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考120103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计划

专业名称: 工程管理 专业代码: 120103 学分要求: 79及以上
主考学校:

同济大学

上海大学(停考过度)

学历层次: 本科 专业类型: 未指定
专业审批: 已审批 审批时间:   开考方式: 面向社会开考
委托开考: 委托单位:      
毕业证书停止颁发: 专业停考: 停止接收新生: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要求相一致,同时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着重培养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立德树人为本,注重学生理论素质和实践整合能力的培养;依据时代、社会与专业学科发展需求,注重切合实践、实训和专业的广度与深度;课程体系和学习内容注重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有机结合,注重设计流程各环节的完整性、衔接性、体系性,鼓励、激发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本科专业,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本科毕业证书与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相关经济、管理、法律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应用所学工程及管理经济知识并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工具进行项目全局分析和优化的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决策和全过程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土木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相关经济、管理、法律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解决工程管理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主要包括: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方法以及法律法规开展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3.熟悉工程管理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

4.了解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满足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工作需求;

6.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自觉践行工程管理活动可持续发展理念;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同济大学主考专业表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学分

备注

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

0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3

 

4

00420

物理(工)

物理(工)

5

 

00421

物理(工)实践

 

1

实践性考核

5

00067

财务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

6

 

6

06393

土木工程概论

土木工程概论

4

 

7

02194

工程经济

工程经济

4

 

8

01852

施工组织与管理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4

 

9

01853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6

 

10

07138

工程造价与管理

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

5

 

11

01854

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

5

 

12

01855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5

 

13

01856

建设与房地产法规

建设法规教程

4

 

14

00122

房地产评估

房地产估价

4

 

00123

房地产评估(实践)

 

1

实践性考核

15

01857

工程实习(二)

 

2

实践性考核

16

13000

英语(专升本)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下册)

14

序号16-19为选考课程,须选考一门(含)及以上,且达14学分(含)及以上(详见说明1)

17

04154

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

3

18

00172

房地产经营管理

房地产经营管理

6

19

00176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

6

20

06999

毕业论文(设计)

 

0

不计学分

合计

     

79及以上

 

说明:

1、不选考英语(二)课程的应考者,必须加考项目采购管理(3学分)代码04154、房地产经营管理(6学分)代码00172、物业管理(6学分)代码00176三门课程,且不授予学士学位。

2、凡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各类高等院校(含自考)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计以及土建类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3、凡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各类高等院校(含自考)非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设计以及土建类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独立本科段),需加考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专科)开设的土木工程制图(02386)5学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02658)3学分两门课程。

4、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需进行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由本校确定,也可由应考者结合工作实践自选,但必须经本校审批同意。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本校组织评阅答辩。

上海大学主考专业表(停考过度)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备   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5058
管理数量方法
8
4
02628
管理经济学
5
5
05059
项目管理学(学位课程)
6
6
05060
项目范围管理 (学位课程)
4
7
05061
项目成本管理
4
8
05062
项目质量管理
4
9
05063
项目时间管理 (学位课程)
4
10
05064
项目风险管理
4
11
05065
项目管理法规
6
12
05066
项目论证与评估
5
13
05067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5
实践性考核
14
07171
项目管理软件
4
实践性考核
15
00015
英语(二)
14
序号15—16为公共外语课程,任选一门
16
00016
日语(二)
14
17
11732
项目管理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合计
   
79
15 门课程(不含毕业论文)
17
00054
管理学原理
6
分类加考课程

说 明    

1 .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含自考)经济管理类及理工科类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 .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含自考)非经济管理类及非理工科类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管理学原理(课程代码: 00054 , 6 学分)课程。    

3 .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主考院校公布,应考者可任选一题撰写。应考者也可自选论题,但须经主考院校同意。论文须经审查答辩后评定成绩。评定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制方法。毕业考核不及格者,不能获得本科学历文凭。    

五、主要课程说明

1.工程造价管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由原理篇、规划篇和控制篇三个部分组成,要求考生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主要内容和发展历史,工程计价的原理与依据,工程费用的构成;工程造价规划理论,工程计量规则和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的编制方法;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课程基本要求: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工程计价的原理与依据、工程费用的构成,工程造价规划理论,工程计量规则和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的编制方法,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课程基本内容:工程造价管理总论;工程造价与规划控制原理;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定额计价原理;工程计量;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的编制;投资估算;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项目采购阶段的造价控制;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2.工程项目管理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对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项目管理的组织、项目策划、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和竣工移交管理等方面进行学习。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项目管理案例,通过学习培养考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兴趣,使考生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体系有清晰理解,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能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基本要求及内容:(1)掌握项目的含义、项目管理的含义、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了解项目管理的环境,了解项目经理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责任,了解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发展趋势,了解项目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项目生命期的概念,掌握组织的类型以及组织对项目的影响,熟悉项目利害关系者之间相互的关系。(3)掌握单个项目管理过程的概念、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概念,了解项目管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交互作用,掌握项目管理过程分解的方法。(4)掌握项目整体管理的概念,掌握项目章程、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管理计划制定的方法,了解项目整体管理的诸过程、了解项目监控、整体变更控制以及项目收尾。(5)掌握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掌握制定项目范围规划、范围定义、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方法,了解范围核实、范围控制的原理。(6)掌握项目时间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了解项目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估算、项目进度控制的原理及方法。(7)掌握项目费用管理的原理,掌握项目费用预算编制的方法,了解项目费用估算、费用控制的原理及方法。(8)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掌握质量规划编制的方法,了解实施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控制的原理及方法。(9)掌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项目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方法,了解项目团队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管理的原理及方法。(10)掌握项目沟通管理的原理,掌握项目沟通规划、绩效报告编制的方法,了解信息的发布、分析、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了解项目利害关系者管理的原理及方法。(11)掌握项目风险管理的原理,掌握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编制的方法,了解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规划、风险监控诸过程。(12)掌握项目采购管理的原理,掌握项目采购规划编制的方法,了解发包规划、询价、卖方选择、合同管理、合同收尾诸过程。(13)掌握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国际工程的管理特点和能力、技术要求。

3.管理学原理(中级)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考生应了解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掌握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应用管理学理论思考并解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中所涉及的管理问题,并能运用管理学方法为相关管理决策提出有见解的建议。课程基本要求:了解计划的概念、计划工作的意义;掌握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法和盈亏平衡分析法;初步掌握运筹学方法和常用工具;掌握决策的基本程序;熟练掌握决策风险决策、完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理解领导品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理解内容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结果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的含义及适用性;掌握影响沟通有效性的障碍因素和提高有效性的措施。课程基本内容: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环境分析;计划与计划方法;决策与决策方法;组织的设计与组织结构;领导理论;行为与激励理论;沟通与沟通管理;控制与控制技术。

4.管理信息系统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基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视角,从信息管理的模式和发展趋势入手,对信息系统概论、信息系统原理、信息系统技术、信息系统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等内容进行探讨,旨在研究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应用体系、决策支持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等的客观规律和具体方法,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考生能进一步体会信息系统与管理整合的创新效果。课程基本要求: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组织中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有较明确的了解;认识信息系统的时代特征;掌握前沿的信息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信息管理的业务流程以及有关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

课程基本内容: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信息系统的社会-技术系统特征分析;组织内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企业流程管理;企业流程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数据库与数据仓库;通信与网络;工作流技术;信息系统应用。

5.项目融资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货币、信用、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金融学基本原理,学生能从具体项目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项目融资途径等问题,具备对国内外金融现象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其他相关经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现实经济发展的判断能力,熟悉项目投资管理中的多种融资方式的特征,理解并掌握主要的国内、国际融资方式,建立项目经理人的基本管理素质。课程基本要求:对金融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有较全面的掌握。同时掌握工程项目融资的基本概念,项目融资的资金来源,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风险,项目融资的模式,运用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管理与决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的实用技能。课程基本内容:了解货币本质与职能以及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主要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熟悉金融市场的含义和功能;掌握金融工具的种类、特点和相关内容;熟悉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了解中国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种类;掌握商业银行的各种主要业务和经营过程中遵循的“三性”原则。了解项目公司的主要形式及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现代租赁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典当的民间金融的组织和融资借贷特点;商业信用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掌握银行贷款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股票发行的基本条件,了解股票发行程序。掌握 BOT 融资模式的实施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对BOT参与方的介绍、BOT 衍生方式实施步骤。

6.施工组织与管理

本课程是推荐选考课,它主要探讨工程施工阶段各参与方工程实施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理论、方法及实践规律。通过课程理论、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专家讲授、计算机应用等方式,考生掌握工程施工组织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编制各类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方法;能结合实际,综合运用现代技术、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手段,掌握工程施工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控制的技能;熟悉施工现场安全健康、文明施工、环境、社会责任、市场信用等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培养考生从事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和专业精神。课程基本要求及内容:(1)熟悉施工项目及生产特点,熟悉工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施工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施工参与各方的任务,提高对工程法律制度和建筑市场环境的认识。(2)掌握不同类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编制内容和设计流程,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及评价指标,能够独立地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3)熟悉建筑供应链管理、精益建设、并行工程、目标管理、标杆管理等现代施工管理原理、基本内容和方法,并探索这些理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4)掌握工程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和计算方法,掌握网络计划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加以熟练运用。(5)掌握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和施工平面图设计等的编制依据、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例分析,加深理解,学会初步应用。(6)熟悉计算机辅助施工组织设计的现状,了解其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和主要方法,独立完成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7)掌握工程现场安全健康、文明施工、环境、社会责任、市场信用等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培养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和专业精神。

7.工程质量管理

本课程是推荐选考课,主要定位于工程管理中的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问题,其目的是使考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相关规定,具有独立从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能力。

课程基本要求:掌握工程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的系统原理和方法;熟悉绿色建筑和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的相关知识;了解国际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通过持续学习掌握工程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课程基本内容: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关的概念;工程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工程前期策划和设计阶段做好工程质量策划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分类方法、处理程序、处理方法;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统计工具和方法;掌握工程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验的课程及实验所占学分:管理信息系统(1)等。

2.含课程设计的课程及课程设计所占学分:工程项目管理(1)等。

3.毕业论文。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报考条件、毕业与学位证书颁发等)

1.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具有工程技术、工程经济、管理学、工程建设法规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有关学分认定依据《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学考试课程学分认定和免考实施细则》实施。

3.符合本专业报考要求的考生修完全部课程学分,考核成绩合格,各环节符合要求者准予申请毕业,发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按照学校学位要求,符合学士学位申请条件者可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管理学学士学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