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中药学 | 专业代码: | 100801 | 学分要求: | 56 |
---|---|---|---|---|---|
主考学校: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学历层次: | 本科 | 专业类型: | 未指定 |
专业审批: | 已审批 | 审批时间: | 开考方式: | 面向社会开考 | |
委托开考: | 否 | 委托单位: | |||
毕业证书停止颁发: | 否 | 专业停考: | 否 | 停止接收新生: | 否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意见》以及《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制定本专业计划。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本科学历,符合要求者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中药鉴定、中药制药、中药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中药真伪鉴别、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生产、药品经营管理、中药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程代码 |
备注 |
---|---|---|---|---|---|
1 |
必
修
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03708 |
|
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03709 |
||
3 |
英语(专升本) |
14 |
13000 |
||
4 |
数理统计 |
4 |
03049 |
||
5 |
中药药理学 |
4 |
03046 |
||
6 |
中成药学 |
5 |
05079 |
||
7 |
中成药学(实践) |
1 |
05080 |
||
8 |
中药化学 |
6 |
03038 |
||
9 |
中药化学(实践) |
2 |
03039 |
||
10 |
药事管理学 |
3 |
03034 |
||
11 |
中药制剂分析 |
4 |
03053 |
||
12 |
中药制剂分析(实践) |
2 |
03054 |
||
13 |
医药市场营销学 |
5 |
07793 |
||
14 |
中药学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10254 |
||
x1 |
选 修 课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00018 |
英语(二)换考课程 |
x2 |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
2 |
00019 |
||
x3 |
中国医药史 |
4 |
09098 |
||
x4 |
中医诊断学(一) |
7 |
02973 |
||
本科累积学分 |
56 |
注:年满35周岁的考生可不考英语(二),但须加考英语(二)的换考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上机,上机考由考试院统一组织安排)、中医诊断学、中国医药史。不换考的考生请勿报考。
五、主要课程说明
1.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总论重点概述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两重性、影响因素及中药药性现代研究;各论重点阐释中药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2.分析化学(中药)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相对含量、状态和结构的分析测试方法。通过系统地学习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分析化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中药学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中药分析
中药分析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整理、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打下一定的基础,以适应中药分析工作的需要。
4.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主要学习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知识,为学好后续中药相关课程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5.数理统计
数理统计是探讨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概率论、统计推断、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方法来理解和解释数据,从而做出准确的推断和决策。
6.医药市场营销学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其核心内容为研究医药组织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通过学习,学生具有适应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为应用型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服务。
7.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及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中医学、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各科学习奠定基础。
8.有机化学(中药专)
有机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适应中药专业工作的需要。
9.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加强中药专业实验技能要求,考核考生的动手能力及对药物作用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1.中药药理学(实践)
体现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揭示方剂在药味及药量加减时对药理作用的区别;诠释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2.分析化学(中药)(实践)
本课程是中药专业必修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学习,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初步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化学、化工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中药分析(实践)
本课程是中药分析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中药法定分析方法及规范化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新药研发和中药检验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报考条件、毕业与学位证书颁发等)
本专业报考条件:
1.中药学、药学、中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考生报考本专业,需要出具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成绩合格证明。本专业计划课程全部通过,可申请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我校学士学位申请条件,可申请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