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考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课程代码0039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哪项儿童语言学习的特征体现出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A.在活动中学习
B.在创造中学习
C.在游戏中学习
D.在教材中学习
2.用语言去解释一幅美术作品的画面或理解一首歌的歌词,体现了语言具有
A.信息传递的功能
B.沟通互动的功能
C.表情达意的功能
D.文化载体的功能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了幼儿以下哪种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
A.语言
B.注意力
C.想象力
D.思维
4.儿童学习早期阅读与读写的关键期是在
A.0-3岁
B.3-4岁
C.4-5 岁
D.3-8岁
5.在一个语言活动目标中出现“复述”、“说出”、“表达”等词时,这类活动目标属于
A.表现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认知目标
6.在一种没有“对错”和统一标准的环境中进行,儿童能够充分地表达想法,这体现了谈话活动的哪一特征
A.有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B.有着多方的信息交流
C.教师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D.具有轻松自由的氛围
7.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中首要核心经验是
A.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B.掌握交流与表达的规则
C.运用初步的谈话策略
D.理解与尊重他人观点的经验
8.不仅是培养学前儿童批判性思维的基石,还是学前儿童语言综合能力的高级形式的是
A.倾听
B.叙事
C.理解
D.辩论
9.在进行“晴天好还是雨天好”的辩论活动中,一位幼儿在辩论时用到“如果”这个词,“如果下雨就不能出去玩了”,幼儿用到的辩论方法是
A.陈述法
B.对比法
C.假设法
D.举例法
10.儿童最早的叙事是对事件中有关的人、事、物进行命名,这表明儿童最早掌握的词汇主要是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11.教师在自由或区域活动时与孩子聊聊正在做的事,这属于非正式叙事性讲述活动类型中的
A.角色游戏中的叙事性讲述
B.情景讲述中的叙事性讲述
C.过渡环节中的叙事性讲述
D.日常交流中的叙事性讲述
12.下列哪一特征体现出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A.与听众对话
B.丰富的感情色彩
C.华丽的辞藻
D.使用独白语言
13.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红灯笼,并和爸爸妈妈讲述制作的步骤和方法,这属于说明性讲述环境创设中的
A.家庭说明性讲述环境创设
B.主题课程中说明性讲述环境创设
C.区角活动说明性讲述环境创设
D.一日生活中说明性讲述环境创设
14.在听完故事《春天的电话》后,教师请幼儿想象一个新的动物形象,设想它们的对话内容,这是在发展幼儿的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15.文学语言学习的第一步,是要理解与运用文学作品中的
A.词汇
B.语句
C.修辞手法
D.句式
16.一名六岁的幼儿看到晚上的满月时说道“月亮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看到月牙时说道“月亮弯弯的,像一艘小船”,这表明该幼儿已经获得了文学作品语汇经验中的
A.词汇经验
B.修辞手法经验
C.语句经验
D.创编经验
17.幼儿不撕书、不乱扔书,会整理图书,这表明幼儿形成了良好的
A.阅读习惯
B.阅读策略
C.阅读行为
D.阅读能力
18.下列哪项是幼儿高质量读物的准则
A.复杂的文字内容
B.有技法高超的图画
C.出自有名望的作者
D.用心的版面设计
19.从培养幼儿图画书阅读核心经验来说,阅读过程中宜提倡幼儿
A.众人一书
B.投影书阅读
C.幻灯片阅读
D.人手一书
20.在阅读完一本图画书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否喜欢所阅读的图画书,并说明原因,这是幼儿前阅读发展特点的
A.良好阅读习惯与行为的养成
B.阅读内容的理解
C.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
D.阅读策略的形成
21.在洗手池上方,通过照片和简笔画的方式将七步洗手法的洗手步骤图呈现出来,来自考提示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这属于生活活动中的前识字环境的
A.说明类前识字环境
B.进程类前识字环境
C.名称类前识字环境
D.警示类前识字环境
22.当幼儿面对线条画、图示、无意义字母和文字的时候,幼儿知道只有文字是成人可以阅读的,这表明幼儿已经获得了前识字核心经验范畴中的
A.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
B.符号和文字规则的意识
C.符号和文字对应的意识
D.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
23.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这说明前识字活动
A.以生活性的内容为主
B.前识字活动以识字为唯一目的
C.注重趣味性和游戏性
D.激发儿童对符号和文字的兴趣为目的
24.以随意的涂鸦和线条“假装书写”,这属于学前儿童前书写行为习惯经验的
A.初始阶段
B.稳定阶段
C.拓展阶段
D.发展阶段
25.在4、5岁儿童前书写的作品中,常常能够发现,他们使用一个个方框来代替不会写的字,这表明幼儿发展了前书写学习经验中的
A.建立书写行为习惯的经验
B.感知理解汉字结构的经验
C.学习创意书写表达的经验
D.了解掌握识字规律的经验
26.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理解的基础上仿编故事,这是因为幼儿在早期阅读中具有何种学习规律
A.在活动中学习阅读
B.在游戏中学习阅读
C.在创造中学习阅读
D.在模仿中学习阅读
27.关于创设丰富的阅读与读写环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区域标识应要图文并茂,以文字为主
B.矫正幼儿不良的阅读姿势
C.为幼儿提供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
D.投放有拼音的书本
28.情感支持领域包括四个维度,即积极氛围、消极氛围、教师敏感度和
A.理解儿童
B.爱护儿童
C.尊重儿童
D.帮助儿童
29.语言活动课时,教师热情地和幼儿握手、拥抱,这属于高质量师幼互动中的
A.高情感支持的师幼互动
B.提高教师参与度的师幼互动
C.高教育支持的师幼互动
D.提高活动效率的师幼互动
30.教师和幼儿讲话时,保持与幼儿的眼神交流,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平等的词语及热情平和的语气,教师使用的师幼互动策略是
A.尊重儿童的互动策略
B.及时回应幼儿情感需求的互动策略
C.使用幽默语言的互动策略
D.表达积极情感和期望的互动策略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核心经验
32.“硬环境”
33.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
34.阅读区角的规则
35.多形式推进策略
36.如何为幼儿创造无所不在的语言教育环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 分。
37.集体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由哪几个步骤组成?
38.简述幼儿园叙事性讲述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39.简述幼儿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特点。
40.简述在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符合学前儿童学习规律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15 分。
41.教师在班级阅读区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具体开展哪些方面的指导?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15分。
42.以“我喜欢的糖果”为主题,设计一个学前儿童谈话活动。要求:写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过程,以合理规范的形式写出教学活动设计。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