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2年4月自考00292市政学试题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市政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是(      )

A.社会学                                                 B.市政学

C.政治学                                                 D.地理学

2.以下属于我国城市综合经济管理机构的是(      )

A.市交通局                                             B.市财政局

C.市地税局                                              D.市审计局

3.目前我国城市市民主要的政治表达方式是(      )

A.上访                                                     B.参加社会团体

C.出席听证会                                          D.游行集会

4.下列国家中实行市经理制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法国城市采用的市政体制是(      )

A.市经理制                                             B.议会市长制

C.市长议会制                                          D.市委员会制

6.通过首长负责制和工作责任制将市政决策的目标逐渐分解、责任到人,是市政执行的(      )

A.外部条件                                             B.工作目标

C.组织保障                                              D.运行基础

7.城市复杂的社会生活结构决定了西方国家市政职能(      )

A.形式的法制性                                      B.内容的广泛性

C.导向的服务性                                       D.实现方式的多样性

8.首先使用“城市化”一词的著作是(      )

A.《城市与城市化》                                 B.《城市化》

C.《城市的形成》                                     D.《城市化基本理论》

9.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属于城市化中的(      )

A.过度城市化                                          B.分散性城市化

C.低度城市化                                          D.集中性城市化

10.揭示大城市的聚集经济规律和带动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经济作用的理论是(      )

A.技术派理论                                          B.环境学派理论

C.田园城市理论                                       D.增长极核理论

11.城市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      )

A.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                            B.本级党委审议

C.市政府主管部门审议                            D.本级政协会议审议

12.城市基础设施的生产性决定了其必须(      )

A.无偿使用                                             B.以赢利为目的使用

C.有偿使用                                              D.排他性使用

1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拨款                         D.社会集资

14.城市公共事业的主要目标是(      )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环境效益                                              D.资源效益

15.我国城市文化管理的首要原则是(      )

A.“双百”方针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二为”方向                                          D.社会效益优先

16.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承担的税负,这是城市公共收入的(      )

A.支付能力原则                                      B.受益原则

C.经济效率原则                                       D.行政效率原则

17.城市市场管理的目的主要是(      )

A.调节市场                                             B.限制市场竞争

C.规范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市场行为    D.保护垄断

18.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概念是(      )

A.可持续发展城市                                   B.环保城市

C.生态城市                                              D.绿色城市

19.生态省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      )

A.人口协调                                             B.社会进步

C.政治稳定                                              D.文化繁荣

20.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主要采取(      )

A.综合治理                                             B.区别治理

C.限制管理                                              D.落地管理

21.残疾人社会福利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是残疾人就业和(      )

A.资助                                                     B.康复

C.援助                                                     D.保险

22.一般来说,应对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和事件,应贯彻的方针是(      )

A.管理为主                                             B.协调为主

C.决策为主                                              D.预防为主

23.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是(      )

A.市应急指挥中心                                   B.市安全局

C.市政府                                                 D.中共市委

24.市政绩效对市政管理实绩的测量主要属于(      )

A.定性分析                                             B.定量测量

C.专家论证                                              D.系统评估

25.市政绩效的关键在于城市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和(      )

A.效率                                                     B.效益

C.效能                                                     D.效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二战以后,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

A.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                            B.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集区

C.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D.城乡差距扩大

E.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

27.下列属于聚落的是(          )

A.社区                                                     B.建制镇

C.城市                                                     D.城市群

E.城市带

28.市政体制涉及的方面有(          )

A.决策审批                                             B.人事任免

C.经费分配                                              D.业务指导

E.工作联系

29.下列属于市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的有(          )

A.市审计局                                             B.市监察局

C.市工商局                                              D.市政协

E.市物价局

30.根据人口规模,我国的建制市可分为(          )

A.小城市                                                 B.中等城市

C.大城市                                                 D.超大城市

E.特大城市

31.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和保障职能主要体现在(          )

A.社会保障                                             B.公共福利

C.文化教育                                              D.公共保障

E.社会救济

32.城市的性质反映了(          )

A.其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分工                 B.城市发展的状况

C.城市的经济主导产业                            D.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E.城市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

33.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分为(          )

A.城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C.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D.中心城区规划

E.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4.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的特点是(          )

A.利润大                                                 B.数额大

C.建设周期长                                          D.资金回收慢

E.利润率和折旧率低

35.城市政府对城市公共事业的管制,是出于下列何种需要?(          )

A.保护企业发展                                      B.保护正当竞争

C.维护公共利益                                       D.弥补市场机制有限作用

E.监督财政资金合理使用和确保公共产权保值增值

36.从城市公共支出的性质看,城市公共支出包括(          )

A.公共消耗性支出                                   B.个人消费支出

C.私营企业支出                                       D.公共转移性支出

E.国营企业支出

37.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有(          )

A.和谐性                                                 B.可持续性

C.整体性                                                 D.高效性

E.区域性

38.失业保险管理的特点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强制性                                                 D.互济性

E.自愿性

39.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包括(          )

A.治理自然灾害的公共安全管理              B.消防类公共安全管理

C.城市治安类公共安全管理                     D.卫生防疫类公共安全管理

E.基础设施类公共安全管理

40.市政绩效指标的设置原则有(          )

A.客观全面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软硬指标相结合原则

E.动态性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41.简述我国城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

42.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国家原有的市政体制提出了哪些挑战?

43.简述我国城市政府的职权。

44.简述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

45.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46.简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题12分)

47.论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2分)

48.公共安全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几大方面。公共安全管理则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方面,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各种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整体意义上来讲,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涉及公共安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远未解决,公共安全科技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保障基础相对薄弱,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也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经济与社会的安全度,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成为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问:(1)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成因有哪些?

(2)试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构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