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 2024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工分,共 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怀念狼》的作者是
A.余华
B.马原
C.苏童
D.贾平凹
2.诗句“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出自诗作
A.《太阳》
B.《天狗》
C.《晨安》
D.《地球啊,我的母亲》
3.周作人散文的主要文风是
A.清新淡雅
B.平和冲淡
C.沉郁厚重
D.漂亮缜密
4.1920 年代,提出“文学社会化”概念的作家是
A.胡适
B.郁达夫
C.茅盾
D.老舍
5.在创作中喜欢使用“月亮”和“镜子”意象的作家是
A.王安忆
B.张洁
C.迟子建
D.张爱玲
6.采用蛛网式的密集结构的小说是
A.《子夜》
B.《林家铺子》
C.《四世同堂》
D.《农村三部曲》
7.下列小说中,思考和表现了城市文明病与人性之冲突的是
A《月牙儿》
B.《老张的哲学》
C.《离婚》
D.《骆驼祥子》
8.鲁迅创作的、以“看/被看”作为主要情节结构的小说是
A.《示众》
B.《孤独者》
C.《伤逝》
D.《秋夜》
9.下列表述最能体现京派小说特质的是
A.采用阶级分析法塑造人物
B.浓郁的京味儿
C.对中国社会进行全景式描写
D.节制从容的古典审美趋向
10.《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贾平凹
B.余华
C.王朔
D.刘震云
11.提倡诗新诗格律化的代表诗人是
A.臧克家
B.闻一多
C.胡适
D.陈敬容
12.鲁迅提出对于外来文明要“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文章是
A.《论争了眼看》
B.《文化偏至论》
C.《无声的中国》
D.《拿来主义》
13.莫言坦承对他创作“是有影响的”红色经典小说是
A《创业史》
B.《苦菜花》
C.《红旗谱》
D.《锻炼锻炼》
14.下列作品不属于“样板戏”的是
A.《红旗谱》
B.《沙家浜》
C.《红灯记》
D.《智取威虎山》
15.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A.铁凝
B.池莉
C.张洁
D.余华
16.首先提出“白话入诗”主张的诗人是
A.西川
B.骆一禾
C.胡适
D.鲁迅
17.有学者提出理解郭沫若《女神》的“三步阅读法”,即: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
A.反复吟通
B.虚心涵咏
C.名理分析
D.两极阅读
18.下列小说,具有调侃话语、玩世不恭的写作姿态的是
A.《古炉》
B.《顽主》
C.《秦腔》
D.《哦,香雪》
19.小说《活着》的作者是
A.余华
B.贾平凹
C.张爱玲
D.王朔
20.在先锋小说家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是
A.张洁
B.徐星
C.铁凝
D.马原
21.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的作家是
A.废名
B.汪曾祺
C.沈从文
D.赵树理
22.被总结为“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女性形象是
A.莎菲
B.上官鲁氏
C.香雪
D.戴厚英
23.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
A.朱自清
B.郁达夫
C.周作人
D.冰心
24.海子诗歌抒情的基本背景和对象是
A.爱情
B.死亡
C.黑夜
D.大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和少选均无分。
25.下列选项中,属于当代陕西作家的是
A.苏童
B.路遥
C.贾平凹
D.迟子建
E.陈忠实
26.下列选项中,属于鲁迅创作的小说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药》
D.《伤逝》
E.《孔乙己》
27.不列选项中,以表现北京市民社会为主的作品是
A.《骆驼祥子》
B.《边城》
C.《茶馆》
D.《四世同堂》
E.《三里湾》
28.下列关于穆旦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诗歌风格空灵洒脱
B.“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穆旦诗作主题之一
C.提出诗歌的格律化主张
D.创作富于地域文化特色
E.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 12分。
29.《创业史》
30.“第三代”诗人
31.阿 Q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2.简述女作家残雪创作的主要特点。
33.简析莫言小说的民间性特质。
34.简析老舍小说的“京味”
35.简析郭沫若《女神》“暴躁凌厉”的风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分,共 24 分
36.论析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
37.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分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
贵州省 2024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参考答案
一、单顼选择题(本大题共 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 分)
1-5:DBBCD
6-10:ADADB
11-15:BDBAD
16-20:CCBAD
21-24:CAB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5.BCE
26.ABCDE
27.ACD
28.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4分,共12 分)
29.作者柳青(1分)。描写了农民互助合作要求的自觉性,以及农村合作社的必公要性和必然性(3 分)。
30.以“朦胧诗”和“后膝胧诗”为反叛对象的更年轻的一批诗人,韩东、杨黎、李亚伟为代表(2 分)。他们把自己的诗称为“实验”“先锋诗”,更接近西方后现代生义的特点(2 分)。
31.鲁迅小说《阿 Q 正传》中的重要形象(2 分)。“精神胜利法”是阿 Q 主要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特征。(2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分,共 32 分)
32.残雪的小说往往被归入现代派作之中。主要是这些作品总是对现实中存在的所有关系和秩序进行全面的挑战,包括亲情、传统美学、日常生活秩序和常识等(4 分)。其次,她的作品充满了带有怪异色彩和丑陋的意象,残雪偏至的变形能力和近似噩梦一样的视听想象力把读者带入一个偏离日常秩序的陌生世界(2 分)。事实上,这些正是表达了残雪女性经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残雪撕碎了男性话语的整体性,把一种独特变形的、处于伤害的脆弱的个人经验呈现出来。它们是非写实的、非直接,但却是象征性的女性书写。(2分)
33.所谓的民间性,或者说民间写作,就是莫言提出来的“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可以分为精神上的立场,即用老百姓的视角、话语方式去掂量历史、去汲取民族文化、民间精神资源,去恢复历史的真实,还原具体的生存场最和民间社会的本来面目,去表现鲜活的民间生活史和生命史(5 分);形式上则体现为借鉴民间艺术形式、鲜活的民间语言“还原”民间的生活形态(3 分)。
34.老舍小说的“京味”首先体现在取材的特色上。老舍聚焦北京生活经验,写北京的城市风貌写北京市民凡夫俗子的生活和人生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3 分)。其次,老舍还描写了北京市民文化心理结构,写出了人物的地域文化性格(3 分)。总之,老舍小说中的“京味”是老舍对北京的挽歌情调与对北京市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描绘的统一(2 分)。
35.《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其诗作思想不深刻,但是具有强烈的情绪宣泄和一种类似摇滚的“粗糙”形式(4 分)。宣泄了特定时代压抑的社会心理,释放了-种渴求个性解放的极大的能量(4 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 12分,共 24分)
36.汪曾褀创作一种“近似随笔”的小说文体,即一种散文化的小说(2分)。首先,他的小说故事性不强,情节性很少。结构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建构”,先描写环境背景、地理风貌,然后出现人,由人到人的职业、生活情趣,然后是人的具体细节形成一唱三叹的氛围(3 分)。其次,一些市井风情小说结构更为松散,穿插自如,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等等插入其中,小说情节主次不分明(3 分)。最后,这种行云流水般的处理材料的艺术方式来自中国传统诗词的影响,通过情绪、氛围、境界、语言的处理传达诗意,所以汪曾祺的大多数小说更接近散文和随笔。(4 分)
37.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核心在于:这个“吃人的人”实际上在更大的范围内也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2 分)首先,年轻时代的周朴园也曾追求过新思潮,他身上不乏现代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真实的。在这份情感中,他也是封建家庭伦理的“被吃者”(4 分)。其次,周朴园的基本性格是专制,作为一家老长,他的权威是绝对的,这符合儒家的家庭伦理原则。,所以这个人物的身上其实体现着被封建意识扭曲的孱弱畸形的病态人格(4 分)。周朴园这一形象的复杂性能让读者追索剧中悲剧背后更深的历史医袭与社会制度根源,反而提升了作品的悲剧性(2 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