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00697工业设计表现技法自学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表现技法                                    课程代码:0069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专升本)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产品设计效果图是产品设计的语言,是设计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教学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中加强对产品形体结构的表现技法讲授与训练,以及优秀作品的分析与讲解,进而将专业知识和表现技法运用到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中。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产品设计效果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效果图的基本理论,理解产品设计效果图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掌握产品设计效果图所需工具材料的使用以及各种效果图表现方法的特点,并能熟练运用到产品设计过程中。

核心任务提升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造型表现、技法应用、设计表达等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为《产品系统化设计》的先导课程,为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设计意图的表达能力做了良好铺垫。重在为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学习掌握产品设计效果图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准确、生动、深刻地表达设计效果,把效果图表现手法应用于专业设计,潜化为专业素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概述部分 手绘表现的再认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设计手绘与设计思维、设计手绘与美术创作以及设计手绘与电脑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分析让学生认识设计手绘的特点与优势,了解设计手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手绘表现的基本学习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手绘表现的再认识(一般):

识记:设计手绘的优势特点

理解:设计手绘与设计思维、美术创作、以及电脑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观察生活中产品的美术写生创作和设计表现技法图之间的区别与特点

(二)设计手绘的作用(重点) :

      识记:设计手绘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理解:设计手绘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些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手绘表现的基本学习方法(次重点):

      识记:临摹的应用方法

            写生的应用方法

            默写的应用方法

  理解:不同手绘表现的练习方法的异同

第二章  基础部分 手绘训练前的准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手绘开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和知识储备的相关知识,了解每一种工具的使用特点,为今后熟练进行产品设计手绘打好基础,要求学生进行相关工具的使用和认知,熟悉每款工具的特性和优势,在后续的手绘图绘制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工具。

此外,本章需要学生了解空间与各种透视关系的相关内容,能够运用透视原理形成自身设计需要的空间关系,掌握产品与透视空间之间的绘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手绘工具与应用材料(重点):

      识记:产品手绘时的常用工具

            热门工具(如马克笔、铅笔、高光笔、水性笔、颜料、尺规等)手绘表现工具的特点与用法

      理解:不同工具所擅长的领域

            其他工具使用时的方法和特点

      应用:各种手绘工具的熟悉与使用

(二)空间与透视(重点):

      识记:熟悉透视原理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及多点透视的形成方式和透视规律

            圆与椭圆的透视训练方法

      理解:空间的产生

            如何使用正方体(解构正方体)来锻炼透视规律的掌握

      应用:使用正方体等简单形体训练空间透视关系的掌握

第三章   训练部分 循序的基础表现训练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分项目式的手绘表现的基础训练的讲解与案例示范,目的是循序渐近地用实践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手绘技能的练习与增进,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训练方法,获得基础手绘技能,打下良好的手绘相关知识基础并自主进行手绘技能训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训练项目1 线条与笔触(次重点):

识记:正确的运笔姿势

理解:为何正确的运笔姿势可以更好地绘图

(二)线条训练(重点)

识记:直线训练的方法

      曲线训练的方法

      圆形训练的方法

      线条类型和轻重关系的掌握

理解:笔触的效果

            更具表现效果分类的线条类型

      应用:基础线条的绘制

(三)训练项目2 光与影(次重点)

识记:光影表现的明暗阶段

理解:影的形成

(四)训练项目3 马克笔色彩表达(重点)

识记:马克笔的基本常识

      马克笔的使用方式

      马克笔的笔触与技巧

      骂科比的光影训练

理解:马克笔的色彩选择

            马克笔的单色光影训练

            马克笔的综合色彩训练

(五)训练项目4 材质与肌理(重点)

      识记:高反光材质的表现方法

            半反光材质的表现方法

            不反光材料的表现方法

            透明材质的表现方法

      理解:不同材质的性格特点

      应用:自选马克笔色彩形成光影关系,并能够绘制不同材质的肌理表现

第四章   精进部分 渐进的创意表现训练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在基础训练已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更深入的手绘训练及表现方法,教学目标为激发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手绘的基础技能进行创造性的方案表达,将方案的发散和延申方式进行讲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训练项目1 线描产品训练(次重点):

识记:线描的训练核心

线描产品的表现特征

(二)训练项目2 素描产品训练(次重点):

识记:素描产品训练的关键

      素描产品的表现特征

理解:素描产品的光影关系

(三)训练项目3 造型塑造与训练(重点):

识记:造型塑造训练的训练方法

      理解:造型塑造训练的关键

      应用:进行基础产品造型的训练

(四)训练项目4 草图表达训练(重点):

识记:基础造型训练方法

      功能性思考的变化训练

      设计草图训练的目的

理解:草图训练前需要的准备(知识储备)

(五)训练项目5 效果图表现训练(重点)

识记:效果图分类

            彩色效果图训练方法

      理解:效果图单色训练

            彩色效果图训练

            初学者应该理解的注意事项

      应用:使用多色材料绘制产品效果图

(六)训练项目6 其他材料表现训练(一般)

      理解:除马克笔外的表现工具的表现特点

第五章   应用部分 快题方案应用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产品设计快题方案的表现与应用方法,完整地讲解了快题方案每个版块的设计要素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掌握快题设计每个板块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将其运用在需要快题方案表现产品的实际场景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快题引入(重点):

      识记:快题是什么

                 快题有什么

理解:快题考什么

(一)快题板块详解(重点)

识记:设计分析如何展开(次重点)

设计分析的总思路

故事版的形成

草图方案的表现方法

效果图表现方法

细节图表现方法

使用场景图的表现方法

设计说明的表达方式

三视图的表达注意事项

理解:标题形成方式(一般)

      爆炸图的使用

      交互界面图的表达

(三)快题精进策略(重点):

识记:版式布局的重要性

理解:快题配色策略的选择

      快题应试策略的分析

应用:进行简单的快题设计方案,可形成3套草图方案,并根据一套内容延申一套快题方案的设计。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规律的内涵,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

应用(包含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运用产品设计表现技法将设计理念和设计发散思维、造型概念快速并准确表达,是既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设计表现技法、产品造型基础、用户研究等方面的知识理论,考虑产品目标用户的行为习惯和使用情境,进行对工业产品的多元化的设计表现和综合分析,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指定教材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材:《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手绘教学课堂》 庞月、王亦敏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20年9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理论、技法表达方法、重点训练方式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基础表现技法训练、创意表现技法训练以及完整表达创新设计方案的整体训练。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汪海溟、寇开元编著《产品设计效果图手绘表现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辅助学习、理解相关知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4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72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学时

1

概述部分 手绘表现再认识

9

2

基础部分 手绘训练前的准备

9

3

训练部分 循序的基础表现训练方法

18

4

精进部分 渐进的创意表现训练方法

18

5

应用部分 快题方案应用方法

18

总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40%,“理解”为3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左右。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解释概念、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填空题

常用的高光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产品有一个面和纸面平行的透视关系是(        )。

A.一点透视     B. 两点透视     C. 多点透视     D. 平行透视

(三)多项选择题

在形态训练时,可以采用的形态基础变化方式包括(      )。

A.基础形状的改变   B.锐度倒角方式的改变         

C.方向位置的改变   D.比例大小的改变

(四)概念解释

1.线描产品的概念

2. 故事板的概念

(五)简答题

简述快题设计中的草图方案有哪几种形式,并说明每种形式的特点。

(六)论述题

举例论述产品设计快题有几个部分,分别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七、实训内容与实施要求

(一)实训项目一:透视原理和规律

理解透视角度、视高与物体的关系,掌握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的基本透视方法。

(二)实训项目二:线描产品与素描产品在产品形体训练中的应用

包括几何体的表现、简单产品的表现、单个复杂产品的表现及组合复杂产品的表现,要求必须在充分理解透视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对形体结构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

(三)实训项目三:效果图的快速表现

包括单色效果图和彩色效果图的表现训练,要求充分理解光影关系的表达及各表现形式的绘图技巧,能够熟练掌握单色形式、彩色形式以及各种产品材质和肌理的表现技法。

(四)实训项目四:多种草图的应用

包括基础造型的草图训练和功能性思考的变化训练,充分理解构思草图、设计草图的功能及适用范围,要求能够将构思草图、设计草图结合设计步骤运用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