的设置
简单应用:(1)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凭证输入解决方法;(2)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综合应用:会计科目的编码要求
4、电算化会计的功能结构
识记:(1)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两种模式;(2)会计信息系统的三种处理方式
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结构的三个层次
5、电算化会计的发展
识记:(1)电算化会计的平台与技术发展;(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财务
理解:(1)会计软件的结构与功能的发展;(2)信息技术对会计带来的冲击;(3)会计信息化的内容
第二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
- 学习目的和要求
能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二)考核内容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与管理,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程与数据结构分析,账务处理系统实例分析等。
(三)考核要求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识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四种重要开发方式
理解:四种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的不同场合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识记:软件工程的含义
理解:(1)生命周期的概念;(2)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3)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的关系
简单应用:(1)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2)原型法的基本原理和建立原型法的主要步骤
3、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
识记:(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2)系统开发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理解:(1)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2)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和必要性;(3)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组织可行性研究内容
4、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识记:项目管理组的组成
理解:(1)系统管理的重要性;(2)项目管理的计划与控制
5、结构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
识记:(1)系统分析的基本任务;(2)结构化分析方法不能覆盖的问题;(3)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任务
理解:(1)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2)系统分析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用户需求的主要内容;(4)详细调查的工作内容;(5)调查的准备工作的内容;(6)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6、会计数据流程与数据结构分析
识记:(1)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组成及其基本符号;(2)数据字典的编写格式;(3)描述基本加工环节逻辑功能的主要工具;(4)手工账务处理组织程序的四种形式
理解:(1)数据流程图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2)基本加工的含义;(3)系统分析说明书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4)数据字典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和编写数据字典的基本要求
简单应用:(1)数据流程图绘制的主要原则、步骤和方法;(2)数据字典的编写方法;(3)系统分析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的基本要求
综合应用:(1)用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描述实际系统的逻辑模型;(2)结构化语言、决策树、决策表在描述基本加工环节中的应用;(3)用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描述账务处理系统的逻辑模型
第三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硬件配置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会计信息系统代码设计。识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与人机对话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
(二)考核内容
计算机系统配置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代码设计。
(三)考核要求
1、会计信息系统的计算机配置设计
识记: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理解:(1)系统设计的概念、目的和主要任务;(2)计算机系统的选择依据
简单应用:系统配置方案的设计
2、会计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识记:(1)系统设计中模块的概念;(2)结构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理解:系统设计的概念
3、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识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4、会计信息系统代码设计
识记:代码的功能和种类
理解:(1)代码的概念及其作用;(2)代码设计的原则;(3)校验码的编制;(4)代码设计的步骤
简单应用:会计科目代码、原材料代码、固定资产代码、产品代码、顾客代码、摘要码的编制
第四章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
- 学习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识记程序设计步骤及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与特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测试,商品化会计软件。
(二)考核内容
程序设计步骤及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与特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商品化会计软件。
(三)考核要求
- 程序设计步骤及方法
识记:(1)程序设计的步骤;(2)结构化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特点;(4)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理解:(1)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2)程序设计的任务和作用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识记:系统转换的几种方式
理解:(1)系统转换的主要工作;(2)系统运行前的准备的内容;(3)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4)系统评价的概念
3、商品化会计软件
识记:(1)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特点;(2)目前较有影响的商品化会计软件
理解: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依据
第五章 会计信息系统各核算子系统设计概述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工资管理子系统、应收应付子系统,资金管理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产成品、销售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基本功能等。
(二)考核内容
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工资管理子系统、应收账款子系统,资金管理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产成品、销售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功能结构等。
(三)考核要求
1、采购与应付子系统
识记:采购与应付子系统的重要意义、特点、核算要点、功能概要、输入和输出
理解:采购与应付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初始设置的主要内容和数据处理
2、存货子系统
识记:存货子系统的重要意义、特点、核算要点、功能概要、输入和输出
理解:存货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初始设置的主要内容和数据处理
3、销售与应收子系统
识记:销售与应收子系统的重要意义、特点、核算要点、功能概要、输入和输出
理解:销售与应收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初始设置的主要内容和数据处理
4、工资管理子系统
识记:工资管理子系统的重要意义、特点、核算要点、功能概要、输入和输出
理解:工资管理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初始设置的主要内容和数据处理
5、固定资产子系统
识记:固定资产子系统的重要意义、特点、核算要点、功能概要、输入和输出
理解:固定资产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初始设置的主要内容和数据处理
第六章 电算化会计的管理与审计
-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常规控制、应用控制的内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电算化审计方法
(二)考核内容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常规控制,应用控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电算化审计。
(三)考核要求
1、内部控制体系
理解:(1)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2)手工环境下的内部控制;(3)电算化后原有的内部控制的失效
- 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体系
理解:(1)审计控制;(2)权责关系控制;(3)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
综合应用:软件控制和作业控制的内容
-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
识记: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需申报的材料
理解:电算化会计评审的重要性、方法、资料内容、步骤和要求
- 电算化审计
识记:电算化审计的审计证迹的种类
理解:(1)电算化审计的两层含义;(2)电算化审计的内容
简单应用:电算化审计的步骤
第七章 EXCEL在财务及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 学习目的和要求
运用EXCEL进行财务及成本分析。
(二)考核内容
常用的财务函数,EXCEL应用的技巧,利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利用EXCEL进行成本核算。
(三)考核要求
1、会计数据分析方法
识记: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指标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综合分析
简单应用:常用的各种财务分析方法
2、利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实例解析
简单应用:利用EXCEL进行销售预测计算和进行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分析
3、利用EXCEL进行成本核算实例解析
识记:(1)成本核算方法的种类;(2)利用EXCEL进行产品成本和费用核算
理解:(1)成本核算的处理流程;(2) 进行成本和费用核算软件应具备的功能;(3) 利用EXCEL读取会计软件中的数据库的方法
第八章 商品化会计软件的使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主流的会计软件(用友、金蝶、新中大三个会计软件任选一个)的使用,独立完成账务处理会计核算任务。
- 考核内容
常见的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 考核要求
识记:(1)软件安装的基本问题;(2)报表数据的录入和生成
理解:(1)会计软件的基本常识;(2)核算型和管理型功能结构和区别;(3)商品化软件的特点、功能要求和发展趋势;(4)软件对操作人员的管理;(5)报表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简单应用:(1)数据维护的内容,重点是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2)数据保管的基本要求;往来核算和管理、项目核算和管理、部门核算和管理的基本功能结构,熟悉各功能的要求和实例
综合应用:(1)应用账务处理基本流程和功能结构(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的功能、方法、步骤;凭证的输入、修改、审核、记账的特点和内容;期末业务处理的流程和步骤;账簿输出的概念、功能;现金和银行管理的基本功能,银行对账功能,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2)会计报表格式设计的有关内容;(3)报表中定义获取数据的计算公式的方法;(4)报表数据处理的功能、报表汇总和报表合并,报表输出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系统的( )。
A.物理设计 B.逻辑设计 C.模块设计 D.程序设计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详细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
A.人员选择 B.人员培训 C.制定调查计划
D.确定调查方法 E.准备调查用的图表工具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原始凭证的内容在输入计算机之前必须经过审核,之后生成记账凭证并登账。( )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电算化审计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对__________进行审计,另一层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__________,以计算机为工具,完成审计工作。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数据流程图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七、综合应用题(本大题8分)(略)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