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交通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120407T
主考学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方式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
专业核心课 |
3 |
00318 |
公共政策 |
4 |
笔试 |
|
4 |
03331 |
公共事业管理 |
5 |
笔试 |
||
5 |
03335 |
公共管理学 |
5 |
笔试 |
||
6 |
05722 |
公共经济学 |
5 |
笔试 |
||
7 |
13374 |
城市交通管理 |
6 |
笔试 |
||
8 |
13848 |
交通政策与法规 |
4 |
笔试 |
||
9 |
01680 |
城市管理学 |
6 |
笔试 |
||
专业拓展课 |
10 |
07302 |
机场规划与设计 |
6 |
笔试 |
|
11 |
13724 |
航空货物运输组织 |
3 |
笔试 |
||
12 |
07297 |
旅客运输 |
5 |
笔试 |
||
13 |
05110 |
机场营运与管理 |
5 |
笔试 |
||
14 |
05117 |
机场特种设施与设备 |
5 |
笔试 |
||
15 |
04572 |
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 |
5 |
笔试 |
||
16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
||||
总学分 |
70 |
交通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应衔接表
旧计划课程 |
新计划课程 |
备注 |
||||||
机场管理(专升本),Y081719 |
交通管理(专升本),W120407T |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对应顶替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3 |
00318 |
公共政策 |
4 |
|
4 |
00054 |
管理学原理 |
6 |
4 |
05722 |
公共经济学 |
5 |
|
5 |
05114 |
机场工程概论 |
4 |
5 |
13374 |
城市交通管理 |
6 |
|
6 |
05117 |
机场特种设施与设备 |
5 |
6 |
05117 |
机场特种设施与设备 |
5 |
|
7 |
07302 |
机场规划与设计 |
6 |
7 |
07302 |
机场规划与设计 |
6 |
|
8 |
07697 |
飞行性能与计划 |
4 |
8 |
03335 |
公共管理学 |
5 |
|
07698 |
飞行性能与计划(实践) |
1 |
||||||
9 |
07716 |
飞行程序设计 |
3 |
9 |
03331 |
公共事业管理 |
5 |
|
07717 |
飞行程序设计(实践) |
1 |
||||||
10 |
05110 |
机场营运与管理 |
5 |
10 |
05110 |
机场营运与管理 |
5 |
|
11 |
04569 |
机场服务概论 |
6 |
11 |
04572 |
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 |
5 |
选择顶替 |
12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4 |
12 |
01680 |
城市管理学 |
6 |
|
13 |
06285 |
交通工程经济分析 |
5 |
13 |
07297 |
旅客运输 |
5 |
|
14 |
13724 |
航空货物运输组织 |
3 |
|||||
15 |
13848 |
交通政策与法规 |
4 |
|||||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十九大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科学定位,密切联系行业,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以及行业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交通管理(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管理学,专业类别为公共管理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5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70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交通管理(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交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交通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管理部门从事交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业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现代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高度的法治意识、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本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解决交通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为:
1.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知识,城市交通管理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
2.能够运用专业的基础原理、知识,并通过研究分析,识别、表达交通管理的问题;
3.能够通过设计方案、开展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等研究,提出针对交通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交通政策、法规,并能够在解决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针对交通管理问题,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5.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交通管理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掌握国家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法规,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交通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7.能够在交通管理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8.能够就交通管理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为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有团队沟通能力;
9.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交通管理中应用;
1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要课程说明
1.公共事业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定义及范围的厘定廓清了公共事业管理的领域,阐述通过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合理选择,通过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等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评价和监督活动来保证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的正确方向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公共事业管理基本业务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并为其他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公共管理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阐释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诠释公共管理的系统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国内外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演进轨迹、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3.城市交通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交叉口交通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单交叉口信号控制、干道多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区域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城市快速道路交通控制、交通检测设备及仿真软件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为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4.交通政策与法规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交通运输政策法规概论、交通运输发展历史概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点、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交通运输经济性政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发展、国外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借鉴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政策与法规,培养法规意识。
5.城市管理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城市管理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功能和作用及国内外城市化,并对市场失灵、公共产品等城市管理研究中的经济学理论,以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整合治理理论、运动式治理理论等进行介绍;对国内外的市政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并从城市政策过程、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公共经济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城市公共服务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等角度,对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进行分析和阐述;从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变革、网格化、政府绩效评估等角度进行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城市的演化和发展机理,对我国城市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有基本认识。
6.机场规划与设计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机场系统的组成、分类、飞行区等级划分、机场系统规划与总体规划、跑道、滑行道和机坪的设计要求、机场目视助航设施设置的条件、障碍物的限制与移去、航站楼规划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为日后开展机场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7.航空货物运输组织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民航货物运输概述,航空货物的装载,航空货物的出境运送,航空货物的进境运送,特种货物的运输,航空货物运价与运费和航空货物的非公布直达运价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航空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理念与方法,为日后开展机场货运等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8.旅客运输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民航旅客运输基础知识(含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民航运输业的特点、民用航空运输的基本概念等)、民航国内旅客运输实务(含民航国内旅客运价、国内客票销售、旅客运送及行李运输等)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旅客运价制定的依据、客票销售策略、旅客及行李运输等相关内容。
9.机场营运与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民用机场的组织与管理、机场公共关系、机场规划与发展、机场业务与经济效益、机场商业策略与机场融资、机场的运营品质与效率、机场终端的地面运行、机场技术服务、机场容量与航班延误、机场安全管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航机场管理的内容、方法、程序及基本经济规则;理解民航机场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解机场与相关机构的关系;了解机场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0.机场特种设施与设备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机场特种设施与设备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结构,机场特种设施与设备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机场助航灯光电缆主回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和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的有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场特种设施与设备的一般工作原理和操作要求、应急处理方法等相关内容。
11.民航安全与应急处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机场应急管理中预案的编写工作流程及预案应急演练三个环节,应急管理案例,应急管理的基本管理原理;机场应急管理相邻的各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机场应急管理中的残损航空器搬移方法及管理、航站楼应急管理、机场紧急疏散管理,航空器火灾救援管理与组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航安全基本理论以及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
12.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13.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六、其他必要的说明
无。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