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金融学 | 专业代码: | 020301K | 学分要求: | 77及以上 |
---|---|---|---|---|---|
主考学校: | 上海大学 | 学历层次: | 本科 | 专业类型: | 未指定 |
专业审批: | 已审批 | 审批时间: | 开考方式: | 面向社会开考 | |
委托开考: | 否 | 委托单位: | |||
毕业证书停止颁发: | 否 | 专业停考: | 否 | 停止接收新生: | 否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要求一致,同时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着重培养应考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层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为14门,总学分不低于 70 学分。本专业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毕业考核达到规定要求者,将发给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由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院校,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及管理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掌握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金融行业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一定的实际金融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金融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熟悉金融活动的基本流程;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与保险相关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3.具有较强的金融领域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4.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金融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5.熟悉国家金融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适应金融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备 注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418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
5
|
|
4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
5
|
11291
|
网络金融学
|
6
|
|
6
|
00054
|
管理学原理(初级)
|
6
|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
7
|
00067
|
财务管理学 (学位课程)
|
6
|
|
8
|
00076
|
国际金融 (学位课程)
|
6
|
|
9
|
00058
|
市场营销学
|
5
|
|
10
|
00079
|
保险学原理(学位课程)
|
5
|
|
11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上机考核
|
|
12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14
|
序号12—13为公共外语,任选1 门
|
13
|
00016
|
日语(二)
|
14
|
|
14
|
04009
|
国际金融市场
|
5
|
序号14—15任选 1 门
|
15
|
08391
|
金融工程学
|
6
|
|
16
|
00078
|
银行会计学
|
5
|
序号16—17任选 1门
|
17
|
07250
|
投资学原理
|
6
|
|
18
|
10914
|
金融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
合计
|
76及以上
|
14门课程(不含毕业论文)
|
说明
1.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校(含自考)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金融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凡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校(含自考)经济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时,须加考货币银行学(00066)一门课程。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时,须加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货币银行学(00066)两门课程。
3.在专升本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须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合格后方能获得毕业证书。
五、主要课程说明
1.金融市场学
本课程旨在介绍金融市场的概念、结构和运作,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金融市场认知模型。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投资理论与实践、金融工具的种类、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金融数学和统计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概念、结构和演变;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衍生品市场的基本知识,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模型,如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金融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如基本的金融数学和统计方法等。
2.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以及证券市场监管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各类证券的基本特征和投资分析方法,熟悉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了解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同时,该课程还将介绍证券投资实务方面的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有效市场假说等知识。具体来说,本课程包括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证券投资组合管理、证券市场监管以及证券投资实务等内容。其中,在证券投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会包括股票投资、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期权投资、期货投资等各类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对于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成长投资等各类投资策略也会进行详细的介绍。在证券投资实务方面,课程会介绍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有效市场假说等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分析方法构建自己的证券投资组合。
3.保险学原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保险的基本概念、原则、种类、组织、运作、管理和监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特征、意义和作用,掌握保险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提高保险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具体包括保险学概论、保险需求与供给、保险合同、保险费率、保险准备金、保险运营、保险监管等内容。其中,保险学概论主要介绍保险的基本概念、种类、发展历程和国内外保险市场情况;保险需求与供给则介绍个人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遭受的不确定事件及其风险转移方式,以及保险产品的设计和销售策略;保险合同包括可比性原则、订立和履行等方面内容;保险费率涉及核保和定价等;保险准备金则涉及保险公司风险识别、定价和担保等方面;保险运营则包括各类业务操作流程、保险市场竞争策略,以及理赔、复保等重点内容。最后一项是保险监管,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市场准入制度、保险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监管等方面。
4.金融法
金融法主要包括金融法领域内的相关法律法规、金融契约法律与实务、金融监管法律、证券交易法律、银行业法律、保险业法律等方面。其中,金融法领域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了金融市场运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律框架,包括金融监管法律和证券交易法律;金融契约法律与实务介绍了金融契约的订立、内容与履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务操作;金融监管法律介绍了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与专业责任、行政执法方式、行政处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证券交易法律介绍了证券市场的法律框架、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内容、证券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银行业法律介绍了银行管理法律、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银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保险业法律则介绍了保险监管法律和保险合同法律等方面。
5.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投资银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投行从事的各种业务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股票发行、债券承销、企业并购重组等实际操作,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实务操作能力。具体包括投资银行业的基本知识、投资银行业务范围、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管理、投资银行组织结构、股票、债券、并购等方面。其中,投资银行业的基本知识包括投资银行的定义、历史演变、市场规模、国际化趋势等方面;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则介绍了股票发行、债券承销、证券交易、企业并购等方面的内容;业务操作流程则包括发行筹备、路演、发行定价、交割和上市等方面的流程;风险管理则针对投资银行在业务操作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如何应对和规避;投资银行组织结构则主要介绍投资银行内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人员激励等方面;股票、债券、并购则针对这三个主要领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相关法律、合规规定、市场情况等方面。
6.网络金融与支付
本课程主要介绍网络金融和支付的理论、技术和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互联网时代金融与支付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网络金融风险并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具体包括网络金融和支付的概念、技术基础、交易流程、风险管理、监管政策等方面。其中,网络金融和支付的概念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概念;技术基础则介绍了网络金融和支付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加密技术等;交易流程则包括网络金融和支付所需的各种操作流程,包括在线购物、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风险管理则针对网络金融和支付所涉及到的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等,并介绍了如何应对和规避这些风险;监管政策则介绍了网络金融和支付领域中的相关法规和监管政策,以及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7.金融营销学
本课程主要涵盖金融行业的营销基础知识、金融产品营销、金融机构品牌建设、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研等方面。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行业的市场环境、市场分析、目标客户、客户需求、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分销渠道、广告宣传、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等方面。其中,金融行业的市场环境包括经济、法律、政策、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市场分析则介绍如何对市场进行各种分析,例如SWOT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竞争分析等;目标客户和客户需求则是根据市场分析结果,确定重点客户并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产品设计和定价策略则是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和定价;分销渠道和广告宣传则是介绍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将产品推向市场;人力资源和绩效评估则是研究如何建设和管理高效的金融服务团队,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一般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其他专门技能等,是为了实现自学考试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对考生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和考核,按课程设置的要求进行。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报考条件、毕业与学位证书颁发等)
1.报考本专业需具有经济学、金融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在独立本科段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须完成毕业论文并经答辩合格后方能获得毕业证书;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3.学位申请按照最新《上海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要求执行。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