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考081801交通运输(专升本)专业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81801

主考学校:西南交通大学

序号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试

方式

衔接

属性

旧计划

课程代码

旧计划课程名称

备注

1

必设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笔试

公共基础

   

国考

2

必设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笔试

公共基础

   

国考

3

必设2

07296

管理运筹学

6

笔试

公共基础

   

省考

4

必设2

13847

交通运输经济学

6

笔试

公共基础

   

省考

5

必设2

13846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

5

笔试

专业核心

   

省考

6

必设2

13838

交通规划

6

笔试

专业核心

   

省考

7

必设2

13834

交通港站枢纽

6

笔试

专业核心

   

省考

8

必设2

14643

运输组织学

6

笔试

专业核心

   

省考

9

必设2

13841

交通运输安全

5

笔试

专业核心

   

省考

10

选设

13675

供应链管理

4

实践

(能力考核)

公共基础

   

省考

 

选设

13676

供应链管理(实践)

2

实践

公共基础

   

省考

11

选设

12220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4

实践

公共基础

   

省考

12

选设

14302

铁路运输组织

4

实践

公共基础

   

省考

13

选设A

14303

铁路站场与枢纽

4

实践

公共基础

铁路运输方向

省考

14

选设A

14300

铁路货物运输

3

实践

公共基础

 

省考

15

选设A

14301

铁路旅客运输

3

实践

公共基础

 

省考

16

选设B

13370

城市公共交通

3

实践

公共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方向

省考

17

选设B

1337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4

实践

公共基础

 

省考

18

选设B

12218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3

实践

公共基础

 

省考

   

07999

毕业设计

 

论文答辩

专业核心

     

备注

1.本专业考试课程15门,总学分70学分。

2. 选设A、选设B为选考组课程,选设A为铁路运输方向考生报考,选设B为城市轨道交通方向考生报考。

3.本专业实践课程考核地点安排由福建开放大学负责。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运输(专升本) 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和指挥决策能力,能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运输组织指挥和生产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层次。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总体要求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交通运输本科水平要求基本一致。

本专业考试课程15门,总学分为70学分。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凡取得本专业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和规定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毕业论文答辩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授予标准的,按照主考学校有关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可申请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某一种运输方式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在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部门、某一种运输方式相关企业从事政策法规制定、规划和设计、运营管理、运行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交通运输系统或某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分析、运网规划设计、运力资源配置、运营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沟通、团队合作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某一种运输方式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

2.能够运用专业的基础原理、知识,并通过研究分析,识别、表达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与管理问题;

3.能够通过设计方案、开展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等研究,提出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运输组织和作业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5.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掌握国家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法规,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交通运输系统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7.能够在交通运输系统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8.能够就交通运输系统技术和管理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有团队沟通能力;

9.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应用;

1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