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动物医学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X2090401)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层次 |
主考院校 |
开考状态 |
X2090401 |
动物医学 |
本科 |
扬州大学 |
正常 |
新旧课程替代关系
考试计划课程设置(2021 版) | 考试计划课程设置(2024 版) |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方式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
4 | 02794 | 动物遗传育种学◆ | 6 | 4 | 02767 | 动物生理生化 | 4 | 笔试 | ||
5 | 30457 | 兽医病理学 | 4 | 5 | 02783 | 家畜病理学 | 4 | 笔试 | ||
30639 | 兽医病理学(实践) | 1 | 02784 | 家畜病理学(实践) | 1 | 实践 | ||||
6 | 02787 | 兽医药理学 | 5 | 6 | 02787 | 兽医药理学 | 5 | 笔试 | ||
7 | 02798 | 畜牧微生物学 | 6 | 7 | 07410 |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 | 3 | 笔试 | ||
07411 |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 | 3 | 实践 | |||||||
8 | 30458 | 兽医传染病学 | 4 | 8 | 07557 |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 | 5 | 笔试 | ||
30640 | 兽医传染病学(实践) | 1 | ||||||||
9 | 02799 | 兽医临床医学◆ | 8 | 9 | 14243 |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 | 4 | 笔试 | ||
14244 |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 | 2 | 实践 | |||||||
10 | 02765 |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 4 | 笔试 | ||||||
02766 |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 | 1 | 实践 | |||||||
10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11 | 14247 | 兽医外产科学 | 3 | 笔试 | ||
0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 14248 | 兽医外产科学(实践) | 2 | 实践 | ||||
11 | 02795 |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 6 | 12 | 02795 |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 考英语者,选考不少于3门课程,不少于16学分;不考英语者全选。 | 6 | 笔试 | |
12 | 02797 | 家畜饲养管理学 | 8 | 13 | 02788 | 畜牧概论 | 5 | 笔试 | ||
13 | 02678 | 农业推广学 | 6 | 14 | 02678 | 农业推广学 | 6 | 笔试 | ||
15 | 06668 | 动物检疫学 | 4 | 笔试 | ||||||
16 | 14241 | 兽医公共卫生学 | 4 | 笔试 | ||||||
14 | 00058 | 市场营销学 | 不考英语者换考课程 | 5 | ||||||
15 | 28583 | 家畜解剖生理学 | 4 | |||||||
16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
17 | 55538 |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 17 | 14781 |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 |||||
学分合计 | 79学分 | 学分合计 | 不少于70学分 |
说明:
1.2024版专业考试计划启用后,设置两年过渡期,从2024年7月至2026年6月,具体过渡办法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 年版)“一、关于专业考试计划对照的说明”。
2.不在上表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替代关系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明”。
3.关于2021版考试计划中不考英语者换考课程说明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二)本科外语换考课程的说明”。
4.关于实践课程替代关系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四)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的说明”。
5.2026年7月以后获得的计算机相关证书不能替代14247兽医外产科学、14248兽医外产科学(实践)。
6.“◆”课程为学位要求课程,学位授予条件按扬州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相关文件执行。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应考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医学专业(专升本)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医学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由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2021 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2021 年)》制定。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畜禽疾病诊断与防治、动物检疫、兽医卫生检验等动物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兽医业务部门、畜牧生产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以及大型养殖企业与兽药企业从事动物临床疾病诊疗、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动物检疫与食品安全监管、兽药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人兽共患病防治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基本要求
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求应考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服务。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应考者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畜禽疾病防治、动物检疫、兽医卫生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与监督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动物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疾病诊断、病理检测、化验等方面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3)具有兽医站、畜禽养殖场、宠物医院等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实践技能;
(4)熟悉国家动物医学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了解动物医学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满足动物医学行业的工作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层次,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本科水平一致。
本专业各门课程采用学分计算,各门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获得该课程学分。凡持有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不少于 14 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 70 学分,毕业论文考核成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凡符合主考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应考者,可按规定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经主考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主考学校授予农学学士学位证书。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方式 |
备注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
4 |
02765 |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
4 |
笔试 |
|
02766 |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 |
1 |
实践 |
||
5 |
02767 |
动物生理生化 |
4 |
笔试 |
|
6 |
02783 |
家畜病理学 |
4 |
笔试 |
|
02784 |
家畜病理学(实践) |
1 |
实践 |
||
7 |
02787 |
兽医药理学 |
5 |
笔试 |
|
8 |
07410 |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 |
3 |
笔试 |
|
07411 |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 |
3 |
实践 |
||
9 |
07557 |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 |
5 |
笔试 |
|
10 |
14243 |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 |
4 |
笔试 |
|
14244 |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 |
2 |
实践 |
||
11 |
14247 |
兽医外产科学 |
3 |
笔试 |
|
14248 |
兽医外产科学(实践) |
2 |
实践 |
||
12 |
02795 |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
6 |
笔试 |
考英语者,选考不少于3门课程,不少于16学分;不考英语者全选。 |
13 |
02788 |
畜牧概论 |
5 |
笔试 |
|
14 |
06668 |
动物检疫学 |
4 |
笔试 |
|
15 |
02678 |
农业推广学 |
6 |
笔试 |
|
16 |
14241 |
兽医公共卫生学 |
4 |
笔试 |
|
17 |
14781 |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实践 |
|
学分合计 |
不少于70学分 |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1)、家畜病理学(1)、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3)、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2)、兽医外产科学(2)。
2.理论课程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该课程的实践考核。
3.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和考核办法,由各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规定,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由主考学校负责实施。
4.应考者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结合动物疾病防治与诊断、卫生检验、动物检疫等内容进行一定的生产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答辩。毕业论文采用等级制计分,成绩分为优秀(90—100 分)、良好(80—89 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 分)、不合格(60 分以下)。
六、主要课程说明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
3.英语(专升本)(课程说明略)
4.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正常畜禽大体形态、有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它是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本课程从家畜大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大范畴深入介绍。大体解剖学主要借助解剖器械采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包括扩大镜或解剖镜)观察,来研究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组织胚胎学则主要借助显微技术来研究畜禽有机体微细结构及其功能关系,包括细胞概述、基本组织、系统(器官)和畜禽早期胚胎发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全面认识、理解和掌握正常畜禽各个系统的组成、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熟练分析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各自功能的关系,掌握畜禽胚胎发生发育的基本规律。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课程是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应考者要基于家畜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借助相关的实践场所,通过观摩或实操,在直观形象的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畜禽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形态、位置、结构及机构特征和功能,同时掌握动物解剖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各种基本组织及各大系统中主要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及畜禽胚胎发生发育规律。
5.动物生理生化
动物生理生化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主要涵盖两部分: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主要为家畜、家禽)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动物生物化学是研究动物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表现生命活动现象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应考者运用结构与功能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机体与环境统一的观点,辨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能力,了解生物现象的基本知识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从事兽医临床、生产实践中畜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6.家畜病理学
家畜病理学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通过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本规律,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患病家畜机体内所呈现的机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
家畜病理学(实践)
家畜病理学(实践)是家畜病理学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应考者要借助相关的实践场所,了解畜体各系统器官的病理形态、位置及结构特征和功能。通过充分结合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培养应考者认识病理变化和进行病理诊断的能力,以及理解和分析发病机理的能力。
7.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药物动力学,即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二是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系统地了解兽医药理学基本知识以及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兽用药物的作用、用途与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从而达到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降低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8.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熟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型、分布、生理特性;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掌握细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放线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畜禽疾病的关系。免疫学是与微生物学同时发展起来的一门古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活跃的学科。兽医免疫学既是一门研究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抗原性物质、免疫应答产物、免疫应答规律和调节、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的科学,也是一门运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疾病进行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应考者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治打下良好基础,并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疾病的诊断和防控问题,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畜禽病原微生物,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
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是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熟悉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保存方法,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重要免疫学技术及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应考者要结合生产实践,使自己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从事兽医领域诊断与免疫防治工作的能力。
9.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
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由家畜传染病学和动物寄生虫学两大部分组成。家畜传染病学部分主要讲述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主要内容有各种家畜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使应考者掌握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并熟知常见家畜传染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动物寄生虫学部分一方面介绍了常见寄生虫的形态学、生理学、分类学和生态学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讲述了由寄生虫引起的动物疾病,包括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使应考者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的理论知识。
10.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由兽医内科学和兽医临床诊断学两大部分组成,均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通过本部分内容学习,应考者要掌握家畜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措施。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以各种家畜(禽)为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疾病诊断的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主要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方面:方法学,主要介绍兽医临床检查的各种方法;症状(或征候)学,介绍以各种临床检查方法为手段、以收集症状为目的的临床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论,论述建立诊断的方法、步骤和原则。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视培养应考者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情操。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
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是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应考者要依据兽医内科学和兽医临床诊断学两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借助相关的实践场所,通过观摩或实操,了解以下内容:动物的一般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消化系统检查、尿液常规检验、投药法、注射法、瘤胃内容物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雾化吸入疗法等。应考者要掌握动物的临床检查和诊断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检查技巧,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将教材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用于实践,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兽医外产科学
兽医外产科学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主要由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外科疾病学、兽医产科学三部分组成。外科手术学讲述外科手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手术方法。外科疾病学讲述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机理、诊断、预防和治疗。兽医产科学部分讲解动物生殖机理、生殖激素、生殖免疫;产科疾病方面讲述妊娠、分娩、产后期疾病、不孕与不育、新生畜疾病和乳房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防治。
兽医外产科学(实践)
兽医外产科学(实践)是兽医外产科学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应考者需要借助相关的实践场所,通过观摩或实操,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应考者全面了解本课程介绍的内容,系统掌握手术原理与手术基本操作,掌握外产科疾病的概念、发病原因与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疾病的预后与预防,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提高应考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考者在自学时要结合生产实践,认真观察和分析实践中的问题,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12.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随着现代畜牧业进程的推进,动物营养与代谢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动物营养与代谢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13.畜牧概论
畜牧概论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重点阐述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动物营养原理、饲料、动物遗传基本原理、动物育种、动物繁殖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畜牧生产与科研的基础理论、畜牧生产中各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发展畜牧生产,解决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动物生产力和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
14.动物检疫学
动物检疫学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动物检疫学在畜牧业生产、人类健康、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动物检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动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动物检疫员的职责和使命;掌握动物疫病的特点及在公共卫生中的意义;掌握动物检疫的种类、流程和方法;掌握重要动物疫病检疫后的处理措施。
15.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学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农业推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农业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培养专门的应用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农业推广有一个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与农业推广有关概念、理论和实践,熟练掌握农民行为改变规律、农业推广的信息沟通和服务要领、科技成果推广的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了解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和项目计划与管理,熟悉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方法。
16.兽医公共卫生学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与兽医相关的环境问题,以改善人与动物的生活环境,防止人兽共患病的传播,是以人类健康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了解掌握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性等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增强应考者的公共卫生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开拓应考者的知识面,提高应考者就业适应能力,实现为人类、动物健康服务的目标。
七、其他必要说明
1.参加本专业学习需具有动物学、实验化学等本专业所需基础知识。2.笔试课程使用的教材及考试大纲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实践课程使用的教材及考试大纲以主考学校当次考核公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