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2191机械制造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0219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杨斌久 李长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基本知识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只有具备较多的实践知识,才能在学习时理解得深入透彻。

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考生通过学习,掌握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正确地选择加工方法和常用工艺装备(机床、夹具、刀具);初步具有分析、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及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和工艺过程、零件获得方法、机械制造装备与工艺系统。

二、考核知识点

    制造的相关概念、生产过程、工艺过程、零件成形方法、装备及工艺系统

三、考核要求

    1.识记  零件成形方法;工艺系统的概念

  2.领会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第二章 金属切削方法与装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零件表面形成方法及机床所需的运动;熟悉机械零件常用的加工方法及所用机床的分类、型号及传动,常用刀具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零件表面成形方法与成形运动,机床的主运动、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机床的传动链,车床及其传动原理,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   

三、考核要求

    1.识记  通用机床的类型、特点、型号;机械零件典型表面的形成方法;机床的传动链的概念;机床的运动和传动路线;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领会  机床的主运动、进给运动和辅助运动;传动调整计算的目的和要求;数控机床及其刀具与通用机床及其刀具的异同。

  1. 应用  金属切削加工方法的工艺范围及应用,CA6140卧式车床的主要部件结构、工作原理及传动系统分析方法,并能对其他类型机床的传动系统进行分析

 

 第三章 金属切削与磨削原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知识、金属切削过程及磨削机理;熟悉刀具的几何参数及常用刀具和砂轮种类、结构、材料及其特点;掌握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耐用度等概念,切削、磨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二、考桉知识点

  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和耐用度;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切削用量的选择;磨削过程及磨削机理。

三、考核要求

  1.识记  刀一屑接触区摩擦的特点;影响前刀面摩擦的主要因素;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切屑的类型;影响切削刀的因素;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刀具耐用度及其影响因素;切削液的作用;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及其值的选定

2.领会  切屑形成过程;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刀具磨损的形态及其原因;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衡量指标及其改善途径,磨削的机理及特点

  1. 应用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掌握切削力、切削功率的计算方法,合理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刀具使用寿命、切削用量等切削条件。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正确分析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理解加工误差性质,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了解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掌握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机械加工精度及其影响因素;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中的振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  加工精度的概念;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原始误差的概念及分类;主轴回转误差的概念、形式、来源及其产生的加工误差;加工误差敏感方向的概念;机床导轨误差产生的加工误差;传动链误差的概念及提高传动链传动精度的措施;工艺系统刚度的概念;部件刚度的特点;接触刚度的概念;误差复映的概念及复映规律;工件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工件内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概念;工艺能力;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领会  影响主轴回转误差的因素及提高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工艺系统刚度与环节刚度的关系,定性分析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和其它作用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分布曲线和X-R点图的作法、特点及其应用;表面粗糙度、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变化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 应用加工质量、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原始误差等概念及它们的联系,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第五章 机械加工及装配工艺规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内容和步骤、尺寸链的组成及分类,掌握基准选择、工艺路线拟订和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及机械产品的装配工艺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尺寸链;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定位基准的选择;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三、考核要求

   1.识记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及其概念;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制订原则及步骤;尺寸链的定义、组成;定位基准,基准不合误差;加工余量及其影响因素,时间定额;工艺成本及组成;装配精度;装配尺寸链;常用装配方法

   2.领会  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为改善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性,在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结合具体零件作出正确的选择;表面加工方法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加工阶段的划分及其任务、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特点;机械加工顺序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之间的关系;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步骤及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各种装配方法的实质、特点及适用范围,合理选择装配方法;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步骤。

  1. 应用  工序尺寸及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六章 机床夹具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掌握工件定位原理,能正确计算定位误差及选择夹紧方式,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机床夹具:机床夹具功用、组成;基准的概念;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定位误差分析

三、考核要求

    1.识记  夹具的功用、组成;基准及其分类;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常用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定位误差概念及其计算;夹紧机构的要求、夹紧力的确定,常用夹紧机构及其特点

2.领会  正确处理限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正确区分不完全定位与欠定位;正确处理过定位问题;根据工件的结构和定位情况正确选用定位元件。

  1. 3. 应用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典型定位方式定位误差计算。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试目标,包括考核知识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更加明确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试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掌握三个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1、识记:要求能记住有关名词、主要性能、基本结论等,是最低层次要求。

2、领会:要求掌握有关概念、原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简单说明基本原则和基本结论。领会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综合有关知识,正确分析和阐述较复杂的问题。应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题型举例(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    )

A.工序     B.工位    C.工步    D.安装

二、填空题

1、机床的几何精度、________和定位精度,通常都是在没有切削载荷以及机床不运动或运动速度很低的情况下检测的,称为机床的静态精度。

三、名词解释

1、工艺基准:

四、简答题

1、误差复映系数同工艺系统刚度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减小复映误差?

五、分析题

1、如图所示,工件用一个平面、一个短圆柱销和一个固定V形架定位,加工工序是钻12的孔,试分析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几个自由度?有无过定位现象?怎样改进?

六、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为连杆曲轴组件,要求轴肩台阶面与轴瓦间的轴向装配间隙为A0=0.1~0.2,相关尺寸的设计宽度分别为:A2=A3=75。试根据装配精度要求确定A1的尺寸及偏差。(用极值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