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课程代码 0004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是
A.总体单位
B.总体
C.标志
D.指标
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员工职称
B.员工年龄
C.员工工资
D.员工体重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劳动生产效率
B.企业总数
C.职工人数
D.商品销售额
4.为总结总体的运行情况和指令的执行情况提供依据的是
A.描述指标
B.评价指标
C.监测指标
D.预警指标
5.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全国人口
D.员工工资
6.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0年11月1日,普查登记工作从11月1日至11月10日结束。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调查时间是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1月10日
C.200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
D.2000年11月5日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 以上,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510
B.520
C.530
D.540
8.“两头大,中间小”的频数分布类型是
A.钟形分布
B.U形分布
C.正J形分布
D.反J形分布
9.人均 GDP 属于
A.强度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平均指标
D.比例相对数
10.某地区工业企业数量为1530家,这个指标是
A.标志总量
B.总体单位
C.标志值
D.总体单位
11.将被研究对象各单位的标志值依其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标志值数列中间位置的标志值称为
A.众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算术平均数
12.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全距大,那么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B.甲的标准差是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
D.全距与标准差并不存在上述关系
13.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14.某农贸市场玉米价格4月份比3月份上升5%,5月份比4月份下降2%,则5月份玉米价格与3月份相比
A.提高 2.9%
B.提高 3%
C.下降 3%
D.下降2%
15.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 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10%
B.110%
C.90%
D.111%
16.统计上把在分组条件下包含各组平均水平及其相应的单位数结构这两个因素变动的有的总平均指标指数称为
A.固定构成指数
B.结构影响指数
C.可变构成指数
D.综合指数
17.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1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为了应用概率论
C.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
D.为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19.两个相关交量呈反方向变化,则相关系数
A.小于0
B.大于0
C.等于0
D.等于1
20.用来说明因变量估计值代表性大小的分析指标是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回归参数
D.估计标准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统计的涵义包括
A.统计活动
B.统计工作
C.统计学
D.统计资料
E.统计对象
22.下列不属于动态数列速度分析指标的有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
C.平均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量
E.增长速度
2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个数
B.机器台数
C.电视机销售量
D.某仓库某日产品库存量
E.产品产量
24.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A.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B.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
C.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
D.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
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25.下列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A.产品合格率
B.职工出勤率
C.资产报酬率
D.人口出生率
E.产值增长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按变量的性质,可把变量分为确定性变量和________。
27.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________所构成。
28.有意识地从中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观察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29.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分布数列可以分为属性分布数列和________两种。
30.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形式可以分为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________。
31.平均数从计算方法上看,可分为数值平均数和________。
32.表明现象相邻两期逐期发展变化程度的速度指标是________。
33.总指数的计算方法一般分为综合指数和________。
34.一个好的估计量的评价标准包括有效性、一致性、充分性和________。
35.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的、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称为________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述统计活动的特点。
37.简述统计分组的作用。
38.简述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
39.简述回归分析的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40.某企业 2020 年商品库存额如下:
日期 1月 4月 7月 10月 12月
月末库存额(万元) 100 150 86 160 114
要求:计算全年平均商品库存额。
41.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人) |
甲单位工人数(人) |
乙单位总产量(件) |
1 |
120 |
30 |
2 |
60 |
120 |
3 |
20 |
30 |
合计 |
200 |
180 |
试分析:
(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5分)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5分)
42.某企业三种产品产值和产量的动态资料如下,请根据以下资料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使企业所增加的产值。(10分)
产品 |
2020年 |
2021年 |
2021年比2020年产量增长(%) |
甲 |
400 |
4260 |
74 |
乙 |
848 |
1135 |
10 |
丙 |
700 |
1432 |
40 |
43.某工业企业某产品近几年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
年号 |
产量(万吨)x |
单位成本(元/吨)y |
1 |
2 |
73 |
2 |
3 |
72 |
3 |
4 |
71 |
4 |
3 |
73 |
5 |
4 |
69 |
6 |
5 |
68 |
7 |
6 |
66 |
8 |
7 |
65 |
根据表中资料,求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