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安全
课程代码:13841
2024年1月启用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通过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理论阐释和事故案例分析,讲述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的角度,按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体系,即安全系统分析、安全系统评价和安全系统管理,讲述道路运输、铁路、航空运输等运输方式中客运安全管理、货运安全管理、驾驶员安全管理、站场安全管理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各类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以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人-设备-环境为主线,系统学习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因素,掌握交通运输安全分析和量化评价方法,熟知不同运输方式的安全管理体制、方针、方法等。为后续学习深造,以及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理解交通运输安全的内涵,熟悉事故预防理论和方法,系统接收安全管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训练,具备综合分析和处理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
-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交通运输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等课程为基础,又对《交通运输经济学》等课程起补充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安全的理念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概况,重点是交通运输系统及安全的相关概念。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内外交通运输安全概况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安全在运输生产中的地位、意义以及运输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与原则进行分析评价。
-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
理解:国内外交通运输安全概况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运输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与原则(重点)
识记:运输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第二章 交通运输安全特性及影响因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交通运输安全特性及影响因素。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安全的特殊性,能够利用安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人、设备和环境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安全的内涵和特性(重点)
识记: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理解:从安全的内涵和特性入手,系统掌握安全的普遍性与交通运输安全的特殊性。
(二)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重点)
应用:从人-机-环境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三)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系统(次重点)
理解:安全管理在运输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应用:从心理因素出发如何保障运输安全。
第三章 交通运输安全分析与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交通运输安全分析与评价内容。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系统工程原理及方法,掌握交通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危险因素。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交通系统的安全和危险程度,对安全保障系统防范效果做出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交通运输安全分析(重点)
识记:通常采用的安全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及程序。
应用:利用统计图表分析法对交通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结合运输实例编制安全检查表。
应用:事件树的分析方法,结合实例编制事件树,并计算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二)交通运输安全评价(重点)
理解:安全评价的含义、作用及意义。
识记:安全评价的基本步骤,以及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基本过程。
应用:可以结合运输系统实例,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 道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道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重点是安全管理的内容、法律法规知识。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客、货物、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驾驶员安全管理、车辆运行安全管理、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法规及安全管理体制等内容,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判断道路运输安全事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客、货物、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重点)
理解: 英、美、法的“香蕉皮规则”的内涵。
应用: 旅客、货物、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
(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次重点)
识记: 驾驶员安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
应用: 驾驶员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三)车辆运行安全管理(重点)
识记:超限运输车辆概念及治理方法,以及行车安全档案管理的内容。
应用:行车遇到危险时防护与急救方法。
(四)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立法及安全管理体制(重点)
识记: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概念
应用: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特点、法规依据、系统管理内容以及铁路行车事故常用的救援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铁路运输安全的相关案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重点)
理解: 铁路客运安全的内容。
应用:铁路旅客意外伤亡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二)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重点)
识记: 铁路行车安全和货运安全工作的考核指标。
应用: 货运事故的分类及预防措施。
(三)铁路行车安全管理
识记: 铁路行车事故概念、分类,以及列车冒进信号后的处理方法。(重点)
理解: 铁路行车作业人身安全的通用标准。(重点)
铁路行车事故常用的救援方法。(一般)
第六章 水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水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内容。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水路运输安全管理中涉及人为因素、船舶因素、航道因素与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的关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剖析海上典型安全事故。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为因素与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重点)
识记:船员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应用:分析人为因素与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的关系。
(二)船舶因素与水上交通运输安全(重点)
应用:分析船舶因素与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的关系。
(三)航道因素与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次重点)
理解:根据航道条件的可靠性分析,航道的曲率半径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次重点)
航道因素对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一般)
第七章 航空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航空运输安全系统管理。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涉及航空客货运输安全管理、民航运输机场的安全管理以及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可以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航空运输安全体系概述(次重点)
理解: 航空运输安全、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内涵。
(二)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以及体系的建立(重点)
识记: 航空安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10个步骤以及航空安全教育的分类,教育的对象和内容。
理解: 航空运输安全管理的意义以及航空运输管理的责任。
应用:针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剖析,分析主要原因。
(三)航空客货运输安全管理(重点)
识记:航空货物运输的基本过程。
应用:针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剖析,分析主要原因。
(四)民航运输机场的安全管理(重点)
识记:机场航空安全委员会主要职责,机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机场管制塔台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近管制的主要任务、航路飞行管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应用:针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剖析,分析主要原因。
(五)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重点)
识记:航空公司航空安全委员会工作内容,乘务组具体工作流程和管理规定。
应用:针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剖析,分析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交通安全系统理论知识对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和评价,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交通安全系统理论、统计学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对象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价,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交通运输安全(第2版)》 顾正洪主编 鲁值雄主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交通运输安全基本概念术语、系统理论、案例分析和相关章节计算例题,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交通运输安全的系统理论和计算方法,解决交通安全案例分析问题等。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计算题,锻炼自己分析交通安全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5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90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 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绪论 |
5 |
2 |
交通运输安全特性及影响因素 |
15 |
3 |
交通运输安全分析与评价 |
25 |
4 |
道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
15 |
5 |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
10 |
6 |
水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
5 |
7 |
航空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
15 |
|
总 计 |
90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解释概念(命题)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需携带没有任何存储功能的普通计算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 题型示例(样题)
- 填空题
铁路行车安全考核的主要指标: 、 、 、和 。
- 判断题
对于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称为风险。( )
(三)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运输安全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是( )。
A 人-人 B.机-环境 C.人-机-环境 D.以上都是、
(四)多项选择题(略)
(五)解释概念(略)
(六)简答题
简述铁路客运安全的内容。
(七)论述题
人是诱发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因素。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八)计算题
某事故树有最小割集:{X1,X2}、 {X2,X3,X4}、 {X4,X5}、 {X3,X5,X6},设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为:q1=0.05,q2=0.03,q3=0.01,q4=0.06,q5=0.04,q6=0.02,求事故树中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