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建筑材料
(课程代码 0238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主要特性是强度、硬度和熔点均低,大部分可溶于水的晶体是( )
A. 原子晶体
B. 离子晶体
C. 分子晶体
D. 质子晶体
答案:C
解析: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构成,强度、硬度和熔点较低,且大部分可溶于水。原子晶体(如金刚石)和离子晶体(如 NaCl)的硬度和熔点较高。
2.材料吸水率增大,对以下性质没有影响的是( )
A. 体积密度
B. 密度
C. 导热系数
D. 强度
答案:B
解析:密度是材料的固有属性,与吸水率无关。吸水率增大会影响体积密度(因质量增加)、导热系数(水分导热性强)和强度(水分弱化结构)。
3.承受冲击、动荷载而不发生突然破坏的结构优先选用( )
A. 塑性材料
B. 韧性材料
C. 弹性材料
D. 弹塑性材料
答案:B
解析:韧性材料能吸收冲击能量而不突然破坏。塑性材料仅适用于静载变形,弹性材料则无法耗能。
4.装饰材料中,石膏制品形体饱满密实,表面光滑的主要原因是石膏( )
A. 凝固时体积略有膨胀
B. 凝固时体积略有收缩
C. 具有可塑性
D. 水化反应放热小
答案:A
解析:石膏凝固时体积微膨胀,使制品表面光滑密实。若收缩则会导致表面裂纹。
5.相较于生石灰,过火石灰( )
A. 内部晶粒粗大、孔隙率减小
B. 内部晶粒细小、孔隙率减小
C. 内部晶粒粗大、孔隙率增大
D. 内部晶粒细小、孔隙率增大
答案:A
解析:过火石灰因煅烧温度过高,晶粒粗大且孔隙率减小,导致水化缓慢,易引起体积安定性问题。
6.水泥矿物熟料中,水化热最小,水化放热也最慢的是( )
A. C₃S
B. C₂S
C. C₃A
D. C₄AF
答案:A
解析:C₂S(硅酸二钙)水化热最小且放热慢,适合大体积混凝土。
7.硅酸盐水泥强度的主要来源是( )
A. 氢氧化钙
B. 水化铝酸钙
C. 水化铁酸钙
D. 水化硅酸钙
答案:D
解析:水化硅酸钙(C-S-H 凝胶)是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强度来源。
8.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不包括( )
A. 过多的游离氧化钙
B. 过多的游离氧化镁
C. 过量的石膏
D. 过量的氢氧化钙
答案:D
解析:游离 CaO、MgO 和过量石膏会引起安定性不良,但过量氢氧化钙不会。
9.在高炉基础结构工程中最宜选用的水泥是( )
A. 矿渣硅酸盐水泥
B. 普通硅酸盐水泥
C.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D. 砌筑水泥
答案:A
解析:矿渣水泥对高温环境适应性强,普通水泥水化热高,易开裂。
10.关于砂子颗粒级配,表述正确的是( )
A. 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的平均粗细程度
B. 级配区主要以 0.6mm 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进行划分
C. I 区的砂子相较于 III 区的砂子,颗粒粒径偏细
D.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 II 区砂
答案:D
解析:II 区砂级配良好,适合配制混凝土。III 区砂偏粗,I 区偏细。
11.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是( )
A. 减水剂
B. 引气剂
C. 缓凝剂
D. 速凝剂
答案:C
解析:缓凝剂可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集中而开裂。
12.混凝土拌合物愈干硬,该混凝土的维勃稠度值( )
A. 愈小
B. 愈大
C. 不变
D. 趋于零
答案:B
解析:维勃稠度值越大,混凝土拌合物越干硬。
13.已知 1m³ 混凝土用干砂 606kg,砂率为 0.34,则石子用量为( )
A. 1782kg
B. 1176kg
C. 400kg
D. 399kg
答案:B
解析:砂率 = 砂 /(砂 + 石) → 石 = 砂 /(砂率) – 砂 = 606/0.34 – 606≈1176kg。
14.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依据为( )
A. 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
B. 标准立方抗压强度平均值
C.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 轴心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答案:C
解析: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
15.有关干湿变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泥用量不变时,水灰比愈大干湿变形愈大
B. 湿胀变形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影响不大
C. 干缩变形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危害较大
D. 其它因素不变,水泥用量愈多干湿变形愈小
答案:D
解析:水泥用量愈多,干湿变形愈大,因水泥水化需水量增加。
16.试配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砂率
B. 增加用水量
C. 增大 W/C
D. W/C 不变,加入水泥浆或掺加减水剂
答案:D
解析:流动性不足时,保持水灰比(W/C)不变,加入水泥浆或减水剂可改善和易性。
17.划分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所用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
A. 70.7mm×70.7mm×70.7mm
B. 100mm×100mm×100mm
C. 150mm×150mm×150mm
D. 200mm×200mm×200mm
答案:A
解析:砌筑砂浆标准试件尺寸为 70.7mm 立方体。
18.进行砂浆配合比试验时,满足砂浆和易性要求的配合比称为( )
A. 基准配合比
B. 初步配合比
C. 计算配合比
D. 实验室配合比
答案:A
解析:基准配合比满足和易性要求,后续调整基于此。
19.将钢材划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的依据是( )
A. 冶炼方法
B. 脱氧程度
C. 化学成分
D. 用途
答案:B
解析:钢材按脱氧程度分为沸腾钢(不完全脱氧)、镇静钢(完全脱氧)等。
20.对于高碳钢,进行钢结构设计的取值依据是( )
A. 弹性极限
B. 下屈服点
C. 抗拉极限
D. 名义屈服点
答案:D
解析:高碳钢无明显屈服点,设计时取名义屈服点(0.2% 残余应变对应的应力)。
21.牌号为 Q235D 的碳素结构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材的抗拉强度为 235MPa
B. 钢材的质量比 B 级的质量好
C. 钢材的屈服强度为 235MPa
D. 钢材属于镇静钢
答案:A
解析:Q235D 的屈服强度为 235MPa,抗拉强度为 375-500MPa,D 级质量优于 B 级,属于镇静钢。
22.下列高分子聚合物,高温时为黏流态,常温下为玻璃态,有固定形状的是( )
A. 合成橡胶
B. 尼龙
C. 树脂
D. 腈纶
答案:C
解析:树脂在高温下呈黏流态,常温下为玻璃态,有固定形状。
23.下列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不宜裸用于外露防水工程的是( )
A.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B. 氯丁橡胶防水卷材
C. 再生橡胶防水卷材
D.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答案:C
解析:再生橡胶防水卷材耐老化性能较差,不宜外露使用。
24.在石油沥青的 “组分” 中,赋予沥青塑性和黏性的是( )
A. 油分
B. 树脂
C. 地沥青质
D. 滑石粉
答案:B
解析:树脂赋予沥青塑性和黏性,地沥青质决定硬度和耐热性。
25.关于建筑石油沥青的牌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沥青的牌号用针入度表示
B. 牌号越大,黏性越小
C. 牌号越大,塑性越好
D. 牌号越大,温度敏感性越小
答案:D
解析:牌号越大,沥青的针入度越大,黏性越小,塑性越好,但温度敏感性越大。
26.木材防腐宜选用( )
A. 石油沥青
B. 沥青胶
C. 煤沥青
D. 天然沥青
答案:C
解析:煤沥青防腐性能较好,适合木材防腐。
27.相较于粉毡,350 号油毡中的片毡只能用于( )
A. 建筑防潮和包装
B. 临时性建筑防水
C. 多层防水层的各层
D. 多层防水层的面层
答案:C
解析:片毡强度低,仅用于多层防水的内层,粉毡可用于面层。
28.木材加工和使用前,应将其干燥至含水达( )
A. 纤维饱和点
B. 标准含水率
C. 平衡含水率
D. 平均含水率
答案:C
解析:木材需干燥至平衡含水率,以避免变形。
29.在灰缝厚度为 10mm 时,1m³ 的烧结普通砖砌体需砖数为( )
A. 4×8×15=480 块
B. 5×8×16=640 块
C. 4×8×16=512 块
D. 5×8×15=600 块
答案:C
解析:计算砖数公式:1m³ 砌体需砖数 = 1/(0.24×0.115×0.053)×1.5≈512 块(含灰缝)。
3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技术要求不包括( )
A. 泛霜
B. 强度等级
C. 抗冻性
D. 规格尺寸
答案:D
解析:规格尺寸是生产要求,非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强度、抗冻性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31. 耐水材料通常是指软化系数(≥0.85) 的材料。
32. 含大量粗大而连通孔隙的材料的保温性比含大量微细而封闭孔隙的材料(差)。
33. 在抹灰砂浆中加入石灰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凝结时间)。
34. 水玻璃的硬化过程是在空气中吸收了( CO₂)而逐渐干燥硬化的。
35.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
36.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 (P·S)。
3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 (3/4)。
38. 确定砂率的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及保水性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砂率值。
39. 水泥用量不变时,水灰比愈大,混凝土的徐变(越大)。
40. 混凝土的抗侵蚀性主要取决于(水泥品种)与混凝土的密实度。
41. 砂浆的流动性用(沉入度)来表示。
42. 钢材中硅含量在 1% 以内时,可(提高)钢材的强度,对塑性和韧性影响较小。
43. 热塑性塑料的耐热性(低于)热固性塑料。
44. 与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比较,APP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耐热性(更好)。
45. 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按板的构件类型,分为普通板、门窗框板和(异形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46. 抗冻性
材料在饱和水状态下抵抗冻融循环破坏的能力,以冻融循环次数表示。
47.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20% 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8.合理砂率
砂与骨料总量的质量比,使混凝土流动性最大且黏聚性良好。
49.轻骨料混凝土
用轻质骨料(如陶粒)制成的混凝土,密度≤1950kg/m³。
50.钢材的人工时效
通过加热或冷加工加速时效过程,消除残余应力,提高强度。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51.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有哪些共性?
(1)均掺入大量活性混合材料(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替代部分硅酸盐水泥熟料;
(2)水化热较低,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3)耐腐蚀性较好,尤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强;
(4)早期强度发展较慢,但后期强度增长快;
(5)抗冻性较差,抗碳化能力较弱;
(6)适合高温蒸汽养护,可加速强度发展。
52.简述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1)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
(2)水泥强度等级:等级越高,混凝土强度越高;
(3)骨料性质:级配良好、强度高、杂质少的骨料可提高强度;
(4)养护条件:温湿度适宜时,强度发展充分;
(5)龄期:随龄期增长,强度持续提升(主要在 28 天内);
(6)施工工艺:充分搅拌、振捣密实可减少缺陷;
(7)添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可调节强度发展。
53.对碳素结构钢选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质量等级为 A 级的钢材是否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的结构?
(1)决定性因素:
强度需求(通过牌号如 Q235 选择);
荷载类型(静力或动力);
使用环境(如焊接性、低温条件)。
(2)A 级钢材:不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结构。因 A 级不要求冲击韧性试验,而动力荷载需较高韧性,应选用 B 级及以上(含常温或低温冲击试验)。
54.石油沥青为什么会发生老化?沥青老化的后果如何?
(1)原因:长期暴露于氧气、紫外线及高温下,沥青中轻组分(油分)挥发,并发生氧化聚合反应,重组分(沥青质)增加。
(2)后果:
物理性能劣化: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延度下降;
材料变硬变脆,易开裂;
防水性、耐久性下降,缩短使用寿命。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55. 有一石材试样密度为 2.60g/cm³,称取干楳试样 256g,把它浸入水中至吸水饱和,测得排水体积为 115cm³,将试样取出擦干表面,再次放入水中测得排水体积为 118cm³,求该石材试样的绝干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质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解答:
绝干体积密度:256g / 115cm³ ≈ 2.23g/cm³;
表观密度:256g / 118cm³ ≈ 2.17g/cm³;
质量吸水率:(118-115)/115 × 100% ≈ 2.61%;
开口孔隙率:(118-115)/118 × 100% ≈ 2.54%;
闭口孔隙率:总孔隙率(1 – 2.23/2.60) – 开口孔隙率 ≈ 4.5%。
56.某实验室试拌混凝土,经调整后各材料用量为:42.5 号普通水泥 4.5kg,水 2.7kg,砂 9.9kg,碎石 18.9kg,又测得拌合物的容重为 2380kg/m³。要求:
(1)计算每 m³ 混凝土的各材料用量。
(2)已知水泥的富余系数为 1.16;碎石 α_a=0.53,α_b=0.20;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σ=5MPa。该混凝土是否满足 C30 强度等级的要求?
解答:
(1)每 m³ 材料用量:
总质量 = 2380kg,各材料比例:水泥:水: 砂:石 = 4.5:2.7:9.9:18.9=1:0.6:2.2:4.2;
水泥 = 2380/(1+0.6+2.2+4.2) × 1 ≈ 300kg/m³;
水 = 180kg,砂 = 660kg,石 = 1260kg。
(2)验证 C30 强度:
按公式 f_cu = 0.53 × 42.5 × 1.16 × (300/180 – 0.20) ≈ 38.2MPa > 30MPa,满足要求。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