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
课程代码:07049 07050
2024年1月启用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必考课程。课程注重理论 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力求反映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的最新成果,遵循咨询心理学的规律和心理咨询的实践要求,对心理咨询的环节和各个方面提供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是一门将心理咨询理论与我国民众心理健康需求相结合并进行本土化心理咨询实践模式探索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有关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学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心理咨询学习与服务实践以及开展个案辅导和研究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记并正确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心里咨询理论及流派的发展动向和实践趋向,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辨识和分析心理咨询案例,初步具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心理咨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为基础,又对《个案社会工作》、《家庭咨询与治疗》等课程起补充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的定义、对象和基本任务。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熟悉心理咨询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心理咨询的种类与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重点)
识记:心理咨询的定义、对象
理解: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2.心理咨询的任务
(二)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一般)
识记: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
理解:现代心理咨询的发展概况
应用:对我国心理咨询的思考与展望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次重点)
理解:1.保密原则
- 助人自助原则
- 价值观中立原则
- 综合性原则
- 灵活性原则
第二章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各理论流派的特点。掌握家庭心里咨询、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叙事心理咨询理论要素。能用上述相关理论对现实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进行说明和释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经典心理咨询理论(重点):
识记:1.潜意识理论
2.人格结构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5.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理解: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应用:1.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及实施;
2.如何运用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二)现代心里咨询理论(次重点):
识记: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概念。
理解:1.家庭心理咨询的理论体系;
2.交互分析咨询理论的主要观点;
3.交互分析咨询理论的主要观点。
应用: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技术与方法的运用。
(三)后现代心里咨询理论(次重点)
理解:1.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观点与过程;
2.叙事心理咨询的基本观点
应用:1.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运用;
2.叙事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步骤及其运用
第三章 心理咨询中的咨访关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咨访关系的特征及作用机制,影响咨访关系的因素,掌握咨询师应具备的态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咨访关系的概述(一般)
识记:咨访关系的概念及本质;咨访关系的特征。
理解:咨访关系的作用机制。
(二)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次重点)
理解:良好咨访关系的意义。
应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三)咨询师的基本态度(重点)
识记:共情、尊重、积极关注、真诚的含义。
理解:1.共情的意义;
2.常见的共情错误;
3.咨询师影响共情的因素;
4.真诚在咨询中的意义。
应用:1.如何正确使用共情;
2.真诚的实施技术及其运用。
- 心理咨询的设置与阶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的预约、场所、时间及收费的设置,重点了解心理咨询在初期、中期和后期不同阶段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心理咨询的设置(一般)
识记:1.预约设置概念及形式;
2.场所设置、时间设置及收费设置的概念。
理解:心理咨询中预约设置、时间设置、收费设置的意义;
(二)心理咨询的过程(重点)
理解:1.心理咨询过程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
2.心理咨询过程的中级阶段主要任务;
3.心理咨询的后期阶段主要任务。
(三)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问题(次重点)
应用:1.心理咨询初期阶段如何建立信任、协商希望以及如何开展初期评估;
2.心理咨询中期阶段如何启发来访者并激发其正面思考;
3.心理咨询后期阶段如何进行效果评估。
第五章 心理评估在咨询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心理评估的基本概述、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与内容。了解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和相关要求、心理评估基本方法的内容、自杀危险及其评估,掌握咨询效果评估的实验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重点)
识记:1.心理评估的相关概念;
2.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3.心理评估的相关要求。
理解:心理评估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 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重点)
识记:1.观察法的概念及种类;
2.会谈法的概念及种类;
3.心理测验法的概念。
理解:1.观察法的主要内容及优缺点;
2.会谈应注意的问题;
3.标准化心理测验的特征。
应用: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心理评估的内容(次重点)
理解:1.心理现况评估内涵;
2.既往经历评估的主要内容;
3.心里正常与异常的分类评估。
应用:1.如何开展个人成长评估;
2.如何开展心理社会环境评估。
- 自杀危险及其评估方法(次重点)
识记:1.自杀概念及其类型;
2.自杀的高危人群。
理解:1.自杀的原因分析;
2.自杀征兆的识别;
应用:自杀危险的评估。
- 咨询效果的评估与研究(次重点)
理解:1.咨询效果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2.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
应用:咨询效果评估的实验设计。
第六章 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的倾听技术、提问技术、表达技术及观察技术,重点在于心理咨询技术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其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倾听技术(重点)
识记:倾听技术的内涵
理解:1.倾听态度;
2.专注体态。
(二)提问技术(重点)
理解:1.使用提问技术注意的事项;
2.问题选择应注意的事项;
3.问题选择的原则与类型。
应用:1.如何开展开放式提问
2.如何进行封闭式提问。
(三)表达技术(次重点)
识记:表达技术的含义及内容。
(四)观察技术(次重点)
理解:观察技术包含的内容。
第七章 心理咨询过程中常见现象及其处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心理咨询过程中常见的阻抗、沉默、移情和反移情现象,了解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其处理的方法,保证心理咨询的顺利进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阻抗(重点)
理解:1.阻抗的类型;
2.阻抗产生的原因。
应用: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现象。
- 沉默(重点)
识记:沉默的含义
理解:1.沉默的类型;
2.沉默的原因。
应用: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沉默现象。
- 移情(次重点)
识记:移情的含义。
理解:1.移情的类型;
2.疫情产生的原因。
应用: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移情现象。
- 反移情(次重点)
识记:反移情的含义。
理解:1.反移情的表现;
2.反移情的原因。
应用: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反移情现象。
第八章 常见情绪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焦虑、抑郁、恐惧、愤怒四种常见情绪的心理咨询,了解情绪对个体的影响,掌握焦虑、抑郁、恐惧与愤怒情绪的表现及其应对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一般)
理解:情绪对个体的影响。
- 焦虑(重点)
识记:焦虑的含义。
理解:焦虑的表现及应对方式。
应用:案例分析:
- 抑郁(重点)
识记:抑郁的含义。
理解:抑郁的表现及应对方式。
应用:案例分析:
- 恐惧(次重点)
识记:恐惧的含义。
理解:恐惧的表现及应对方式。
应用:案例分析。
- 愤怒(次重点)
识记:愤怒的含义。
理解:愤怒的表现及应对方式。
应用:案例分析。
第九章 婚姻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同心理干预流派对婚姻家庭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要求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咨询过程中的主要技术,不同婚姻家庭发展时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咨询要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概述(一般)
识记:1.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的内涵;
2.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的技术要点。
理解:1.婚姻家庭出现心理问题时的常见表现;
2.婚姻家庭心理问题的理论分析;
(二)不同婚姻家庭发展时期的心理问题及咨询要点(次重点)
理解:1.婚姻家庭发展期的阶段划分;
2.家庭形成阶段面临的关系、问题及处理原则;
3.家庭成熟阶段的家庭关系、家庭问题及咨询要点;
4.家庭解体阶段的家庭问题、成因及咨询要点。
(三)婚姻家庭实际问题咨询要点(重点)
理解:1.离婚家庭的心理问题及咨询要点;
2.再婚家庭的心理问题及咨询要点;
3.婚外情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咨询;
4.家庭暴力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咨询;
5.酗酒家庭的心理问题及咨询;
6.精神疾病者的婚姻家庭问题及咨询。
应用:案例分析
第十章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问题及咨询的技术要点,以及不同年龄阶段求助者的心理特点及情绪问题,掌握不同年龄阶段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情绪行为问题及其咨询的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儿童期心理咨询(重点)
理解:1.儿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
2.儿童期主要心理问题;
3.儿童期咨询的技术要点。
应用:如何运用儿童期特别问题的处理方法。
- 青春期-青年前期心理咨询(重点)
理解:1.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
2.青春期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方法;
3.青春期咨询的技术要点。
(三)青年后期-成年期心理咨询(次重点)
理解:1.青年后期-成年期的主要身心特征;
2.青年后期-成年期的主要心理问题;
3.青年后期-成年期咨询的技术要点。
(四)老年期心理咨询(次重点)
理解:1.老年期的身心特点;
2.老年期的主要心理问题。
应用:老年期心理咨询技巧的多种选择。
第十一章 团体咨询理论与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团体咨询的概念、类型及相关理论。掌握团体咨询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团体咨询不同理论分析、团体咨询的准则、疗效因子以及团体带领者的角色、任务与领导模式,进而掌握团体咨询的应用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团体咨询概述(一般)
识记:团体咨询的概念。
理解:1.团体咨询的特点;
2.团体咨询的类型;
3.团体咨询的理论及分析;
4.团体咨询的疗效因子。
(二)团体的形成(次重点)
识记:团体咨询的准则。
理解:1.团体目标的分类;
2.团体成员甄选的条件与来源途径;
3.团体成员筛选的方法;
应用:如何创建团体。
- 团体带领者与领导技巧(次重点)
识记:1.团体带领者的基本角色;
2.团体咨询中的初级技巧、高级技巧的内涵。
理解:1.勒温对团体带领者领导模式的划分;
2.团体带领者的基本任务;
3.团体带领者的专业伦理规范;
4.团体习作的种类;
5.使用团体习作的原则。
(四)团体咨询过程(重点)
识记:团体发展划分阶段。
理解:1.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
2.团体的基本结构;
3.团体首次聚会的结构要点;
应用:如何应对团体咨询过程中的“问题”成员。
第十二章 心理危机干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与干预模式,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技术,以便于具有应对常见危机情景的干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心理危机干预概述(一般)
识记: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与目标
理解:1.心理危机干预的历史与现状;
2.心理危机的临床表现。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次重点)
理解:1.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2.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三)心理危机干预实践(重点)
识记:心理危机干预对象。
理解:1.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评估;
2.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型;
3.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技术。
(四)几种常见情景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次重点)
理解:1.自杀的干预策略;
2.自杀咨询中的注意事项;
3.紧急期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
4.性暴力心理干预的内容。
应用:对儿童、青少年自杀危险的干预策略。
第十三章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心理咨询师的作用、素质及其成长的途径,掌握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条件,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保健及其注意事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一般)
理解:1.咨询师的重要作用;
2.咨询师素质;
3.咨询师的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
(二)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次重点)
识记:1.专业督导的概念;
2.自我体验的概念。
理解:1.专业督导的模式;
2.专业督导的形式;
3.专业督导的过程;
4.自我体验的意义;
5.自我体验的内容。
(三)咨询师的自我保健(次重点)
识记:职业枯竭。
理解:1.职业枯竭的原因;
2.职业枯竭的干预策略;
应用:如何做好咨询师的自我心理保健。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含义与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是低层次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及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咨询心理学 第3版》 杨凤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用心读懂,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阐释,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含实践1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10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绪论 |
4 |
2 |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11 |
3 |
心理咨询中的咨访关系 |
6 |
4 |
心理咨询的设置与阶段 |
6 |
5 |
心理评估在咨询中的应用 |
11 |
6 |
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
9 |
7 |
心理咨询过程中常见现象及其处理 |
9 |
8 |
常见情绪问题的心理咨询 |
11 |
9 |
婚姻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
6 |
10 |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
9 |
11 |
团体咨询理论与应用 |
11 |
12 |
心理危机干预 |
9 |
13 |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 |
6 |
总计 |
108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5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对某些特定的环境(如广场、密闭的环境和拥挤的公共场所等)、特定的人(如人际交往)、或某一具体的物件、动物等的害怕,当面对这些场景时,表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心理学上被称为( )。
A.恐惧 B.愤怒 C.兴奋 D.愉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属于表达技术( )
A.鼓励 B.解释
C.澄清 D.专注
(三)名词解释
1、咨访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咨询过程不同阶段的问题。
(五)论述题
1、论述华生的恐惧实验及其理论观点。
(六)案例分析题
请阅读以下案例后,回答问题:
患者小王,女,21,大三学生,学习生活一直很稳定规律,成绩很好。近半年打算考研究生,因此更加努力学习,但不知怎么,总是莫名其妙担心不安,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学习,让她无法专心学习,不愿与别人交往,尤其是考试前更加焦虑,为此前来咨询。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估小王的心理情绪问题,并列出基本的应对策略。
七、实践考核内容与实施要求
(一)实习一
具体内容:观察一例心理咨询的过程并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观察报告(包含咨询过程观察记录、观察感受)。
实施要求:1.观察地点: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2.观察内容:个案辅导的心理咨询过程;
3.观察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观察报告书写应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守则。
(二)实习二
具体内容:开展心理咨询个案辅导。
实施要求:1.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2.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模式和技术开展心理咨询的个案辅导,并完成不少于3个咨询对象的个案辅导并书写成报告(包含咨询对象的基本信息、咨询理论依据,咨询过程记录、咨询过程反思与评估)
3.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中,单例个案辅导不少于45分钟.单例个案辅导报告不少于1500字。
4.在心理咨询的个案辅导中,至少包含一个婚姻家庭问题的咨询对象
5.心理咨询的个案辅导及报告书写应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
(三)实习三
具体内容:组织开展一次心理咨询的团体辅导。
实施要求:1.团体咨询辅导可以在学校、社区或机构组织等场域;
2.明确团体咨询中作为带领者的角色、任务及领导模式;
3.运用团体咨询的理论模式开展团体咨询辅导,并完成团体咨询服务报告(包含团体咨询主题、团体类型及团体成员的选择、团体的创建过程及咨询过程记录,团体咨询评估与反思)。
4.开展团体咨询服务时间不少于50分钟,并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团体咨询辅导报告;
5.团体咨询及报告书写应遵循心理咨询相关的伦理守则。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