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建筑设备
(课程代码 0244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纸) 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关于均质流体质量密度 ρ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流体的质量密度
B. 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流体的质量密度
C. 流体的质量密度与外界压力变化无关
D. 流体的质量密度与外界温度变化无关
2.室外直线铺设的污水管,当管径 D<700mm 时,检查井最大井距是( )
A. 30m
B. 50m
C. 80m
D. 100m
3.室内排水系统中,存水弯的水封深度最小值是( )
A. 20mm
B. 30mm
C. 50mm
D. 80mm
4.下列属于给水系统中配水附件的是( )
A. 水龙头
B. 水泵
C. 储水池
D. 闸阀
5.关于通气管安装高度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于平屋顶,若有人经常逗留活动,通气管应高出屋面 2m
B. 通气管出口 4m 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 0.6m 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C. 通气管出口宜设置在建筑物的屋椿口
D. 在寒冷地区通气管安装高度
6.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采用高压蒸汽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汽的表压不宜超过 0.15MPa
B. 蒸汽的表压不宜超过 0.25MPa
C. 蒸汽的表压不宜超过 0.5MPa
D. 蒸汽的表压不宜超过 1.0MPa
7.高压蒸汽采暖系统采用的回水方式是( )
A. 机械回水
B. 重力回水
C. 余压回水
D. 冷凝回水
8.在敷设采暖系统中,下列属于中温辐射采暖的是( )
A. 辐射体表面温度为 26°C
B. 辐射体表面温度为 36°C
C. 辐射体表面温度为 60°C
D. 辐射体表面温度为 100°C
9.下列选项中,表示空气中有害物质量浓度的单位是( )
A. kg/m³
B. m³/kg
C. mL/m³
D. mL/kg
10.空调系统中,夏季起到对空气冷却、除湿,冬季对空气加湿的设备是( )
A. 换热室
B. 加热室
C. 喷水室
D. 过滤室
11.电力网电压的高、低压划分界线是( )
A. 220V
B. 380V
C. 1kV
D. 10kV
12.某导线为普通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下列选项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BV
B. BLV
C. BTV
D. BVV
13.光的照度的单位是( )
A. Im
B. rlx
C. cd
D. lx
14.在电气系统中,用 WC 表示的敷设方式是( )
A. 沿板暗敷
B. 沿墙暗敷
C. 沿柱暗敷
D. 沿天棚暗敷
15.在建筑防雷系统中,可作为防雷系统引下线的是( )
A. 给水管
B. 排水管
C. 铁扒梯
D. 通风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可用于建筑给水系统加压、贮水的设备有( )
A. 水泵
B. 水箱
C. 气压罐
D. 通气管
E. 安全阀关
17.于污水立管设置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 尽量靠近大便器
B. 尽量穿越卧室和办公室
C. 避免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D. 塑料立管避免布置在温度大于 60°C 的热源设备附近
E. 无冰冻危害地区可布置在外墙上
18.热水采暖系统中,按散热器的连接方式不同进行分类的采暖方式有( )
A. 垂直式
B. 水平式
C. 重力式
D. 机械式
E. 上供下回式
19.照明系统中,下列属于气体放电光源的有( )
A. 氖灯
B. 汞灯
C. 钠灯
D. 霓虹灯
E. 卤钨灯
20.运用单位容量法计算建筑总照明用电量,所需用到的数据有( )
A. 建筑物的占地面积
B. 建筑物的总面积
C. 单位建筑面积安装功率
D. 单位建筑面积安装照度
E. 单位建筑面积辐射光通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流体的____升高导致体积膨胀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胀性。
22.螺翼水表的翼轮转轴与水流方向____。
23.水泵泵轴____吸水池水面,称为吸入式离心泵。
24.管道充满度表示管道内____的比值。
25.蒸汽采暖系统的供汽表压力高于____kPa 时,称为高压蒸汽采暖。
26.高温热源在室外布置时,应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____风侧。
27.空调水系统中的循环冷却水需要设置____。
28.一级负荷供电系统需采用____供电。
29.民用建筑防直击雷主要采用____系统。
30.供电系统接地中工作接地是指____的接地。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给水一级泵站
32.水表
33.建筑中水系统
34.人工煤气
35.发光强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6.简述建筑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37.简述化粪池的作用和处理原理。
38.简述常用的火灾探测器的种类。
39.简述常用的应急电源的种类。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40.某教学楼需要设计饮用开水系统供应给 1200 人,学生饮水定额按每人每日 1.5L 计,小时变化系数 X 取 2.0,供应开水时间为 12 小时,请计算该系统设计最大小时饮用开水量。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41.请结合你掌握的相关知识,论述建筑电气系统中导线和电缆选择的基本原则。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2446 建筑设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A 2.B 3.C 4.A
5.C(解析:通气管出口不宜设置在屋檐口,应高出屋面或引向无门窗侧。)
6.C(解析:高压蒸汽表压通常不超过 0.5MPa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36.建筑给水系统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水源引入管:连接外部供水管网,将水引入建筑内部。
水表节点:安装水表及阀门,用于计量水量和控制水流。
给水管网:包括水平干管、立管和支管,输送水至各用水点。
加压储水设备:如水泵、水箱或储水池,保障水压和储水需求。
控制附件:阀门、水龙头等,用于调节或截断水流。
配水设施: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如洗手池、淋浴喷头等。
37.作用:初步处理生活污水中的粪便和有机物,沉淀固体杂质,减少后续处理负荷,防止管道堵塞。
原理:通过多格室(通常为三格)分层处理:
沉淀分离:污水进入第一格,固体沉淀为污泥、油脂上浮。
厌氧发酵:污泥在缺氧环境下被厌氧菌分解,产生沼气(排出)和稳定化污泥。
二次沉淀:污水流入后续格室进一步沉淀,最终排出澄清液至管网或土壤。
38.感烟探测器:分光电式(探测烟雾颗粒散射光)和离子式(电离空气监测电流变化)。
感温探测器:包括定温型(达到设定温度报警)、差温型(温升速率异常报警)及差定温复合型。
火焰探测器:通过探测火焰的紫外线(UV)或红外线(IR)辐射报警。
可燃气体探测器:监测空气中特定可燃气体浓度(如甲烷、一氧化碳)。
复合探测器:集成多种探测技术(如烟温复合)。
39.柴油发电机组:大容量备用电源,主电源中断后自动启动,适用于长时间供电。
不间断电源(UPS):通过蓄电池瞬时供电,保障关键设备(如服务器)短时运行。
应急蓄电池组:直流或交流逆变系统,用于照明、消防设备等。
应急电源系统(EPS):专为应急照明和消防设施设计,自动切换电源。
太阳能储能系统:利用光伏电池储能,适用于无市电或环保需求场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40.某教学楼饮用开水系统设计最大小时饮用水量计算
已知条件:学生人数 N = 1200 人;
每人每日饮水定额 q = 1.5L / 人・日;
小时变化系数 K = 2.0;
开水供应时间 T = 12 小时
计算公式:Qₕ=K×(N x q)/T
计算步骤:计算最高日饮用水量Q_d =N×q = 1200×1.5 = 1800L = 1.8m³/日
计算平均小时饮用水量:
平均小时用水量=Q_d/T= 1.8/12 =0.15m³/小时
计算设计最大小时饮用水量:Qₕ=K×平均小时用水量 = 2.0×0.15 = 0.3m³/小时
结论:该教学楼饮用开水系统的设计最大小时饮用开水量为 0.3m³/ 小时。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41.在建筑电气系统中,导线和电缆的选择是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选择时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载流量与发热条件:导线截面积需满足负载电流需求,避免过载导致过热。根据负载电流计算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并考虑环境温度、敷设方式(如穿管、埋地、架空)对载流量的修正。例如,高温环境下需选择更大截面积或耐高温绝缘材料(如 XLPE 电缆)。
允许电压降校验:长距离输电时,导线电阻引起的电压降须在允许范围内(通常≤5%)。
通过公式 ΔU = I・R・L 计算,确保末端设备电压稳定。若电压降超标,需增大截面积或缩短供电距离。
机械强度要求:导线需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外力。例如,架空线路常采用钢芯铝绞线(ACSR),户内明敷线路需避免过细导线因弯折或拉伸损坏。规范中通常规定最小允许截面积(如铜芯线≥2.5mm²)。
环境适应性:
根据敷设环境选择防护类型:
腐蚀性环境选用聚氯乙烯(PVC)或交联聚乙烯(XLPE)护套电缆;
易燃易爆场所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如矿物绝缘电缆 MI);
潮湿或地下敷设使用防水铠装电缆(如 YJV22)。
短路热稳定性校验:短路时,导线需承受瞬时大电流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稳定公式
S≥I_sc·√t/K
确定最小截面积,其中 K 为材料系数,t 为短路切除时间,避免绝缘熔毁或起火。
经济性优化: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平衡初期投资与运行成本。采用 “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截面积,避免过度设计。
规范与标准符合性:遵守国家标准(如 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际标准(如 IEC 60364)及地方电气法规,确保导线类型、颜色标识(如 L1 黄、L2 绿、L3 红、N 蓝、PE 黄绿)、敷设方式等符合要求。
敷设方式影响:不同敷设方式(如穿管、桥架、直埋)影响散热和载流量,需参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调整载流量修正系数。
未来扩展预留:考虑负载增长可能性,适当增加截面积或预留备用线路,减少后期改造成本。
结论:导线和电缆的选择需综合电气性能、机械强度、环境条件、经济性和规范要求,通过科学计算与合理规划,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电力传输,保障建筑电气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答案仅供参考,以官版评分标准为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