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生产与作业管理试卷
(课程代码0014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面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与作业管理习惯称为
A.项目管理
B.生产管理
C.科学管理
D.工厂管理
2.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条件,设备布置宜采用
A.工艺导向形式
B.产品导向形式
C.混合式形式
D.机群式形式
3.与服务业相比,属于制造业特征的是
A.无形产品
B.产品难运送
C.产品可存储
D.生产与消费同步
4.能通过一个个具体工作加以体现,这是企业战略特点中的
A.可操作性
B.总体性
C.指导性
D.变革性
5.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中,属于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战略策略的是
A,工程设计形式
B.管理人员的选择
C.管理的执行方式
D.工资形式
6.从构成要素上看,经营范围属于
A.营销战略
B.企业总体战略
C.职能战略
D.生产与作业战略
7、适合采用在制品定额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大量生产
B.小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间断生产
8.属于流水线生产特点的是
A.专业化程度低
B.生产过程开放性强
C.生产节奏性弱
D.不适合多品种
9、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是
A.促销库存
B.积压库存
C.投机库存
D.经常库存
10.网络计划的时间优化实质是
A.缩短工时
B.延长工时
C.提高质量
D.改善环境
11.工作前后序列逻辑关系及活动不确定时间表示的网络计划图是
A.甘特图
B.关键路径法
C.图示评审技术
D.计划评审技术
12.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
A.全部加工时间
B.全部有效工作时间
C.全部工序时间
D.全部工作日数
13.项目管理的对象是
A.人
B.物料
C.项目
D.设备
14.实现准时化生产应采用
A.推动方式
B.拉动方式
C.推拉结合方式
D.插入方式
15.项目管理中,工作开始时间的选择余地是
A.最早开始时间
B.时差
C.最早结束时间
D.工期
16.描述两个交量之问关系的图是
A.因果图
B.摔列图
C.控制图
D.散点图
17,对生产现场的物品加以区分,是 5S 管理的
A.整顿
B.整理
C.清洁
D.清扫
18.追求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的是
A.可靠性工程
B.全员生产维修
C.设备投资管理
D.设备综合工程学
19.供应链管理提出的年代是二十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0.供应链环境下,采购主要是基于
A.成本
B.需求
C.时间
D.供应商
21.敏捷化思想的出发点是基于
A.对企业产能的分析
B.对企业发展的分析
C.对未来产品和市场的分析
D.对企业管理能力的分析
22.敏捷制造系统的核心是
A.使能器层
B.敏捷制造的概念
C.基础设施层
D.快速原型
23.与大规模生产模式相比,属于大规模定制生产特征的是
A.库存成本多
B.产品批量大
D,产品生命周期长
C.员工素质高
24.与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系统
A.资源消耗增加
B.产品成本增加
C.经济效益增加
D.治理污染费用增加
25.循环经济行为准则首先追求的是
A.再使用
B.减量化
C.再循环
D.再思考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企业战略增长向量
27.大规模定制
28.全面质量管理
29.企业资源计划
30.清洁生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简述泰罗在生产与作业管理方面提出的有效做法。
32.简述应用代表产品法确定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步骤。
33,简述加大生产批量的利和弊。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已知甲产品的结构图如题 34 图所示:
题 34 图
若计划生产甲产品 150件,分别计算 A、B、C、D、E、F的需求量。
35.某电信部门一周内共接到电话通话质量投诉600次,投诉的原因及相应的投诉次数统计如下表:
题35表
投诉原因 ① |
投诉次数 ② |
所占百分比(%) ③ |
累计百分比(%) ④ |
噪音 |
350 |
|
|
串线 |
126 |
|
|
声音小 |
64 |
|
|
通话中断 |
30 |
|
|
无反应 |
18 |
|
|
不响 |
12 |
|
|
要求 :(1)计算各类投诉次数占总投诉次数的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I位,直接填入上表第③、④列)
(2)应用 ABC分析法确定造成电话通话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和一般原因。
五、综合分析题:本题 16分。
36.一批零件需经过5道工序加工,各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为:t1=20分钟,t2=10分钟,t3=15分钟,t4=25分钟,t5=10分钟。
要求:(1)在平行移动方式下,如果该批零件完成5道工序加工的生产周期为 230分钟,请计算该批零件的批量n1;
(2)在该批量n下,如果零件采取顺序移动方式进行加工,请计算该批零件完成5道工序加工的生产周期;
(3)按工艺专业化形式布置,说明该批零件加工适合采取的移动方式及原因。(注:要求有计算过程并列出公式)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