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2024年4月自考05677法理学试题

2024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5677 法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法学学科属于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哲学
D.人文科学

2.认为法学要以“应然法”“理想法”为研究对象的是
A.历史法学派
B.实证法学派
C.社会法学派
D.自然法学派

3.构成法理学的三大要素是
A.历史性、现实性和预见性
B.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C.内容性、方法性和渊源性
D.价值性、规范性和实践性

4.作为社会规范的法是
A.各社会主体的观念标准
B.以社会普遍意志形式出现
C.首先体现执政者的意志
D.各类社会主体的办案依据

5.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该观点属于法的
A.规范论
B.权力论
C.社会论
D.理性论

6.国家“是一个由强制性秩序构成的共同体,而这个强制性秩序便是法律”,该观点出自
A.奥斯丁
B.凯尔森
C.哈特
D.庞德

7.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该观点出自
A.西塞罗
B.阿奎那
C.奥斯丁
D.恩格斯

8.关于法的本质,持有历史论的法学家是
A.阿奎那
B.萨维尼
C.奥斯丁
D.罗尔斯

9.法具有普遍有效性指的是
A.法能永远适用
B.所有法都适用全国
C.法能反复适用
D.法仅处理一般事项

10.关于法和政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内容更为丰富
B.法确认的政治内容具有特殊强制力
C.界限不能划分清楚
D.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要求

11.法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
A.徒法不足以自行
B.法适用的事实始终无法确定
C.道德习惯等规范的效力更高
D.法的稳定性决定了不能超前立法

12.立法的实质是
A.分配权力资源
B.将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力量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C.社会利益再分配
D.界定社会主体行为和自由的范围

13.法的渊源的资源性要素是
A.社会生活的需要
B.国际交往
C.司法
D.乡规民约

14.下列关于法的汇编的表述,正确的是
A.须由有权的国家机关进行
B.目的是确定哪些规范需要修改
C.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
D.结果生成新的立法文件

15.法的形式可被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成文和不成文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16.关于立法准备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主体必须是立法权享有者
B.具有一定的决策性
C.决定每个立法项目的成败
D.没有任何程序要求

17.现代法理学中,明辨法的渊源的含义和范围并使其明晰化的第一位人物是
A.奥斯丁
B.萨维尼
C.凯尔森
D.霍兰德

18.一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定程序遵守和适用法律、法规并形成法律秩序的
活动是
A.法律遵守
B.法律制定
C.法律监督
D.法律实施

19.法的效力位阶主要取决于
A.立法主体制定法的时间
B.法院在司法中的判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裁决
D.立法主体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

20.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政党、团体等)和公民个人依法从事各种同法相关的事务和行为的活动
被称为
A.守法
B.执法
C.司法
D.立法

21.下列选项中不能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月球土地
B.著作权
C.行为
D.无形物

22.由法所规定的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当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是
A.法律权利
B.法律责任
C.法律义务
D.法律行为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A.友谊关系
B.财产关系
C.爱情关系
D.同学关系

24.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法定解释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
B.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C.全国妇联对婚姻法的解释
D.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

25.从一般规律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是
A.归纳推理
B.类比推理
C.假言推理
D.演绎推理

26.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是
A.德治
B.法治
C.先德后法
D.先法后德

27.下列对中国现时期建设法治国家的条件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A.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经济
B.努力建设市场经济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要求
C.法治并不必然带来民主
D.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可以使法治成为有益于文明发展的法治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立法监督的对象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
B.同外国缔结的条约
C.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

29.下列不属于法律传统的特点的是
A.区域性
B.稳定性
C.连续性
D.落后性

30.关于法治建设对法律意识的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
B.法治建设是增强法律意识的实践基础
C.法治建设的运作过程就是法律意识的增强过程
D.法浴建设是推动法律意识发展的思想动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社会法学派庞德认为法的要素应包括
A.律令
B.技术
C.理想
D.原则
E.政策乡免

32.部门法划分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
B.绝对性原则
C.相对性原则
D.均衡原则
E.整体性原则

33.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有
A.司法法治原则
B.司法公正原则
C.司法民主原则
D.司法责任原则
E.自由裁量原则

34.下列选项中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的有
A.合同关系
B.刑事法律关系
C.婚姻关系
D.继承关系
E.所有权关系

35.在中国现时期建设法治国家需要着重把握
A.经济条件
B.文化条件
C.社会条件
D.政治条件
E.自然环境条件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 20 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6.法最终决定于执政阶级意志。
37.只要立法技术许可,就能把所有的正义规范转化为法律正义。
38.法的体系简称法系。
39.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40.因为法律传统是社会保持其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性及实现一种历时性整合的媒介,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服从法律传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分
41.法和国家的相互关系。
4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
43.法律程序对司法的意义。
44.中国现时期的法治应当确立的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5.论述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监督的意义。
46.论述什么样的行为构成权利滥用。

绝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法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56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A 2. D 3.C 4.C 5.A
6.B 7. D 8.B 9.C 10.B
11. A 12.B 13.D 14.C 15.B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