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 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7
本试卷分 A、B 卷,使用 2007 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 A 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冶涂黑;使用 2014 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 B 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冶涂黑。 不涂或全涂,均以 B 卷记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 卷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神经元受到刺激从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细胞膜首先出现
A. 去极化过程 B. 反极化过程 C. 复极化过程 D. 超极化过程
2. 大脑耗氧量约占全身的
A. 30% B. 40% C. 20% D. 10%
3. 边缘系统的功能包括
A. 加工视、听信息 B. 完成随意运动
C. 感觉整合中枢 D. 调节机体内环境
4. 脑事件相关电位中潜伏期约 100 毫秒左右的负波是
A. N1 B. N2 C. P1 D. P2
5. 瞳孔在黑暗中扩大,在光照时缩小,称为
A. 瞳孔反射 B. 瞳孔-皮肤反射
C. 调节反射 D. 疼痛反射
6. 无法凭借面孔识别人,但能通过声音等识别,称为
A. 统觉性失认症 B. 联想性失认症
C. 颜色失认症 D. 面孔失认症
7. 面孔识别特定的 ERP 成分是
A. N1 B. P1 C. N170 D. P2
8. 朝向反应最稳定的生理指标是
A. 肌肉电活动 B. 皮肤电反应 C. 瞳孔变化 D. 唾液分泌
9.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儿童多动症分为注意障碍型、多动型和
A. 持续型 B. 多动症合并品行障碍型
C. 障碍型 D. 混合型
10. 刺激重复出现引起感觉阈值降低,会引起
A. 敏感化 B. 条件化 C. 自动化 D. 习惯化
11. 裂脑手术切割的是
A. 丘脑与大脑皮层 B. 延脑与脊髓
C. 胼胝体 D. 内囊
12. 瞬眼条件反射建立的高级中枢是
A. 海马 B. 边缘系统 C. 前额叶皮层 D. 小脑
13. 表现出“遗忘加虚构冶特征的记忆障碍是
A. 科萨科夫记忆障碍 B. 帕金森
C. 阿兹海默综合征 D. 顺行性遗忘
14. 海马在记忆中的重要作用是
A.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 B. 长时记忆向短时记忆过渡
C.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交互作用 D.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分离
15. 感觉性失语症被认为是_____ 受损所致。
A. 布洛卡区 B. 维尔尼克区
C. 顶下小叶与角回 D. 弓状束
16. 双耳分听实验主要考察人脑
A. 言语运动功能的半球不对称性 B. 言语听觉功能的半球不对称性
C. 大脑思维活动的半球不对称性 D. 大脑半球的优势效应
17. 引起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是下列哪种含量的增加?
A. 雌二醇 B. 睾酮 C. 类固醇 D. 胆囊收缩素
18. 说脏话容易成瘾,因为他会引起我们_____ 的兴奋,是一种原始的愉悦体验。
A. 前额叶 B. 边缘系统 C. 语言运动中枢 D. 海马体
19. 对运动功能发生复杂的支配和调节作用的是
A.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相互制约 B. 神经肌肉装置
C. 脊髓 D. 大脑运动中枢
20. 提出人格的体液说的是
A. 苏格拉底 B. 希波克拉特 C. 柏拉图 D. 艾森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下列是不可逆损伤法的是
A. 冰冻法 B. 横断损伤 C. 吸出损伤 D. 电解损伤
22. 视知觉的形成中重要的知觉通路包括
A. 背侧通路 B. 内侧通路 C. 腹侧通路 D. 外侧通路
23. 与听觉有关的脑结构是
A. 内侧丘系 B. 外侧丘系 C. 下丘 D. 上丘
24. 颞顶枕联络区皮层参与哪些类型的学习?
A. 运动学习行为 B. 感觉学习 C. 空间关系 D. 复杂时空关系
25. 属于认知学习的是
A. 顿悟 B. 观察学习 C. 习惯化 D. 敏感化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6. 联想式学习
27. 逆行性遗忘
28. 运动性失语症
29. 神经递质
30. 小儿多动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31. 简述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32. 简述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
33. 论述睡眠的类型与睡眠过程。
B 卷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丘脑的感觉中继核不包括
A. 外侧膝状体 B. 腹后核
C. 内侧膝状体 D. 腹外核
2. 由突触后膜释放,迅速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过程的小分子物质是
A. 神经递质 B. 通道蛋白
C. 逆信使 D. 受体
3. 三叉神经主核主要接受传递
A. 触压觉的冲动 B. 痛觉的冲动
C. 温度觉的冲动 D. 味觉的冲动
4. 实现“在哪里冶的知觉信息流是
A. 小细胞通路 B. 大细胞通路 C. 背侧通路 D. 腹侧通路
5. 与面孔认知相关的特异性 ERPs 成分是
A. N1 B. N170 C. N400 D. P300
6. 注意约定理论认为
A. 注意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形成之前
B. 注意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形成之中
C. 选择注意制约于主体的情感状态
D. 选择注意的作用在于把知觉信息和工作记忆连接起来
7. 知觉学习是指
A. 经过多次程序性学习训练可以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形成快速技能的学习
B. 通过持续多日反复系统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对物体特征精细差异识别能力的学习
C. 往往一次性观察或模仿就会完成的学习
D. 通过练习产生对外界刺激的特定反应的学习
8. 与多次重复训练获得的习惯行为作业有关的纹状体结构是
A. 背内侧纹状体 B. 尾状核
C. 壳核 D. 伏隔核
9. 小脑唯一的传出纤维来自
A. 浦肯野氏细胞 B. 颗粒细胞
C. 蓝斑 D. 桥核
10. 病人 H. M 在做了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切除手术后,表现出
A. 说话时词汇使用错误 B. 不能理解别人的话
C. 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 D. 知觉障碍
11. 表层失读症的表现是
A. 不能在一些特殊字形和读音之间很好地完成转化
B. 不能理解文字的语义
C. 不能理解口头语言
D. 不能正确叫出物体的名称
12. 自我觉知伴随的事件相关电位是
A. N200
B. N400
C. P300
D. 1300-1900ms 的时间窗的右侧额区正向变化
13. 下列属于慢波睡眠障碍的是
A. 发作性睡病 B. 猝倒
C. 梦游症 D. 入眠前幻觉
14. 下列关于次发性饮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生活经验和习惯所引起 B. 由于体内缺水所引起
C. 学习对次发性饮水具有重要意义 D. 往往具有渴的预见性
15. 葡萄糖感受器存在于
A. 脑和肝脏 B. 脑和胃 C. 肝脏和胃 D. 胃和小肠
16. 詹姆士-兰格理论认为
A. 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或对身体状态的感觉
B. 情绪过程是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
C. 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汇集了各种感觉冲动,经过整合作用再投射至大脑,调节情绪状态
D. 边缘系统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
17. 当被试看到被人模仿自己的动作时,
A. 腹内侧前额叶激活 B. 左半球顶下叶镜像神经元激活
C. 右半球顶下叶镜像神经元激活 D. 颞上沟激活
18. stroop 实验范式属于人类执行监控功能实验研究范式中的
A. 更新 B. 抑制 C. 变换 D. 记忆
19. 内侧额叶眶区
A. 对动作进行连续监控
B. 对反应是否有冲突进行监控
C. 是理解他人的能力的重要中枢
D. 与动作后果的预测及后果的奖惩或得失有关
20. 希波克拉底提出的胆汁质对应于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
A. 兴奋型 B. 活泼型 C. 安静型 D. 抑制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时,传递的速度较快
B.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突触传递是单向的
C. 兴奋和抑制是神经元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D. 胶质细胞在脑内发挥清洁工的作用,吸收过量的神经递质,及时清理受损或死亡的神经元
E. 在脑的发育过程中,胶质细胞帮助神经元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
22. 下列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叙述正确的是
A. ADHD 儿童脑内多巴胺 茁 羟化酶含量较低
B. ADHD 是脑局部结构和功能障碍
C. ADHD 是多个脑网络或功能系统的综合紊乱
D. ADHD 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采用小剂量精神运动兴奋剂
E. 系统行为训练和校正,是改善 ADHD 病人状态的一种途径
23. 记忆痕迹理论认为电抽搐会干扰短时记忆的原因是
A. 电抽搐打断了神经元反响回路
B. 电抽搐打断了反响回路引起生化改变的过程
C. 电抽搐打断了蛋白质分解过程
D. 电抽搐打断了 RNA 分解过程
E. 电抽搐使神经元兴奋
24. 在下列视网膜细胞中,根据光的相对强度产生级量反应的是
A. 视杆细胞 B. 视锥细胞 C. 水平细胞
D. 神经节细胞 E. 无足细胞
25. 裂脑人实验证明了
A. 右半球借助语言和概念进行抽象思维占优势
B. 左半球借助语言和概念进行抽象思维占优势
C. 右半球以形象思维为优势
D. 左半球以形象思维为优势
E. 右半球的视觉形象知觉优势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6. 组块设计
27. 功能柱
28. 丘脑网状核闸门学说
29. 生物学阴性情绪
30. 人格障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31. 简述大脑、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和监督学习三种不同学习模式中的作用机制。
32. 简述巴浦洛夫提出的情绪的皮层动力定型学说。
五、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
33. 试述两性人格差异的 E-S 理论及其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解释。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