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答案】2024年4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课程代码 0053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阿 Q正传》中,阿Q押牌宝输光了钱,他感到有些失败的病苦,此时他让自己获得精神胜利的方法是
A.采取“怒目主义”
B.嘲笑未庄人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
C.自诩是“第一个”
D.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

2. 小说《桃园》中,表现阿毛善良、爱美、幻想的少女情怀及对生活变故的因惑时所用的现代派表现手法是
A.白描
B.蒙太奇
C.意识流
D.象征

3. 小说《送报夫》中,两条线索交织推进故事的发展,其中的暗线指的是
A.“我”和田中的交往
B.“我”的一家在台湾的悲惨遭遇
C.“我”为父亲复仇的经历
D.“我”在日本饱受盘剥的生活

4.下列各项中,符合对小说《莎非女士的日记》中莎非这一人物形象描述的是
A.关心社会
B.被男权社会剥夺了做人的权利
C.事业至上
D.追求灵肉统一的爱情理想

5.诗歌《凤凰涅槃》中,在吟唱中追问宇宙从哪里来并诅咒字宙的存在的动物是
A.岩鹰
B.鸱来
C.风
D.凰

6.诗歌《雨巷》中,强化全诗音乐性的方式是
A.旋律急骤激切
B.语调回环复沓
C.节奏自由活泼
D.用韵灵活多变

7.诗歌《再别康桥》中,描绘康河美景所使用的意象是
A.荷花、蜂蝶
B.金柳、青荇
C.明月、黎明
D.桃花、罗绮

8. 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我”回到生父母家与“我”在大堰河家的感受分别是
A.忸怩、亲近
B.亲近、忸怩
C.愉悦、惊惧
D.惊惧、愉悦

9. 诗歌《断章》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对于“看风景人”来说,“你”是
A.他“一切的一”“一的一切”
B.他眼中的“风景”
C.他“身边飘过的女郎”
D.他“心头荡漾”的“艳影”

10.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炼丹的术士落下沉重的/眼睑”,“他轻轻地起来烧着炉丹”,这些诗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A.对比
B.拟人
C.夸张
D.烘托

11.诗歌《十四行集·杜甫》中,刻面杜甫形象的诗句是
A.“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B.“用正确而坚强的脚步/给大木船以应有的方向”
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
D.“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圣者的烂衣裳”

12.诗歌《力的前奏》中,“耿者”“舞者”“风暴前夕”三个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氛围是
A.静默紧张
B.喧嚣热闹
C.凄清阴冷
D.祥和安宁

13.诗歌《黄河大合唱》写作的年代是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五四”时期
D.大革命时期

14.诗歌《泥土》中,和“泥土”意象构成对比,表达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索的意象是
A.翡翠
B.落日
C.珍珠
D.烟水

15.诗歌《山》中,追求者的精神特质一方面是因追求而永远不满,另一方面是
A.英勇
B.宽厚
C.寂寞
D.坚忍

16.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作者对钱玄同“废汉文”的主张的态度是
A.积极拥护,认同以激进手段推进新文化运动
B.强烈反对,呼吁保存孔教、礼法、旧文学
C.不大赞同,但认为未必没有实现的可能
D.基本赞同,但认为同时要保存好国粹

17.散文《苍蝇》的语言特点是
A.清淡自然,意味隽永
B.幽默风趣,好用反语
C.柔美细腻,诗意盎然
D.慷慨激昂,情感激越

18.散文《灵魂的呼号》中,当人们对“我”的文学创作表示钦慕赞美时,“我”的内心感受是
A.平静
B.孤独
C.骄傲
D.忿恨

19.散文《钓台的春昼》中,通过对“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的美”的景色描绘,暗示的是
A.当时社会黑暗和政治高压的现实
B.作者崇高伟岸的人格
C.清高孤傲的中国传统文人情怀
D.敢于反抗的民族精神

20,数文《雨前》中,通过对北方的雨前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我”心情的特点是
A.凄婉、哀怨
B.欣喜、惊讶
C.焦渴、苦闷
D.平和、宁静

21.散文《囚绿记》中,“我”对“绿友”的情感几经变化,最终“我”对“绿友”的感情是
A.疏远
B.迷恋
C.恼怒
D.怀念

22.散文《言志篇》作为“闲适小品文”的典范之作,其文风特点是
A.凌厉振奋,意识的跳跃性强
B.平和节制,富有幽默感
C.细致绵密,善用通感、拟人等表现手法
D.激昂热情,融记叙、议论与独白于一体

23.将具体的场景插写、抽象的议论分析和调查统计相结合来表现和分析社会生活的作品是
A.梁遇春《谈“流浪汉”》
B.夏衍《包身工》
C.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D.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24.新闻特写《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中,“鸟”被赋予的品性是
A.沉着
B.忠诚
C.有序
D.机智

25.杂文《春末闲谈》中,细腰蜂和小青虫之间的关系类比的是
A.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B.知识阶级与劳动阶级的关系
C.男性与女性的关系
D.老前辈和新生代的关系

26.散文《山之子》中,当“我”回忆哑巴在“升仙坊”“说”故事时,“我”既喜悦,也怅惘。其中,使“我”怅惘的原因是
A.哑巴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民,却在宜说泰山的伟大
B.哑巴虽刚毅不屈,可惜是个有身体残疾的山民
C.巴在讲故事,却没有人能够懂他
D.哑巴命运悲惨,却不自知禾

27、活潮《屈原》中,被屈原称颂为“可以为世楷模”“足比古代的伯夷”的人物是
A.郑詹尹
B.上官靳尚
C.宋玉
D.嫦娟

28.民族新歌剧《白毛女》中,帮助喜儿翻身得解放的人是
A.杨白劳
B.黑衣人
C.八路军
D.汉北人民

29.话剧《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A.吴祖光
B.老舍
C.路领
D.田汉

30.话剧《升官图》中,塑造大小官吏人物形象的方法是
A.以冷静客观的笔墨刻画人物的言行
B.以漫画化和性格化结合方式让人物展露本相
C.通过大段抒情独白来呈现人物心理
D.运用西方式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情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有
A.性格清高
B.举止粗俗
C.为人刻薄
D.迫求金钱
E.心理扭曲

32.出自诗歌《金黄的稻束》中的意象有
A.暮色里的远山
B.皱了的美丽的脸
D.金黄的稻束
C.高耸的树颠
E.收获日的满月

33.诗歌集《繁星》《春水》的艺术特点有
A.意境恬静和美
B.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鼓动性
C.寓情于景,情景相映相生
D.融入作为空间艺术的雕塑手法
E.词句清丽、韵律天然

34.散文《死火》中,在“我”与死火的对话中,属于死火的声音有
A.“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
B.“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办法”
C.“那么,我将冻灭了”
D.“那我就不如烧完”
E.“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

35.话剧《风雪夜归人》中,京剧名伶魏莲生被玉春感召和点化后,想做的事有
A.不再唱戏
B.和玉春一起出走
C.结交权贵
D.带着陈祥学戏
E.照顾李蓉生的生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台静农小说《拜堂》通过气氛营造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特点。
37.简析聂绀弩杂文《蛇与塔》是如何在古老的传说中翻出新意,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的。
38、简析戴望舒诗耿《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暗示、对比手法的作用。
39.简析夏衍话剧《上海屋檐下》的主题意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12分。
40.分析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的思想内容和作品大众化、民族化的特色。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41、阅读丰子恺散文《给我的孩子们》,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
(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给我的孩子们》原文)

给我的孩子们
本子恺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什么事体都像桥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来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 heart,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姊姊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婶妹挂下一只篮来,宝姊姊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而地同她争,说“腾瞻要上去,宝姊姊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破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她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音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弱小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的驱使,因而遭迷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来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迷失败,例如火车尾已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绝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宝!有一晚你拿秋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究子的脚穿了,划辣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祸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蜜”罢!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载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来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载了!”瞻腾!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亮,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你。现在你一定轻祝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最怕的陆露沙医生来,教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叫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倒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是太无人进的野蛮举动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间,永没有连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千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什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跟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会时代在这册子里。 然这真不过像“蜘妹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子恺画集》代序,1926年作
(选自《半子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9 年版)

 

绝密★启用前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5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C 3.B 4.D 5.C 6.B 7.B 8.A 9.B 10. A

35.AB

三、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
(1)汪二偷偷买香烛、黄表的细节,表现了汪二内心的负罪感。(2分)
(2)三个女人走在半夜黑路上时,残烛的微光,柳条在夜风中摆动,获柴沙沙地响,构成阴森可怕的环境,烘托了汪大嫂拜堂前惊恐的心理。(2分)
(3)拜堂时赵二嫂提到汪大嫂的亡夫汪大,汪大嫂、汪二受到刺激,这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3分)

37.
(1)作者认为《白蛇传》“大团圆”的结局是老百姓对白蛇表示“同情”和“慰问”而:增添的情节。(3分)
(2)作者认为“偷砖”是老百姓不满意白娘子被压在雷峰搭下的悲剧结局而对她进行的解救。(2分)
(3)作者提出的新观点,对古老传说中承载的封建意识形态进行了剖析,褒扬了人民群众是非善恶之心及反专制反暴政的智慧和力量。(2分)

38.
(1)以长白山雪峰的“冷”,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暗示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以“辽远的一角”的“蓬勃生春”等,暗示在艰难困境中中华民族内部蕴含的永恒的力量。(2分)
(2)前半部分写沦陷区的凄凉景象;后半部分写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的明丽景象,前后两部分形成鲜明对比。(3分)
(3)通过暗示、对比,突出了作者情感,表达了作者在民族艰难岁月中的忧愤,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的赞美,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2分)

39.
(1)描写上海底层市民的悲惨遭遇和他们扭曲、麻木的生活。(3分)
(2)展示革命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革命、生存杀情感、伦理等诸多困境。(2分)
(3)揭露抗战全面爆发前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结尾处的雷声和歌声展现了人们冲破阴霾走向光明的前景。(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12分。
40.思想内容:
(1)歌颂解放区新社会和人民政权,小二黑和小芹的胜利说明人民政权是实现婚姻自主最可靠的保证。(2分)
(2)歌颂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人物、新气象,农民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表明新一代农民在成长,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消除封建迷信思想成为根据地的新气象。2分)
(3)通过金旺和兴旺这两个形象,指出当时即使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基层政权仍有可能考会被封建恶势力所把持。(2分)

作品大众化、民族化的特色:
(1)在结构上,以矛盾冲突为中心,不断设置悬念;以人物引出人物,以故事引出故事,大故事套小故事;首尾照应,情节连贯。(2分)
(2)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运用白描、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2分)
(3)在语言上,人物语言个性化,叙述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活泼有趣。(2 分)
【评分说明】
(1)以上各点达意即给分。
(2)抓住某一点闸发较好者,可在该要点分值之外另加1~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2分。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了小题,共20分。
41.主题思想:
(1)叙写孩童生活中零星琐碎的本重,挖掘他们身上直掌,自然与热情的美德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讴歌儿童美好的世界。(4分)
(2)表达对成人世界的病态、庸俗、虚伪的批判,表达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3分)
(3)表达对童真世界终究要逝去的无奈。(3分)

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表达深刻的人生观念。(4分)
(2)善用对比,将成人世界的虚伪、病态与儿童世界的坦诚、纯真形成对照。(3分)
(3)语言朴素自然,如叙家常,同时又简洁精炼,描写生动。(3分)
【评分说明】(1)以上各点,达意即可给分。

(2)对作品的分析有创意者,只要言之成理,阐述充分,虽对答案所列各点未作全面论述,也可酌情给予高分,但总分不超过20分。
(3)全文不满600字,酌情扣 2~3。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