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14003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考试大纲

高纲 4387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4003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南京师范大学编(2025年)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融合了旅游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系统地阐述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并介绍了旅游资源评价、市场分析、主题定位、项目策划、可行性分析、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规划与开发以及规划图件编制等内容,通过具体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实例,强调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本课程设置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为今后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务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旅游规划和开发的涵义、特点、类型、历史、现状、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掌握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开发的方法,掌握客源市场调查与规模预测的方法,掌握主题定位、形象定位、功能分区、项目策划方法等,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两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两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基本理论,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基本理论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旅游规划和开发知识,掌握有关原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进行解释。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全域旅游、旅游系统的概念及其结构,掌握旅游规划的功能,了解旅游规划中的利益相关者,掌握旅游规划的步骤,掌握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全域旅游
识记:①全域旅游的概念。
领会:①全域旅游的内涵。
(二)旅游系统
识记:①旅游系统的概念;②旅游客源地的概念;③旅游目的地概念;④旅游通道的概念。
领会:①旅游系统的结构及组成要素。
(三)旅游规划概述
识记:①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②旅游规划的功能;③按旅游规划的时间尺度分类:④按旅游规划的内容分类。
领会:①按旅游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②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③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四)旅游开发概述
识记:①旅游开发的概念;②旅游开发的内容;③旅游开发的步骤。领会:①旅游开发的原则。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规划和开发的概念。

第二章 中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历程,理解当前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热点领域的概念、原则,掌握事件旅游规划的关注点,掌握扶贫旅游规划的内容要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中外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的回顾
领会:①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五个阶段的特征表现;②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四个阶段的特征表现。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展望
识记:①市场化的发展趋势;②旅游项目设计生态化的两层含义;③全域融合化趋势中的五种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领会:①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②创新化的发展趋势。(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热点解读
识记:①生态旅游的概念;②事件旅游的概念与事件活动的特征;③主题公园的概念及主题公园的规划与开发的主要内容。
领会:①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要内容;②生态旅游的原则;③假日旅游的特征和规划;④文化古迹旅游的资源。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中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

第三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结构,了解区位理论的发展及空间结构理论对旅游规划的意义,了解旅游人类学和社会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缘起及内涵,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使用的技术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识记:①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层面。
领会: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四大板块。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识记: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阶段;②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的三个方面;③双周期模型的涵义。
领会:①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②巴特勒模型;③普罗格模型;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和内涵。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
识记:①遥感技术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作用;③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④虚拟现实技术概念。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掌握国家标准中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法,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及其程序,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与内容,了解不同角度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识记:①旅游资源的概念。
领会:①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 旅游资源的类型
识记:①自然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
领会:①按照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②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的八大主要类别。
(三)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识记:①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②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领会:①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②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
(四) 旅游资源的评价
识记:①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②“三三六”评价法;③旅游资源评价方法。领会:①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②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以及旅游资源分类方法。

第五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分析的内容,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调查的方法,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预测及其方法,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策划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分析的内容
识记:①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分析内容的四个方面。领会:①市场宏观环境分析;②消费者行为分析;③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二)旅游市场调研的程序和方法
识记:①旅游市场调研的程序;②旅游市场调研的四个方法;③旅游市场预测的定义。
领会:①行为观察法。
(三)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策划
识记:①目标市场选择的原则;②旅游市场的营销渠道;③常见的市场营销战略;④四种营销竞争战略。
领会:①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标准和步骤;②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及各种策略的优缺点;③SWOT 分析及不同 SWOT 状态下的营销决策。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主题的结构层次,掌握旅游主题形象的概念及特征,掌握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方法,掌握旅游功能分区的原则、方法及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识记:①旅游主题的内涵层次结构;②旅游发展目标的分类;③旅游功能定位的概念和影响因子。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识记:①旅游主题形象的概念;②旅游主题形象的特征。领会:①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策略;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③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方法。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区
识记:①旅游功能分区的定义;②旅游功能分区的原则;③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领会:①聚类区划法;②旅游功能分区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③周游型和逗留型旅游线路的特点。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旅游功能分区的原则。

第七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项目的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旅游项目设计的原则,掌握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和主要程序,掌握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影响因素,了解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方法,了解旅游项目设计中的产业融合思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概述
识记:①旅游项目的概念;②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特征。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原则
识记:①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②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内容与程序
识记:①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方法;②头脑风暴法;③德尔菲法;④灰色系统法。
领会:①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②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程序;③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影响因素。
(四)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设计中的产业融合
领会:①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②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③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特征、原则、内容及主要程序。

第八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可行性分析的概念、原则、特征、内容和具体步骤,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财务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
识记:①可行性分析的概念;②可行性分析的功能;③可行性分析的特征。领会:①可行性分析的原则;②可行性分析的内容;③可行性分析的步骤。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识记:①财务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领会:①财务可行性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②财务可行性分析的现金流量的概念。
(三)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
识记:①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的定义。
领会: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估。(四)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不确定性分析
识记: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不确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原则及效益评估。

第九章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掌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了解旅游出行服务、旅游目的地资讯及导赏服务规划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公共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领会: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类型。
(二)旅游出行服务体系规划
识记:①陆路对外交通;②水路交通体系;③空路交通体系。领会:①目的地内部出行服务体系的规划设计。
(三)旅游目的地资讯及导赏服务规划
识记:①旅游目的地内部指示系统的分类;②旅游解说系统的概念。领会:①旅游目的地指引系统的建设。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分类及规划。

第十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保障体系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策保障体系的规划内容,了解市场保障体系的规划意义及其内容,掌握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主要规划内容,掌握环境保障体系的规划内容与方法,掌握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保障体系的规划内容与方法,了解危机管理的原理及其保障体系的规划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政策保障体系规划
识记:①建立政策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领会:①旅游开发政策保障体系规划的内容。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保障体系规划
识记:①建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保障体系的意义。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规划
识记:①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特点。
领会:①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意义。
(四)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规划
领会:①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②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两个体系。
(五)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体系规划
领会:①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体系规划的内容。
(六)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安全与危机管理保障体系规划识记:①旅游安全的概念;②危机的特点。
领会:①旅游安全及危机管理保障体系构建。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开发的各类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旅游规划图件及其制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规划图件的相关知识,了解一般旅游规划图件的要素构成,了解旅游规划图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流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旅游规划图件概述
识记:①旅游规划图件的特点;②旅游规划图件的功能。
(二)旅游规划图件技术要求
领会:①旅游总体规划;②旅游控制性详细规划;③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旅游规划图件制作方法
识记:①旅游规划中主要专题规划图件。
领会:①旅游规划图件的要素。

三、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重点阐述旅游规划图件的技术条件及制作方法。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五版),马勇、李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年。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
很好的计划和组织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做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你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文章。

2.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两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在考试之日起 6 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3.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40%,领会占 60%。

4.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

5.本课程考试试卷中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考生只准携带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铅笔、圆规、直尺、三角板、橡皮等必需的文具用品。不可携带计算器。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 旅游的客体是指( )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业 D. 管理人员参考答案: B

二、判断改错题
1.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包括: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参考答案:√

2.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规划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参考答案:×。“可持续发展”改成“整体优化”。

三、简答题
1.简述评估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的指标。
参考答案:
(1)竞争者的规划开发与经营目标。
(2)竞争者的现有市场占有率与市场地位。
(3)影响竞争者经营与发展的因素。
(4)竞争者扩大经营规模或退出行业所面临的障碍。
(5)竞争者的盈利能力及销售增长率。

四、论述题
1.试述旅游资源的特征。
参考答案:
(1)观赏性和体验性。
(2)时限性和区域性。
(3)多样性和综合性。
(4)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5)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6)吸引力的定向性。
(7)变化和创造性。
(注:需要适当具体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
河西走廊作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古老通道,近年来成为自驾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当地文旅部门计划打造一条全长约 1200 公里的“丝路记忆”自驾旅游环线,串联起6 个历史文化名城、3 处世界文化遗产和 5 个特色地貌景区。这条环线穿越戈壁、绿洲、雪山等多样的地形地貌,沿途分布着 32 个保存完好的汉代烽燧遗址和大量石窟艺术遗存。然而实地调研发现,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自驾需求:约 200 公里路段缺乏标准加油站,部分县道夜间无照明设施;沿线 40%的停车观景平台缺乏卫生间和补给点;旺季时热门景区周边经常出现2 小时以上的车辆拥堵。市场调查显示,前往该区域的自驾车游客中 65%选择7-10 天的深度游,人均日消费达 600 元,其中油费、住宿和特色餐饮占比最高。游客反馈最强烈的问题是导航信号不稳定、特色住宿供给不足和应急救助站点稀少。
问题:
1.上述案例反映了自驾车旅游的哪些特点?
2.结合案例,分析该地“丝路记忆”自驾游项目规划应关注的设计重点。
参考答案:
1.特点:
(1)灵活机动性。
(2)信息与设施依赖。
(3)出行决策的限定条件较多。
2.设计重点:
(1)自驾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
(2)资讯系统设计。
(3)自驾车营地建设。
(注: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