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考过渡说明】
1.自2023年下半年起,停止接受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工程(本科,080903)专业的新生报名。2024年起停考,2026年起不再颁发该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
2.鉴于原面向社会开考主考学校学位授予受限,该专业已在籍考生的面向社会开考主考学校即日起调整为厦门理工学院。原龙岩学院已在籍考生的全部课程成绩(含实践课程成绩),均转入厦门理工学院,由厦门理工学院根据有关规定署印颁发毕业证书。
3.该专业停考后,考生可选择转为报考对照专业即集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080901)专业(见附件)。2026年之前,考生可选择申请网络工程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任一专业毕业,但需通过所申请毕业专业的5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及相应主考学校的毕业论文答辩。
4.有关专业学位申请条件详见相关主考学校成教院官网公告。未尽事宜按照《关于调整自学考试停考专业善后处理办法的通知》(闽考院自〔2012〕41号)要求执行。详情查看: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关于调整自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专业有关事项的通知
网络工程(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80903
主考学校:厦门理工学院(原主考学校:龙岩学院)
序号 |
课程 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 方式 |
衔接 属性 |
旧计划 课程代码 |
旧计划课程名称 |
备注 |
1 |
必设1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0015 |
英语(二) |
国考 |
2 |
必设1 |
00023 |
高等数学(工本) |
10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0023 |
高等数学(工本) |
国考 |
3 |
必设1 |
02324 |
离散数学 |
4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4742 |
通信概论 |
国考 |
4 |
必设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国考 |
5 |
必设1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国考 |
6
|
必设2 |
13003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4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2331 |
数据结构 |
国考 |
必设2 |
13004 |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践) |
2 |
实践 |
公共基础 |
04734 |
数据结构(实践) |
省考 |
|
7 |
必设2 |
04737 |
C++程序设计 |
3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4747 |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
国考 |
必设2 |
04738 |
C++程序设计(实践) |
2 |
实践 |
公共基础 |
04748 |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
省考 |
|
8 |
必设2 |
14341 |
网络工程原理与实践 |
4 |
笔试 |
公共基础 |
04749 |
网络工程 |
省考 |
必设2 |
14342 |
网络工程原理与实践(实践) |
1 |
实践 |
公共基础 |
省考 |
|||
9 |
必设2 |
04741 |
计算机网络原理 |
4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4741 |
计算机网络原理 |
国考 |
10 |
选设 |
13009 |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
4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4735 |
数据库系统原理 |
省考 |
04736 |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
||||||||
11 |
选设 |
01350 |
网络应用程序开发 |
4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2335 |
网络操作系统 |
省考 |
12 |
选设 |
04751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3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4751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省考 |
13 |
选设 |
03950 |
网络管理与维护 |
3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2379 |
计算机网络管理 |
省考 |
选设 |
03951 |
网络管理与维护(实践) |
2 |
实践 |
专业核心 |
省考 |
|||
14 |
选设 |
13987 |
路由与交换技术原理 |
4 |
笔试 |
专业核心 |
03142
|
互联网及其应用 |
省考 |
15 |
选设 |
07242 |
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 |
5 |
实践 (能力考核) |
公共基础 |
03143 |
互联网及其应用 (实践) |
省考 |
必设3 |
毕业设计(网络工程) |
论文答辩 |
专业核心 |
07999 |
毕业设计 |
||||
备注 |
1.本专业考试课程14门,总学分72学分。 2.旧计划已通过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可以顶替新计划“数据库原理与技术(13180)”,仅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04736)”课程的,则无效。 3.课程“英语(专升本)”(7学分)可以用两门“笔试”课程学分顶替,要求达到7学分及以上。 4.课程“高等数学(工本)”(10学分)可以用三门“笔试”课程学分顶替,要求达到10学分及以上。 |
附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停考专业课程顶替对照表
网络工程(本科)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课程顶替对照表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080903网络工程(本科) |
|||||
序号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00015 |
英语(二) |
14 |
2 |
00023 |
高等数学(工本) |
10 |
00023 |
高等数学(工本) |
10 |
3 |
02324 |
4 |
04742 |
5 |
||
4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5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6 |
13180 |
操作系统 |
4 |
02335 |
网络操作系统 |
5 |
7 |
13003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4 |
02331 |
数据结构 |
3 |
13004 |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践) |
2 |
04734 |
数据结构(实践) |
2 |
|
8 |
13013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4 |
04747 |
3 |
|
13014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践) |
2 |
04748 |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
1 |
|
9 |
13015 |
计算机系统原理 |
4 |
04741 |
4 |
|
10 |
13005 |
软件工程 |
3 |
03142 |
4 |
|
13006 |
软件工程(实践) |
2 |
03143 |
互联网及其应用(实践) |
1 |
|
11 |
13009 |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
4 |
04735 |
4 |
|
04736 |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
2 |
||||
12 |
13011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
6 |
02379 |
计算机网络管理 |
3 |
13 |
02325 |
4 |
04749 |
网络工程 |
4 |
|
14 |
13017 |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
6 |
04751 |
3 |
|
15 |
1168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毕业论文 |
0 |
07999 |
毕业设计 |
0 |
总学分 |
72 |
总学分 |
74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它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掌握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应用及维护的能力。能主动适应学科的动态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市场和技术的挑战,能胜任计算机软件领域中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层次。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原理,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接受网络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专业培养规格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水平相一致,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培养考生对所学网络工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全部考试课程14门,总学分为72学分。凡取得本专业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毕业论文答辩达到规定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的,按照主考学校有关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可申请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应用及维护的能力。能主动适应学科的动态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市场和技术的挑战,能胜任计算机软件领域中软件管理与开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运用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及维护的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信息产业、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网络工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5.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发展动态、行业需求和国际趋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网络集成、网络设计、网络实施和网络应用开发等岗位的工作需求。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