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经济学(中级)
课程代码 1465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使用价值是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市场价格的基础
D.生产价格的基础
3.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发生质变的阶段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对象成为商品
5.绝对剩余价信的获得是
A.商品价格上涨的结果
B.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结果
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D.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延长工作时间的结果
6.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表现为
A.二者在量上相等
B.二者在质上相同
C.利润率低于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高于剩余价值率
7.绝对地租是
A.农产品价佶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8.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差额
C.农产品生产价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D.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8.考察资本循环要以
A生息资本为对象
B.借货资本为对象
C.商业资本为对象
D.产业资本为对象
9.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固定资本贬值是
A.精神磨损
B.物质磨损
C.资本折旧
D.资本更新
10.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量
A.成反比例关系
B.成正比例关系
C.按相反方向变术
D.有时成反比例有时成正比例
11.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是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B.私人垄新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A.借助劳动券的形式实现
B.主要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C.实现程度不受市场机制制约
D.存在事实上的平等
13.禁止强买强卖属于
A.市场进入规则
B.市场退出规则
C市场组织规则
D.市场交易规则
14.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第一产北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15.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态环境基础是
A.绿色发展体系
B.全面开放体系
C.收入分配体系
D.区域发展体系
16.优化城多结构的根本措施是
A.农村城市化
B.农业工业化
C农民市民化
D.城乡发展一体化
17.实物上看一国当年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是
A.社会净产品
B.社会净产值
C.社会总产品
D.社会总产值
18.推动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政策是
A.产业组织政策
B.产业结构攻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区位政策
19.发达国家间最重要的政府首脑会晤协调机制是
A.欧洲理事会
B.七国集团峰会
C.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
D.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20.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上海浦东新区
B.深圳经济特区
C.天津滨海新区
D.海南经济特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无分。
21.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2.下列关于资本积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
B.是单个资本的合并或联合
C.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D.受资本积累的限制
E.借助竞争和信用实现
23.19世纪末 20世纪初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因素有
A.工厂制度的出现
B.信用制度的发展
C.股份公司的发展
D.经济危机的爆发
E.资本主义竞争加剧
24.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A.增加就业
B.保持物价稳定
C.促进经济增长
D.抑制人口增长
E.平衡国际收支
25.“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包括
A.政策沟通
B.设施联通
C.贸易畅通
D.资金融通
E.民心相通
第二部分 非 选择题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将导致通货紧缩。
27.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28.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
29.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四、简答题:本大额共5小题,每小战6分,其30分。
30.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有什么不同?
31.简述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区别。
32.为什么说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星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3.如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34.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其20分。
35.试述简单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
36.试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
202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经济学(中级)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14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A 3.C 4.C 5.D
6.C 7.B 8.D 9.A 10.B
11.C 12.B 13.D 14.B 15.A
16.D 17.C 18.A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CDE
22.ACD
23.BCDE
24.ABCE
25.ABCDE
三、辨板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本太题其生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错误。(2 分)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将导致通货膨胀。(3 分)
27.正确。(2 分)产业资本在生产阶段发生了价值增值,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3分)
28.正确。(2 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3 分)
29正确。(2分)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3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之对应的是计划经济。(3分)
(2)商品经济中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个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换,与之对应的是自然经济。(3 分)
31.(1)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及与此相联系的资本流通,不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及与此相联系的一般商品流通,(3分)
(2)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及与此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3分)
32.(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2分)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2分)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2.分)
33.(1)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分)
{2)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2 分)
(3)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学化。(2分)
34.(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2分)
(2)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发生变化。(2分)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遭遇逆流。(1分)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面临挑战。(1分)
五、论还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评分参考】考生未按要点回答,但观点接近的,可酌情给分,考生只答要点,但未展开论述的,可的情扣分。
35.(1)两种流通的买卖顺序不同。(1分)
(2)两种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1分)
(3)两种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2 分)
(4)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2分)
(5)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2分)
(6)两种流通在运动上的限度不同。(2分)
36.(1)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宏观调控保持各部门间按比例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4分)
(2)宏观经济调控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市场调节存在不足和副作用,必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3分)
(3)宏观经济调控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经济职能的发挥。(3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