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1年7月自考00089国际贸易试题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贸易试题

课程代码:0008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1974年版《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属于制成品的商品是(      )

A.食品                                                       B.饮料及烟类

C.杂项制品                                                D.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2.假定中国生产手机需24个工作日,生产电脑需27个工作日,美国生产手机和电脑分别需24个和2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

A.中国生产和出口手机                              B.中国生产和出口电脑

C.美国生产和出口手机                               D.中国和美国之间不应进行国际分工

3.里昂惕夫在1953年对美国进出口产品类型的经验研究中发现(      )

A.美国的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

B.美国的出口商品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C.美国的进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

D.美国的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

4.按照联合国统计局的分类,参加世界市场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可分为(      )

A.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贫困国家和地区

B.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东欧国家、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C.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计划经济国家和地区

D.北方国家和地区、南方国家和地区

5.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分类中,交易所价格属于(      )

A.实际成交价格                                         B.参考价格

C.外贸统计价格                                         D.常用物价指数价格

6.如果相对于2000年,中国2008年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上升5%和3%,则可以确定中国2008年相对于2000年的贸易条件变化是(      )

A.净贸易条件恶化                                     B.净贸易条件优化

C.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恶化                           D.单项因素贸易条件优化

7.欧洲联盟目前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完全经济一体化                                      D.经济同盟

8.根据小岛清提出的协议性分工原理,国家间能达成协议性分工的条件是(      )

A.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货物,其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性质

B.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货物,其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

C.在协议分工对象货物的生产上,协议参加国生产技术效率差异较大

D.协议参加国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较大

9.在服务贸易的分类中,中国居民参加欧洲旅行社组织的欧洲十日游属于(      )

A.过境交付                                                B.境外消费

C.商业性存在                                             D.自然人流动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的特点分别是(      )

A.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入国,发达国家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出国

B.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出国,发达国家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入国

C.发达国家既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入国,发达国家又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出国

D.发展中国家既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入国,发展中国家又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流出国

11.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汽车产业通过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并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说明汽车产业在美国处于(      )

A.开发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2.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      )

A.不同国家的资本利率不一样

B.该企业相对于东道国企业具有竞争优势

C.将中间产品交易市场内部化

D.该企业认为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

13.就2009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进行反倾销立案,中国政府提出将提高部分从美国进口汽车的关税,中国该项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                           B.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C.“超保护贸易”理论                               D.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14.重农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李斯特                                                    D.休谟

15.若一种海关税则在一个税目下只有一个税率,并对来自任何国家的产品没有区别待遇,则该税则是(      )

A.单式税则                                                B.复式税则

C.自主税则                                                D.协定税则

16.假设中国自行车进口关税的名义关税税率为10%,自行车产业的增加值比率为20%,则自行车的有效关税保护率是(      )

A.10%                                                          B.30%

C.50%                                                        D.60%

17.假设中国钢材进口关税的从量税率为每吨100美元,从价税率为0.9%,并且该关税的类别是选择税。现进口10吨税前价值为10000美元的钢材,需征收的关税税额是

(      )

A.100美元                                                    B.900美元

C.1000美元                                               D.1100美元

18.《海关估价协议》规定海关在确定进口商品的完税价格时,首先考虑的价格是(      )

A.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                              B.相同商品的成交价格

C.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D.计算价格

19.下述出口补贴中,属于《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中“禁止使用补贴”的是(      )

A.对于农产品的补贴

B.为公共利益而开支的补贴

C.为平衡地区贫富差异而开支的补贴

D.政府代为支付工业企业的信贷费用

20.《服务贸易总协定》首次签订于(      )

A.肯尼迪回合                                            B.东京回合

C.多哈回合                                                D.乌拉圭回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国际分工形成阶段的特点包括(          )

A.国际分工基本以英国为中心

B.国际分工的物质基础是大机器工业

C.工业国之间的分工超过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D.分工类型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转变

E.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向加强

22.假设中国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禀赋比例为2:1,美国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禀赋比例为
1∶2,则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说,两国间发生国际贸易将导致(          )

A.中国的劳动力要素价格和资本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B.美国的劳动力要素价格和资本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C.中国的劳动力要素价格和美国的劳动力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D.中国的资本要素价格和美国的资本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E.中国和美国的劳动要素、资本要素,这四种要素的价格都趋于相等

23.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包括(          )

A.补偿贸易                                                B.招标与投标

C.租赁                                                       D.拍卖

E.加工贸易

24.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有(          )

A.美洲自由贸易区                                     B.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东盟自由贸易区

E.欧盟

25.国际服务贸易不同于国际货物贸易的特征包括(          )

A.国际服务贸易流量中,发达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占有较大比例

B.国际服务贸易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

C.国际服务贸易中部分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

D.国际服务贸易包括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E.国际服务贸易中同一服务的定价差异较大

26.属于对外间接投资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有(          )

A.证券投资                                                B.出口信贷

C.政府援助贷款                                         D.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E.跨国合作经营

27.通用汽车公司向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提供一种由美国其他公司制造的汽车零配件时,采取内部贸易价格的原因在于(          )

A.减轻税负

B.增强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减少或避免通货膨胀风险

D.从拥有部分股权的子公司中获得更多利润

E.没有相应的市场价格

28.支持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观点有(          )

A.增加货币财富                                         B.知识产权保护

C.环境保护                                                D.维持一国较高的工资水平

E.保护幼稚工业

29.提高某进口货物的进口关税税率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该货物国内市场价格上升

B.该货物的国内产量上升

C.该货物的国内需求上升

D.国际市场上对该货物的需求上升

E.对该货物征收到的进口关税总额下降

30.在普遍优惠制中,各给惠国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制定的保护措施有(          )

A.免责条款                                                B.预订限额

C.竞争需要标准                                         D.毕业条款

E.原产地规定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自然人流动

32.水平型国际分工

33.特惠税

34.数量性外汇管制

35.直接补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小题6分,第37、38小题各7分,共20分)

36.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

37.简述许可贸易的含义及其常用的许可协议的形式。

38.简述进口配额制的含义及其主要形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小题12分,第40小题13分,共25分)

39.简述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利用该理论分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

40.分析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基本原因,并进行简要评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