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5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D 3.D 4.A 5.C 6.A 7.D 8.C 9.D 10.A
11.D 12.C 13.D 14.A 15.A 16.B 17.D 18.D 19.D 20.B
21.C 22.A 23.D 24.A 25.B 26.B 27.A 28.B 29.B 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DE 32.ACDE 33.ABCE 34.AC 35.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开头以秋气的清冷和萧瑟,营造了凄婉悲凉的氛围(2分)。对浩浩秋水的描写,既烘托脉脉深情,又渲染纵横阻隔,意中人可望不可即(2分)。诗中虚实相生,秋景、秋水为眼前实景,溯洄、溯游的追求则已经虚化,至于“所谓伊人”则若有若无,完全是-种心理幻景(2分)。
37.第一段四君用客(实笔)与“却客不内”(虚笔)的对比(2分);
第一段四君用客与第二段秦王轻客的对比(2分);
第二段中重物与轻人的对比(2分)。
3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二句,用乌鹊南飞,喻贤者奔走四方(2分);“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二句,以绕树而飞,说明“良禽择木而栖,贤者择主而从”(2分)。月夜景物与诗人感受、作品主题融合无间(2分)。
这是作者以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边塞诗(2分)。通过描写将军骑马狩猎,塑造一位英武。
39.豪迈、气度非凡的将军形象(2分),反映了王维早年向往立功边塞、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2分)。
40.拉开时空距离,以恒久不变的“春花秋月”“东风”“雕栏玉砌”与短暂的“往事”“故国”“朱颜”相对比(2分),将物是人非的情感落差强调到极点,将内心的愁苦发掘到极深处(2分)。末两句“一江春水”的奇喻使无形的愁绪有了可触的载体,写出了忧愁的无边无际(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离骚》象征手法的运用被称为“香草美人”之喻,发展了《诗经》中广泛运用的局部比兴,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推进(2分)。其所表现的意蕴如下:诗人用佩带香草表示博采众长,吸收营养,提高自己的才干(2分);把治国之道比喻为道路(2分);用种植香草象征广泛培植人才(2分);人才的蜕化变质比喻为众芳芜秽(2分)。
42.此诗将平凡无奇的农村田园风光一一展现,回到大自然怀抱的喜悦之情自然流露其中(1分)。景物描写极有层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为近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为远景,静态的景物,十分清新宁静(3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充满动感,富有生气,以动衬静,农村景象更显得静谧可爱(3分);“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转向对户内居住环境的描写,进一步披露了诗人内心的安逸悠闲(3分)。
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3.(1)柳宗元(1分);
《种树郭橐驼传》(2分)。
(2)提出要与民休养生息,不可生事扰民的政治观点。(4分)
(3)隆然:突起的样子(1分);
舍:放弃(1分);
窥伺:偷看(1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