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考试结束前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2656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A.“一个根本”“两个基本”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2.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
A.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D.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3.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崭新阶段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的发生
B.新文化运动的发起
C.五四运动的爆发D.国民联合阵线的形成
4.革命统一战线中,工人阶级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指
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的联盟
C.工人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5.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不错误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6.我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步是
A.初级社、中级社、高级社
B.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C.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
D.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7.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指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中外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B.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C.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8.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建设的一项方针是
A.以工业为主导
B.以轻工业为主导
C.以服务业为主导
D.以农业为主导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D.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重大问题是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
11.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与时俱进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1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14.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本质是
A.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
1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
A.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
B.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注重解决的是
A.发展动力问题
B.发展不平衡问题
C.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D.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7.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一降”是
A.降库存
B.降成本
C.降产能
D.降价格
1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民族平等
D.以德治国
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
A.人道主义
B.爱国主义
C.国际主义
D.集体主义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
A.打赢脱贫攻坚战
B.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C.治理环境污染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指
A.惩治腐败
B.健全法制
C.改革开放
D.反对霸权
23.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是
A.作风优良
B.党的领导
C.科技兴军
D.依法治军
24.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是
A.世界和谐与繁荣
B.外交宗旨
C.国家主权和安全
D.相互尊重
25.“四个伟大”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27.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包括哪些内容?
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30,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及其重要性。
31.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32.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请回答什么是“第二个结合”,它有何重大意义?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 分。
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