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4年10月自考00395科学、技术与社会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科学、技术与社会

(课程代码 0039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1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一词最早从哪里开始广泛的使用
A.日本
B.欧洲
C.非洲
D.印度

2.STS 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有
A.和平运动、环境运动、五四运动
B.环境运动、人权运动、五四运动
C.和平运动、环境运动、人权运动
D.和平运动、人权运动、五四运动

3.下列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兴起的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B.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利远大于弊
C.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重大的社会问题
D.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了阻碍社会发展

4.1955年7月罗素与爱因斯坦联合发表了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号召
A.反对社会不公平
B.保护环境
C.用和平办法解决世界上的一切争端
D.对科学与技术进行批判

5.罗马俱乐部是 1986年4月在意大利罗马山猫科学院成立的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成员近100人,他们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他已经成了一个人类不能加以控制和评价的、占统治地位的独立要素,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他们发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是
A.《增长的极限》
B.《历史上的城市》
C.《文化与批判》
D.《单向度的人》

6.1964年,美国IBM 公司出资500万美元资助哪个大学建立了“技术与社会”计划
A.耶鲁法学院
B.哈佛大学
C.爱丁堡大学
D.剑桥大学

7.20世纪 60年代中期,几乎同时在哪两个国家发生的两件学术大事成了 STS 兴起的前奏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美国和俄罗斯
D.俄罗斯和英国

8.1969 年哪所大学制定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计划,成为第一个直接以 STS命名的计划,这也被认为是 STS 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之一
A.哈佛大学
B.爱丁堡大学
C.康奈尔大学
D.剑桥大学

9.德国是欧盟的核心成员,是一个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它是
A.世界第三经济强国
B.世界第五经济强国
C.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D.世界第四经济强国

10.“人类基因组计划”及“生命基因组计划”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法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俄罗斯

11.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发展较为突出的领域包括
A.炼金术、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医学
B.农学、中医药学、数学、天文学
C.冶金技术、农业、棉纺织和染色、建筑技术、数学、天文学、医学
D.手工业、商业、建筑技术、数学、天文学、医学、生物学

12.《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阐述了“范式论”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其作者是
A.托马斯·库恩
B.马诺·邦格
C.米歇尔·卡龙
D.波普尔

13.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高潮是
A.量子论的提出
B.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C.粒子物理学的提出
D.分子生物学的重大发现

14.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在
A.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18 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
C.1543年-1755 年
D.14世纪末到十五世纪初

15.电力技术革命又称
A.第一次技术革命
B.第二次技术革命
C.第三次技术革命
D.第三次科学革命

16.关于当代科学和技术革命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主导技术群体化
B.科学技术一体化
C.科学技术与社会彼此耦合联动化
D.机械化

17.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不仅面对事实世界而且面对审美世界,建构的任何项目都是一次性的、个别性的–只是这一个或那一个,具有当时当地性
B.科学面对的是潜在的观念的世界,其手段和方法也是可重复的,具有一般适用性
C.科学产出的是方案(规程)、具有私有性,发明的专利就基于此
D.科学面对事实的世界或现象的世界,其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18.据统计,在当代工业发达国家中,中产阶层占到人口总数的
A.不到 10%
B.10%到20%
C.20%到 30%
D.50%到 60%

19.科学技术会导致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下列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是
A.无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科技企业家阶层
D.资产阶级

20.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社会生产
B.生产关系
C.社会关系
D.生产资料

21.从活动结果来看,科学产出的是
A.理论(原理),具有公共性
B.方案(规程),具有私有性
C.“人工物”或“人工世界”
D.新的存在物具有特定的归属性,即所谓产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2.下列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有
A.两者的目的和任务不同
B.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C.两者的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各异
D.两者的发展进程有差异
E.两者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不同

23.技术发展的实践综合模式包括
A.科学技术化
B.技术的科学化
C.“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者并重的美国模式
D.“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日本模式
E.政府适度干预及跨国联合创新的欧盟模式

24.技术的本质特征包括
A.技术是人们改造、控制、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一种动态过程
B.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C.技术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D.技术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建制
E.技术是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25.科学和技术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有
A.科学和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B.科学和技术创造了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C.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劳动结构的影响
D.科学和技术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E.科学和技术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影响

26.社会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决定性主要表现有
A.社会生产是科学和技术产生的根源
B.文化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C.社会生产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D.社会生产是科学和技术成果检验的标准
E.社会生产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27.马尔库塞出版《单向度的人》一书,他认为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包括的内容有
A.经济方面
B.政治方面
C.生活方面
D.文化方面
E.思想方面

28.工程的社会功能包括
A.吸纳社会劳动力,提供个体必要的就业场所
B.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C.打造生活样式,成就人类文明
D.建造“属我世界”,拓展“类”生存空间
E.塑造人文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9.古代中国在辉煌的历史文化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包括陶瓷技术、__________、建筑技术、四大发明。
30.人们在科学活动和技术发明创造的过程中的重大变革被称为__________和技术革命。
31.经济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推动性首先表现在经济支持与__________的推动性,其次是经济体制的推动性。
32.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义模式由日本物理学家、哲学家武谷三男提出,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毛泽东的《__________》为蓝本,提出了科学发展“三阶段”理论。
33.科学技术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的发展不仅受到自身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__________推动了各门科学技术理论的建立。
34.社会上很多不良习俗、落后的道德风尚是同__________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促使认识改变传统的旧道德观念。
35.科学知识,尤其是__________向政治思想领域渗透,唤起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活跃。
36.科学技术课题主要来自于社会__________。
37.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把“实施__________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实现未来 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38.社会__________的状况和水平决定了所能够投入到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9.技术
40.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
41.科教兴国
42.环境运动
43.工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 分。
44.简述科学和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45.简述社会生产对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的表现。
46.简述当今科学和技术的异化的主要表现。
47.简述规避工程灾难的基本路径。
48.简述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的表现。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49.联系实际,论述你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内涵的理解。
50.结合实例,论述你对技术发展的经典模式的认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