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纲1471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961 工程财务
南京工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1.《工程财务》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为培养和检测自学应考者在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
2.本课程以工程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为主线,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财务管理中投资、融资、资产管理、工程成本与控制、盈余管理与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工程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本课程以财务管理资金运动观念为逻辑主线,系统阐述工程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基本理论知识体系。
(2)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本课程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解决工程财务中的实务运作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工程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2.理解工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具备分析应用能力,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财务实际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工程财务的前期课程主要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工程经济学、 会计学,这些课程为学好本课程提供了工程管理、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会计等知识基础。学习本课程时,特别要注意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会计解决资金运动的反映问题,而财务解决资金运动的管理问题,通过专业的理财活动实现预期的财务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总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有关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为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以后各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理解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对象和目标,熟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环节。施工企业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对象和内容
-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
-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
-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财务管理目标的多种观点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环节
第三节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三)考核知识点
1.企业财务的含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对象
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环节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代表性观点
4.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
(四)考核要求
-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对象和内容
识记:(1)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领会:(1)施工企业的财务活动;(2)施工企业的财务关系。
-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识记:(1)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2)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环节。
领会:(1)财务管理目标的主流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经济增加值最大化。
-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
识记:(1)内部环境的含义和主要因素;(2)外部环境的含义和主要因素
领会:金融市场利率的构成
第二章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这两个观念,熟练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熟练掌握风险的基本衡量方法以及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风险的衡量和风险报酬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 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 货币时间价值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二节 风险价值观念
- 风险和报酬的含义
- 风险的衡量
- 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 风险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 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 货币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 一年内多次复利时间价值的计算(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计算)
- 风险的含义、分类
- 报酬的含义、报酬的衡量指标
- 单项资产的风险衡量:期望值、方差、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
- 风险报酬率和必要报酬率的确定
- 风险与报酬率的关系
- 风险管理的目的、程序和策略
(四)考核要求
1.货币时间价值
识记:(1)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领会:货币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应用:(1)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2)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3)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包括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2.风险价值
识记:(1)风险的含义和类型;(2)报酬的含义;(3)报酬的衡量指标
领会:(1)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2)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3) 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4)风险报酬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5) 风险管理的策略
应用:(1)风险的衡量;(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第三章 施工企业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施工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动机和筹资结果,资金筹集的基本原则,资金成本的性质和意义,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熟悉企业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和特点,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的主要筹资方式,筹资方式与筹资渠道的配合;掌握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杠杠效应及杠杆系数的计算,最佳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及所要考虑的决策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施工企业资金筹集概述
- 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动机
- 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
- 筹资资金的分类
- 筹资资金的原则
第二节 权益筹资
- 企业资本金制度
- 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筹资
- 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的筹集
- 企业留存收益
第三节 负债筹资
- 长期负债筹资
- 短期负债筹资
- 债务资金的优化组合
第四节 资金成本的计算
- 资金成本的含义和作用
- 不同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的计算
第五节 筹资风险及其回避
- 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
- 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
- 总杠杆系数
- 筹资风险的回避
第六节 最佳资本结构
- 资本结构概述
- 最佳资本结构决策
(三)考核知识点
1.企业筹资的三种动机
2.企业筹资的渠道、方式
3.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含义和特点
4.企业筹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企业资本金的含义、种类及出资方式
6.股票的分类,普通股股东的权利,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7.有限公司资本金的筹集
- 留存收益筹资的方式,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
- 公司债券的含义、基本要素和种类、债券的发行价格
- 银行借款的分类、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 融资租赁的含义、特征、融资租赁租金的确定、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缺点
12.商业信用的含义和形式、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13.债务资金的优化组合
14.资金成本的含义和作用,银行借款、债券筹资、普通股筹资和留存收益成本的计算,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
15.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的含义,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和应用
16.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的含义,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和应用
17.总杠杆系数的计算和应用
18.资本结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含义、比较资金成本法的含义、最佳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
(四)考核要求
- 筹集概述
识记:(1)企业筹资的三种动机;(2)企业筹资的渠道和方式;(3)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
领会:企业筹资的四项基本原则
2.权益筹资
识记:(1)企业资本金制度;(2)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3)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筹集;(4)留存收益筹资的方式和优缺点
3.负债筹资
识记:(1)企业债券筹资;(2)银行借款筹资;(3)融资租赁筹资及其优缺点;(4)商业信用筹资
领会: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应用:(1)债券的发行价格;(2) 融资租赁租金的确定;(3)商业信用中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4)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
4.资金成本
识记:资金成本的含义
领会:资金成本的作用
应用:(1)银行借款成本、债券筹资成本、普通股筹资成本、留存收益成本和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2)依据资金成本进行筹资方案
5.筹资风险及其回避
识记:(1)经营风险;(2)财务风险
领会:(1)经营杠杆;(2)财务杠杆
应用:(1)经营杠杆系数;(2)财务杠杆系数;(3)总杠杆系数
- 最佳资本结构决策
识记:资本结构的含义
领会:(1)最佳资本结构;(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应用:(1)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2)比较资金成本法
第四章 施工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了解施工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的内容,营运资金的内涵,现金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方法,施工企业存货的内容;熟悉流动资产的特点和分类,企业置存现金的主要动机,施工企业持现成本的内容,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主要存货的管理任务;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财务管理目标,施工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决策方法,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决策的内容,与存货管理有关的成本内容和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使用,最佳保险储备量的决策以及主要存货管理方法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流动资产管理概述
- 流动资产的概念与特点
- 流动资产的分类
- 流动资产的管理要求
第二节 现金及营运资金管理
- 现金管理的目标
- 施工企业现金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 施工企业加强现金管理的方法
- 现金预算管理
-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 营运资金的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管理
- 应收账款概述
- 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 应收账款管理决策
-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
- 存货的内容和分类
- 存货管理的目标
- 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 存货决策
- 施工企业主要存货的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
- 流动资产的含义和特点以及管理要求
- 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的区别
- 营运资金和现金的含义
- 现金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加强现金管理的方法
-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 现金预算的主要内容
- 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
-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 应收账款的概念、种类
-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 应收账款的成本
- 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 信用政策
-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 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 存货管理的目标
- 存货的成本
- 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
19.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的扩展
20.施工企业材料的管理
21.施工企业在建工程的管理
(四)考核要求
- 流动资产管理概述
识记:流动资产的含义、分类
领会:流动资产的特点及管理要求
- 现金及营运资金的管理
识记:(1)财务管理中现金的含义;(2)营运资金的含义;(3)现金管理的常见问题;(3)提高现金使用效率的方法;(4)现金预算的内容
领会:(1)持有现金的动机;(2)现金的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3)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含义
应用:(1)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假设不存在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即与交易成本无关。);(2)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假设不存在现金短缺。因此,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属于无关成本,相关成本只有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3)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现金周转模式
- 应收账款的管理
识记:(1)应收账款的概念;(2)应收账款的种类;(3)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4)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
领会:(1)应收账款的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2)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3)信用政策的三个内容
4.存货的管理
识记:(1)存货的概念;(2)存货的分类;(3)存货管理的目标;(4)施工企业材料的管理
领会:(1)存货的成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2)存货经济订货量的含义;(3)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扩展
应用: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
第五章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和主要固定资产的种类,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主要工作,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和投资决策程序,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内涵和主要管理内容;熟悉固定资产折旧的依据,折旧的计提范围,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应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适用性,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核定方法,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的方法等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 固定资产的分类
- 固定资产的计价
-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 固定资产折旧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程序
-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制定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含义
-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管理内容
-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三)考核知识点
- 固定资产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 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重置完全价和账面净值
- 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
- 固定资产折旧
-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程序
-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核定方法
-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应当考虑的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
-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含义
10.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管理的内容
11.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方法
(四)考核要求
1.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识记:(1)固定资产的含义、特点和分类;(2) 固定资产的原价、重置完全价和净价;(3) 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4)固定资产折旧
领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应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及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识记:(1)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程序;(3)固定资产需要量的核定方法
领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应当考虑的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
应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分析
3.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识记:(1)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含义;(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管理的内容
领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的年成本法
第六章 施工企业证券投资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的目的和特点,投资基金的含义和种类,基金投资的优缺点;熟悉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掌握股票估价和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债券估价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股票、债券的投资决策是本章的重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施工企业证券投资概述
- 施工企业证券投资的含义
- 施工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动机
- 施工企业证券投资的种类
- 施工企业证券投资的风险
- 证券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二节 股票投资
- 施工企业股票投资的特点
- 施工企业股票价值的计算
第三节 债券投资
- 施工企业债券投资的特点
- 施工企业债券的估价
- 施工企业债券的投资报酬率
- 影响债券投资收益的因素
- 债券投资的风险
第四节 基金投资
- 投资基金的含义
- 基金投资的优缺点
- 投资基金的种类
- 投资基金的特点
- 基金投资的估价
第五节 证券投资组合
- 证券投资组合的意义
- 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
- 投资组合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 有价证券的含义和特征
- 证券投资的含义和动机
- 证券投资的种类
- 证券投资的风险
- 证券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
- 股票投资的含义和特点
- 股票投资的有关概念
- 股票价值的计算
- 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10.债券投资的目的
- 债券投资的特点、风险及影响因素
- 债券的估价
- 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 投资基金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 基金单位净额
- 基金的报价
- 基金投资的收益率
18.证券组合投资的策略
(四)考核要求
- 证券投资概述
识记:(1)有价证券的含义和特征;(2)证券投资的含义;(3)证券投资的动机;(4)证券投资的种类;(5)证券投资的风险;(6)证券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
- 股票投资管理
识记:(1)股票投资的特点: 股票投资是权益性投资,股票投资的风险大,股票投资的收益率高,股票投资的收益不稳定,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大;(2)股票价值;(3)股票价格;(4)股利
领会:(1)影响股票价值的因素;(2)股票预期报酬率
应用:(1)股票价值的计算:零增长股票的价值,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2)股票买卖决策;(3)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零成长股票收益率,固定成长股票收益率
- 施工企业债券投资管理
识记:(1)债券投资的目的;(2)债券投资的特点;(3)债券价值;(4)债券价格;
领会: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
应用:(1)债券的估价模型;(2)债券买卖决策;(3)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
- 基金投资
识记:(1)投资基金的含义和种类;(2)投资基金的特点
领会:(1)基金单位净额;(2)基金的报价;(3)基金投资的收益率
- 证券组合投资
识记:证券组合投资的概念
领会:证券组合投资的策略
第七章 施工工程成本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成本和费用的关系、成本的作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和环节,理解工程项目成本的分类、成本按习性分类的方法、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方法和盈亏平衡分析在工程项目成本预测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工程项目成本的概念、构成内容,掌握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成本管理概述
1.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的概念及作用
2.工程项目成本的范畴
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环节
第二节 工程成本性态
- 工程成本性态分析
- 混合成本的分解
- 成本性态分析原理的应用
第三节 工程成本预测
- 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概述
- 工程项目成本定性预测方法
- 工程项目成本定量预测方法
- 工程项目成本因素分析预测法
- 盈亏平衡分析在工程项目成本预测中的运用
第四节 工程成本计划
- 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意义、作用及编制原则
- 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
第五节 工程成本控制
-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和目的
-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和内容
-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程序
-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 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的概念
- 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的关系
- 成本的作用
- 工程项目成本的概念
- 工程项目成本的分类
- 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
-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环节
- 成本性态的概念
10.工程项目成本按成本性态的分类
1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2.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3.成本预测的概念
14.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作用
15.工程项目成本定性预测法
16.工程项目成本定量预测法
17.工程项目成本因素分析预测法
18.盈亏平衡分析在工程项目成本预测中的运用
19.工程成本计划编制的原则
20.项目工程成本计划的内容
21.降低项目成本的主要途径
22.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2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含义
24.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25.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26.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1.成本管理概述
识记:(1)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的概念;(2)工程项目成本的概念;(3)工程项目成本的分类;(4)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5)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环节
领会:(1)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的关系;(2)成本的作用;(3)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
2.工程成本性态
识记:(1)成本性态的概念;(2)工程项目成本按成本性态的分类
领会:(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2)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工程成本预测
识记:(1)成本预测的概念;(2)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作用;(3)工程项目成本定性预测法
领会:(1)工程项目成本定量预测法;(2)工程项目成本因素分析预测法;(3)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在工程项目成本预测中具体运用
4.工程成本计划
识记:(1)工程成本计划编制的原则;(2)项目工程成本计划的内容
领会:(1)降低项目成本的主要途径;(2)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5.工程成本控制
识记:(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含义;(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领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第八章 施工企业利润及其分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施工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程序;熟悉施工企业目标利润的确定依据以及方法;掌握施工企业利润的概念、分类、构成及股份制施工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和决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施工企业利润及其分配概述
- 利润的概念及意义
- 施工企业利润的构成
第二节 施工企业目标利润及其管理
- 施工企业目标利润制定的基本要求
- 目标利润制定的程序
- 施工企业工程目标利润的预测方法
- 施工企业工程结算目标利润的分层管理
第三节 施工企业利润的分配及提留
- 利润分配的原则
- 利润分配的程序
第四节 股份制施工企业利润的分配
- 股利和股利分配
- 股份制施工企业的股利政策
(三)考核知识点
- 利润的概念
- 施工企业利润总额的构成
- 目标利润的概念
- 目标利润管理的概念
- 施工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预测方法
- 利润分配的概念
- 利润分配的原则
- 利润分配的程序
-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
- 股利政策
- 股利的形式
(四)考核要求
- 施工企业利润及其分配概述
识记:(1)利润的概念及构成;(2)建造合同收入;(3)投资净收益;(4)营业外收入;(5)营业外支出
领会:施工企业利润总额的构成
- 施工企业目标利润及其管理
识记:(1)目标利润的概念;(2)目标利润管理的概念
领会: 施工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预测方法;
- 施工企业利润的分配及提留
识记:(1)利润分配的概念;(2)利润分配的程序
领会: 利润分配的原则;
应用: 利润提留对企业资本结构和筹资方案的影响
- 股份制施工企业利润的分配
识记:股利的形式
领会:(1)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2)股利政策
应用: 依据企业股利政策确定利润分配方案;
第九章 施工企业财务指标及分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财务分析的含义,熟悉财务分析的内容,重点掌握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各项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应用,熟练掌握财务综合分析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 企业财务分析的意义
- 企业财务分析的主体
- 财务分析的目标
- 企业财务分析的原则
- 企业财务分析的程序
- 财务分析的前提和假设
- 财务分析的步骤
第二节 施工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构成的要素
-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构成要素
第三节 施工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 应收帐款周转率
- 存货周转率
- 总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 施工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
1.与企业收入相关的获利能力指标构成要素
2.与企业资产相关的获利能力指标构成要素
3.与融资相关的获利能力指标构成要素
第五节 施工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 技术投入比率
- 销售增长率
- 资本增长率
- 总资产增长率
- 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 固定资产成新率
第六节 施工企业财务综合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第七节 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财务报告附注等进行举例分析
(三)考核知识点
- 企业财务分析的含义
- 企业财务分析的意义
- 企业财务分析的主体
- 企业财务分析的目标和内容
- 财务分析的程序
- 营运资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
-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
-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市盈率、股票获利率和股利支付率
- 技术投入比率、销售增长率和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年资本增长率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
-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四)考核要求
- 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识记:(1)企业财务分析的含义;(2)企业财务分析的主体;(3)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4)财务分析的程序
- 施工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识记:(1)短期偿债能力;(2)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3)长期偿债能力
应用:(1)营运资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2)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
- 施工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应用:(1)应收账款周转率;(2)存货周转率;(3)流动资产周转率;(4)总资产周转率
- 施工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
应用:(1)营业利润率;(2)总资产报酬率;(3)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市盈率、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
- 施工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应用:(1)技术投入比率;(2) 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3)年资本增长率和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4)总资产增长率;(5)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6)固定资产成新率
- 施工企业财务综合分析
识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应用:(1)权益净利率;(2)权益净利率的分解;(3)提高权益净利率的途径
第十章 施工企业财务预算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财务预算的概念和作用,理解财务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掌握财务预算的具体构成内容和操作技巧;能运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和滚动预算等具体方法进行现金预算、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财务预算概述
- 财务预算的概念及内容
- 财务预算的作用
第二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 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 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第三节 现金预算与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 现金预算的编制
- 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第四节 预算的执行、调整、分析与考核
- 预算的执行
- 预算的调整
- 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三)考核知识点
- 财务预算的概念及内容
- 财务预算的作用
-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
- 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
- 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 现金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预算、专门决策预算
- 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
- 预算的执行
- 预算的调整
- 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四)考核要求
- 财务预算概述
识记:(1)财务预算的含义;(2)财务预算的特征;(3)全面预算的内容;(4)财务预算的作用
-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识记:(1)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2)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3)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领会:(1)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优缺点;(2)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的优缺点;(3)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的优缺点
应用:(1)编制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2)编制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3)编制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
- 现金预算与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领会:(1)现金预算;(2)销售预算;(3)生产预算;(4)直接材料预算;(5)直接人工预算;(6)制造费用预算;(7)单位生产成本预算;(8)销售及管理预算;(9)专门决策预算;(10)预计损益表;(11)资产负债表
应用:(1)编制现金预算;(2)编制预计财务报表
- 预算的执行、调整、分析与考核
识记:(1)预算的执行;(2)预算的调整;(3)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三、 关于大纲说明和考核实施要求
(一) 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工程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提供指导作用和做一些必要的规定。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工程财务》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度与广度,也规定了本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本大纲既是自学者的指导教材,也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所以,考生应将本大纲的要求和精神贯穿到平时自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以求对本课程的性质、特点、目的和要求均有一个系统,明晰的认识。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试的依据,教材是考生平时学习掌握知识的基本内容。但是,因为知识的更新速度的加快,任何一本教材的部分内容难免过时,或应更新。所以考生应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教材,对于本大纲中的少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可能没有,考生应及时注意知识的更新,以弥补现教材的不足。也就是说,凡与本大纲的内容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任凤辉、张思纯主编,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
(四)关于自学方法的指导:
(1)仔细阅读各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2)先把教材粗读一遍。
(3)了解本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遇到与以前学习过的工程经济学、会计学等有关的课程内容,必要时应先进行复习。
(5)精读教材内容。
(6)完成本章习题。在完成习题过程中,可再结合自己掌握的程度,重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
(7)本课程既涉及理论分析,又涉及实务操作,要求自学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各种方法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学会用这些方法或者通过正确的计算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切忌死记硬背公式。
为了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考生自学时应注意其针对性。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当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正确处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社会助学者应当引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指定教材,掌握全部考核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要避免孤立地抓重点,达到全面学习和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的目的。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能够使自学应考者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和要求,更加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加全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加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本大纲的考核目标,按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自考者应该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述。
例如,筹资方式的含义、筹资方式有哪些类型等。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地把握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原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例如,领会资金成本的内涵,能够解释资金成本在企业筹资、投资决策管理中的运用,能够说明不同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的表现形式。
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如计算、分析等。
例如,关于银行借款、债券筹资、普通股筹资的成本以及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能够正确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七)关于命题、考试工作的若干要求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150分钟
2.题型结构:可能的几种题型为,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计算分析题等。
3.难度结构:试卷的难度结构一般要求为,较易、中等难度、较难、难四个层次。较易和中等难度的试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于60%,较易试题不高于30%。
4.计分方法: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
5.考试命题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试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考虑课程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目,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3)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 ,应用占50%。
(4)要合理安排试卷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5)必须注意考试命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命题中必须按本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过本大纲的规定。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 财务杠杆中起杠杆作用的是()
A.每股利润 B.固定财务费用 C.财务费用 D.息税前利润
(二)多项选择题
- 下列选项中,属于转移风险对策的有()。
A.进行准确的预测 B.向保险公司投保 C.提取风险准备金
D.业务外包 E.抛出风险大的股票购回风险小的股票
(三)名词解释
- 每股利润无差异点
(四)简答题
- 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如何应用货币的时间价值?
(五)简单计算题
1.某企业拟以“2/10,n/40”的信用条件购进原材料1000万元,要求:计算企业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六)计算分析题
1.某公司2013年的资本结构如下:债务资金200万元,年利率10%;优先股200万元,年股利率为12%;普通股500万元,每股面值10元。公司计划增资300万元。如果发行债券年利率为8%,发行股票每股市价为2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请做出是发行债券还是发行股票增资的决策。(请列出计算过程)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