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互联网数据库 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911
1.R 最低的范式必定是 A.1NF(第一范式)。
2.数据库管理系统属于 A.系统软件。
3.目前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采用 B.关系数据模型!
4.在SQL中,语句 ROLLBACK 的作用是 C事务回滚
5.在 SQL 语言的 SELECT 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的是 A.SELECT。
6.SQL 语言中,删除表使用的 SQL动词是 B.DROP.
7.不属于 Oracle 逻辑结构的是 C. 范围。
8.不属于视图的优点的是 D.视图有利于用户备份,
9.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D.模式。
10.概念结构模型转化为某个 DBMS 支持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任务。
11.下面动态网页技术中使用了 VBScript 语言的是 B.ASP.
12.ASP 提供的内置对象术包括 A.Connection 对象(这个选项可能不正确,因为 Connection 对象是 ASP 的内置对象之一,需要根据实际的考试内容确定)。
13.下列协议中,与 Web 服务有关的协议是 B.HTTP
14.JDBC 是执行SQL语句的Java APl,能获取数据库的Connection 对象的是 D.DriverManager。
15.下列不属于数据仓库基本操作的是 D.创建视图。
16.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是由如下三项组成:协议、Internet 节点和为HTTP 客户服务的资源文件名。
17.在传输表单数据时,浏览器将字符串形式的参数加到 http header 中的 URL 的后部,在”?”符号之后,传给 Web 服务器,这种传递方法是GÈT 方法。
18.JDBC是执行 SQL语句的 Java API,它是一种 Java 连接数据库的标准。
19.JSP 是 Sun 公司推出的动态网站开发技术,它将Java 代码嵌入到 HTML 中实现动态网页功能。
20.基本的封锁类型有:排他锁(X锁)和共享锁(S 锁)。
21.OLE DB 是一种基于 OLE DB 标准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接口,具有面向对象、与语言无关的特性,适合于在 Web 环境下访问数据库,是一种 ASP 数据库存取组件。
22.目前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23.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具有的某一不可分割的特性,称为属性。
24.数据仓库 是指在支持管理的决策过程中,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最终目的是将企业范围内的全体数据集成起来。
25.星型模式和雪花模式是数据仓库中基表的常用数据模式。
26.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分割的三种方式:
垂直分割:根据属性值将关系分割成多个子关系。
水平分割:根据记录的某个键值将关系分割成多个子关系。
混合分割:结合垂直分割和水平分割的特点,将关系分割成多个子关系。
27.数据库中事务的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含的诸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不做。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移到另一个一致性
状态。
隔离性(lsolation):并发执行的事务之间相互不受影响。
持久性(Durability): 一旦事务提交,则其结果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28.数据模型的三个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确保每个关系中主键的值是唯一的。
参照完整性:确保外键值的有效性,即在主表中存在对应的主键。
用声定义的完整性:根据应用环境的具体要求,对数据模型的附加约束。
29.关系数据库中表和视图的区别与联系:区别:
表是实际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对象,而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 SQL 查询结果定义。
联系:视图可以基于表创建,提供了对表数据的另一种访问方式。
30.关系数据库中数据宇典的组成: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存储关于数据的元数据的集合。
它通常包括表的结构、字段的数据类型、索引、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的定义。
31.SQL语言的主要特点:
标准化:SQL遵循 ANSI和 IS·标准。
数据操作:提供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数据定义:提供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的语法。
数据控制:提供数据访问权限的控制。
32.JDBC 的基本功能:
允许 Java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提供了一套 APL,用于执行 SQL 语句和处理数据库返回的结果。
33.并行数据库需要实现的目标:
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吞吐量和性能。
允许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同时访问数据。
优化资源使用,减少响应时间。
34.并发控制不当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脏读:事务读取了其他未提交事务修改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在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集合得到的结果不一致
幻读:事务的执行结果因为其他事务的插入、删除操作而出现不一致性。
35.实现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关键技术:
多维数据模型:使用多维数据集来表示数据。
立方体操作:对数据立方体进行切片、切块、旋转等操作。
聚集函数:对数据进行汇总和计算。
36.查询该厂价格大于3000元的产品信息。
SELECT * FROM prod WHERE price >3000;
37.查询产品名为“产品甲”的产品使用的材料号和数量
SELECT m#,number FROM pm JOIN prod ON pm.p#= prod.p# WHERE prod.pname='产品甲';
88.删除产品名为“产品 A”的所有产品。
DELETE FROM prod WHERE pname ='产品A';
39.对于材料名为“材料 B”的材料,统一将材料名修改为“材料 C”。
UPDATE mat SET mname = '材料 C' WHERE mname = '材料 B' ;
40.E-R 模型和关系模型转换
(1)建立一个反映上述局部应用的 E-R 模型
由于无法在文本中绘制图形,以下是E-R 模型的描述:
实体 1:学生(学号,姓名,班级,所属学院)
实体 2:竞赛(赛事编号,竟赛名称,主办部门)
联系:参赛(学号,赛事编号,报名时间),这是一个多对多的关系,因为每名学生可以参加多 个竞赛,每项竟赛可以有多个学生参赛。
(2)将 E-R 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
以下是转换后的关系模型和相应的 SQL 创建表的语句:
学生表( Student ):
CREATE TABLE Student(
s_ id INT PRIMARY KEY,
s_name VARCHAR(50),
s_clasS VARCHAR(50),
s_department VARCHAR(50)
);
竞赛表( Competition):
CREATE TABLE Competition(
c_id INT PRIMARY KEY,
c_name VARCHAR(50),
c_department VARCHAR(50)
);
参赛表(Enrolment):
CREATE TABLE Enrollment(
s_id INT,
c_id INT,
e_date DATE,
PRIMARY KEY (s_id,c_id),
FOREIGN KEY (s_id) REFERENCES Student(s_id),
FOREIGN KEY (c_id)REFERNCES Competition(c_id)
);
在上述 SQL语句中, PRIMARY KEY 表示主键,FOREIGN KEY 表示外键,用于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系。Enrollment 表中的sid 和cid 分别是学生和竞赛的外键,它们指向Student 和Competition 表的主键。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