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四川]2018年10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试题

机密★启用前

四川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艺心理学

(课程代码 0081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完成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文艺心理学》的是
A.王国维
B.鲁迅
C.朱光潜
D.胡风

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科学主义
B.存在主义
C.人本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格式塔”的意思是
A.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
B.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
C.指“完形”
D.指心物同构

4.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信仰治疗”中,首先得到特别重视的是
A.绘画的功效
B.音乐的功效
C.文学的功效
D.历史的功效

5.“河流”、“流水”“江河”、“扁舟”、“孤舟”的意象模式是
A.“川、舟”
B.“秋”
C.“春”
D.“河”

6.癫狂状态往往是
A.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B.酒精激的结果
C.精神失常的结果
D.病态

7.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最根本原因是
A.模仿
B.情感
C.节奏
D.宗教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这里的“杨柳”、“雨雪”使用的手法是
A.明喻
B.象征
C.暗喻
D.对比

9.“《伊利亚特》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史诗,是由于它的诗的形式,而它的内容是遵照这形式塑造或陶铸出来的。”这句话出自
A.黑格尔
B.莎士比亚
C.康德
D.海德格尔

10.阿恩海姆在研究绘画时提出了著名的
A.镜像阶段论
B.表现性
C.简化原则
D.格式塔质

11.贝里尼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A.异质同构理论
B.唤醒理论
C.深度知觉理论
D.心理距离说

12.科学实验表明,人的模仿对象最初始于
A.视觉形象
B.听觉形象
C.语言形象
D.触觉形象

13.勾勒出人的深层心理–无意识领域的基本轮,并提出“内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西尔瓦诺·阿瑞提
B.巴甫洛夫
C.贾米森
D.荣格

14.明代学者李贽强调诗人应该用“赤子之心”去感受世界,这体现了他的
A.“性灵说”
B.“真心说”
C.“神韵说”
D.“童心说”

15.荣格所说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这两个原型意象,分别指的是
A.男人心中的女性形象与女人心中的男性形象
B.女人心中的男性形象与男人心中的女性形象
C.女人心中的女性形象与男人心中的男性形象
D.男人心中的男性形象与女人心中的女性形象

1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构成的效果是
A.叠音
B.叠韵
C.双声
D.押韵

17.“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体现了艺术家皈依
A.宗教
B.童年
C.自然
D.神秘

18.“任何作品的形式都应当在主题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简单,这是一个正确的艺术原则。”这句话所指的“艺术原则”是
A.简化原则
B.综合原则
C.陌生化原则
D.变形原则

19.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位提到在审美心理时空中神游的是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20.提出“认知失调”的是
A.南丁格尔
B.维戈茨基
C.费斯汀格
D.鲁利亚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
21.高峰体验
22.自卑清结
23.审美意象
24.文法
25.人格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判断下列各题划线处的正误,在“答题卡”的试题序号后,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ㄨ”,并改正错误。
26.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 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倾问于研究人的“初级意识心理”。
27.在“昨夜西风獨碧树”这句词中,“西风”这个意象失去了风的种种特性,变成惆怅失落之感的象征符号。
28.“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诗经·河广》)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至深至鱼情。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9.简述神秘体验的精神结构。
30.简述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1.简述“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32.简述癫狂的心理特征。
33.简述弗洛伊德对梦的论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试述童年经验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的关系。
35.试述审美心理时空的特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