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课程代码 0289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9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9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免疫系统不包括
A. 免疫细胞
B. 免疫分子
C. 免疫器官
D. 免疫原
2.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需要 T 细胞参与的抗原是
A. 同种异型抗原
B.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C. 胸腺依赖性抗原
D. 自身抗原
3.介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是
A. T 淋巴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NK 细胞
D. 巨噬细胞
4.CTL 细胞杀伤靶细胞机制,不包括
A. CTL 能释放穿孔素导致靶细胞破坏
B. CTL 能释放颗粒酶导致细胞凋亡
C. CTL 能分泌 TNF-β 介导细胞凋亡
D. CTL 细胞能分泌抗体,参与杀伤靶细胞
5.不表达 MHCⅠ 类分子的细胞是
A. T 淋巴细胞
B. 成熟的红细胞
C. 巨噬细胞
D. 肥大细胞
6.能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A. 破伤风抗毒素
B. 干扰素
C. 白喉类毒素
D.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7.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免疫球蛋白是
A. IgM
B. IgA
C. IgE
D. IgG
8.下列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菌群不会对人体致病
B. 可以提供给宿主某些营养物质
C. 具有抗肿瘤作用
D. 具有生物拮抗作用
9.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 色素
B. 细菌素
C. 热原质
D. 抗毒素
10.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A. 充足的营养
B. 充足的光线
C. 必需的气体
D. 适宜的温度
11.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机理是
A. 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B. 封闭抑制性神经元,导致肌肉痉挛
C.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肠黏膜分泌功能增强
D. 刺激呕吐中枢及肠壁,导致呕吐和腹泻
12.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是
A.鼠疫耶尔森菌
B.布鲁菌
C.梅毒螺旋体
D.炭疽芽孢杆菌
13.引起气性坏疽的微生物是
A.白色念珠菌
B.产气英膜梭菌
C.立克次体
D.梅毒螺旋体
14.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
A. 酵母型菌落
B. 类酵母型菌落
C. 丝状型菌落
D. 类丝状型
15.以核酸为模板进行增殖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衣原体
C. 真菌
D. 病毒
16.有关流感病毒抗原漂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新亚型出现
B. 变异幅度小
C. 病毒基因点突变
D. 引起局部中、小流行
17.可在神经细胞形成包涵体即内基小体的是
A. 新型肠道病毒
B. 狂犬病病毒
C. 汉坦病毒
D. 单纯疱疹病毒
18.蠕形螨各期均寄生人体皮肤皮脂发达的部位,尤以下列哪个部位最多见?
A. 颜面部
B. 颈部
C. 胸部
D. 背部
19.人感染华支睾吸虫与下列哪种饮食习惯有关?
A. 吃生或半生猪肉
B. 吃生或半生牛肉
C. 吃生或半生淡水鱼虾
D. 吃生蔬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0.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
A. 化脓性感染
B. 食物中毒
C. 假膜性肠炎
D. 毒性休克综合征
E.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21.呼吸道病毒包括
A. 流感病毒
B. 腮腺炎病毒
C. 风疹病毒
D. 冠状病毒
E. 脊髓灰质炎病毒
22.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有
A. 中性粒细胞
B. B 淋巴细胞
C. 巨噬细胞
D. NK 细胞
E. 肥大细胞
23.下列哪些寄生肠道的原虫能引起感染者出现腹泻?
A. 溶组织内阿米巴
B. 蓝氏贾第鞭毛虫
C. 阴道毛滴虫
D. 恶性疟原虫
E. 隐孢子虫
24.下列哪些线虫生活史中幼虫需经肺部移行?
A. 蛔虫
B. 鞭虫
C. 蛲虫
D. 钩虫
E. 丝虫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 “A”,错误的涂 “B”。
25.结核菌素实验是应用结核菌素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有细胞免疫力及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皮肤实验。
26.临床常见的鼠疫类型有三种,分别是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
27.HSV-1 在体内的潜伏部位是骶神经节。
28.肝细胞癌变时产生的甲胎蛋白(AFP)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
29.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30.免疫防御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发生肿瘤的功能。
31.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 DNA 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性状的过程。
32.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3.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34.贾第虫病的重要传染源是急性腹泻患者。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5.外毒素
36.菌血症
37.免疫应答
38.消毒
39.夜现周期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40.简述菌群失调和菌群失调症。
41.简述病毒的传播方式。
42.简述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
43.简述疟疾发作的机制。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
4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
45.吃了没有煮熟的猪肉可能感染哪些寄生虫?请分别写出寄生部位和典型临床表现。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2895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四、名词解释题
35.外毒素:某些细菌在
36.生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37.菌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38.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39.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40.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呈现夜多昼少的现象。
五、简答题
41.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中各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菌群失调症是指当菌群失调持续存在,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42.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等。垂直传播是指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43.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包括: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反复发生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增高。
44.疟疾发作的机制是由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破坏红细胞,释放出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刺激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等症状。
六、论述题
4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染源是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防治原则包括: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严格筛查血液及血制品;对 HIV 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对艾滋病的监测和管理。
46.吃了没有煮熟的猪肉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
猪带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严重时可引起肠梗阻。
旋毛虫:幼虫寄生于人体肌肉组织,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水肿等。
弓形虫:可寄生在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孕妇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或胎儿畸形,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出现严重的弓形虫病症状。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