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考14243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含实践)考试大纲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考试大纲
专业名称:动物医学(专升本)
专业代码:090401

课程名称:兽医内科学与兽医临床诊断学(含实践)

课程代码:(14243)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制定
2024 年 3 月

Ⅰ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主要讲授动物疾病的临床基本诊断方法、实验室诊断和特殊诊断方法,以及动物常见内部器官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兽医临床诊断学:掌握一般检查及各系统检查的方法,明确各种常见、主要症状的形象、特征,以之作为发现和识别各种疾病的根据;理解每一症状产生的病理原因、条件、机理以及所提示的诊断意义,作为症状分析的理论基础。了解症状、资料综合分析及建立诊断的一般步骤、方法和原则。了解和部分掌握血、尿、粪便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初步学会处方及完整病历的写法。

2.兽医内科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的临床学科。主要内容有: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造血器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被皮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临床常见多发的各器官系统疾病、营养代谢以及中毒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较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开拓诊断思路以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Ⅱ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
(二)理解症状的概念以及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经常症状和暂时症状、典型症状和示病症状、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综合征的概念。
(三)应用症状诊断动物疾病。
二、课程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症状、预后等概念;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内容。
三、考核要求:
(一)识记: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症状、主要症状、典型症状、示病症状、综合征的概念。
(二)领会:次要症状、经常症状、暂时症状、全身症状、局部症状、综合征的概念。
(三)应用:收集症状、分清症状的类型并用于诊断动物疾病。

第二章 临床基本检查法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和内容,理解临床基本诊断法在兽医诊断中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问诊
第二节 视诊
第三节 触诊
第四节 叩诊
第五节 听诊
第六节 临床检查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
(一)问诊的概念、问诊的内容;
(二)视诊的概念、应用范围;
(三)触诊的概念、应用范围、方法以及触诊常见的病变;
(四)叩诊的概念、叩诊的方法及叩诊音;
(五)听诊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范围;
(六)个体病畜的和群畜的检查程序。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问诊的概念、问诊的内容;视诊的概念、应用范围;触诊的概念、应用范围、方法以及触诊常见的病变;叩诊的概念、叩诊的方法及叩诊音;听诊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范围;嗅诊的概念和方法。 个体病畜的和群畜的检查程序。
(二)领会:问诊的注意事项、视诊的注意事项、触诊常见病的病变。
(三)应用:问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诊断疾病。 在实际操作中注意个体病畜的和群畜的检查程序。

第三章 整体和一般临床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整体状态检查的内容。
(二)理解精神状态、营养发育不良、姿势与体态、运动与行为;被毛检查的内容与意义、皮肤检查的内容与意义、皮下组织检查的内容及意义;可视黏膜的检查方法、检查的内容及意义;体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临床意义;体温、脉搏及呼吸测定方法、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三)掌握整体状态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整体状态的观察
第二节 表被状态的检查
第三节 可视黏膜的检查
第四节 体表淋巴结的检查
第五节 体温、脉搏及呼吸测定
三、考核知识点
(一)整体状态的观察:精神状态、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姿势与体态、运动与行为;
(二)表被状态的检查:被毛检查的内容与意义、皮肤检查的内容与意义、皮下组织检查的内容及意义;
(三)可视黏膜的检查:检查方法、检查的内容及意义;体表淋巴结的检查:
(四)主要体表淋巴结的名称及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五)体温、脉搏及呼吸测定:正常范围、测量方法、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要求学生掌握动物营养不良、精神状态、姿势、运动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表被状态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可视粘膜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掌握体温、呼吸、脉搏测定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二)领会:要求学生了解动物体格发育、营养状况、皮肤温度、湿度、颜色检查的方法及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
(三)应用:要求学生会进行动物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姿势、运动检查;能够做可视粘膜检查的方法和判断;能够测量动物的体温、呼吸、脉搏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解释。

第四章 循环系统的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心脏检查方法和内容。
(二)了解血管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心脏的临床检查
第二节 血管的临床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一)心脏临床检查:心脏的听诊、心音产生的机理和心音的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
(二)血管检查:静脉和动脉血管检查的方法及意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的测定的方法及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要求学生掌握心脏检查的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方法及病理变化或异常,重点掌握心音的形成及特点,心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心杂音的概念、分类以及产生的原因。
(二)领会:掌握静脉检查的方法,病理性颈静脉波动的类型及鉴别要点。
(三)应用:会应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方法进行心脏的检查,对异常进行解释。

第五章 呼吸系统的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呼吸运动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掌握上呼吸道的检查方法和内容。重点掌握肺脏的检查方法和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呼吸类型的临床检查
第二节 上呼吸道的临床检查
第三节 肺脏的临床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一)呼吸类型的分类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呼吸节律的概念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呼吸困难的概念、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二)上呼吸道的检查:呼出气体的检查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鼻液的检查方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咳嗽的检查方法及其内容,喉、气管常用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三)肺的检查:肺脏的听诊和叩诊方法,叩诊区及叩诊音异常的临床意义,呼吸音异常的鉴别及其临床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要求学生掌握呼吸类型和呼吸节律异常;鼻液的检查及其异常变化,咳嗽的检查;胸廓形状的病理性异常,不同动物肺叩诊区界限的界限,叩诊区、肺叩诊音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重点掌握肺脏的听诊内容和临床意义。
(二)领会:要求学生掌握呼吸类型、呼吸节律、呼吸困难的概念;鼻腔外部状态、鼻粘膜、呼出气体、鼻液的检查及其异常变化,鼻旁窦、喉囊、喉和气管的检查方法和操作,上呼吸道杂音的辨识,胸廓形状的病理性异常,胸壁触诊的变化。
(三)应用:会应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方法进行呼吸系统的检查,对异常进行解释。

第六章 消化系统的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消化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
(二)理解动物食欲、饮欲、采食和咀嚼、吞咽、反刍、嗳气、呕吐等的异常表现和临床意义。口腔外部、内部检查的内容;咽和食管检查的方法;马属动物胃和肠管的检查;反刍动物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及肠管的检查,着重掌握瘤胃、网胃、瓣胃、真胃的体表投影位置及其检查方法和相应的临床变化。
(三)掌握反刍动物胃肠检查方法、单胃动物胃肠检查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动物饮食状态的临床检查
第二节 口腔、咽、食道的临床检查
第三节 胃肠的临床检查
第四节 粪便的临床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一)饮食状态观察:饮欲与食欲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采食、咀嚼和吞咽障碍的表现及临床意义,反刍、嗳气异常的临床意义,呕吐的临床意义;
(二)口及舌检查:口腔检查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舌检查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三)反刍动物前胃、皱胃及肠管体表投影的定位、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四)单胃动物胃肠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直肠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肝脏检查:肝区的触诊和叩诊及临床意义;
(六)排粪动作障碍检查。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要求掌握动物食欲、饮欲、采食和咀嚼、吞咽、反刍、嗳气、呕吐等的异常表现和临床意义;马属动物胃和肠管的检查,着重掌握马属动物肠音的听取,以及病理性肠音的辨识;反刍动物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及肠管的检查,着重掌握瘤胃、网胃、瓣胃、真胃的体表投影位置及其检查方法和相应的临床变化;排粪动作障碍,粪便的感观检查。
(二)领会:口腔外部、内部检查的内容及临床病变表现;咽和食管检查的方法和临床变化,禽类嗉囊的检查;猪、犬和猫的胃肠检查;直肠检查的概念、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粪便的感观检查;了解马、牛、羊及小动物肝脏检查的部位及临床变化。
(三)应用:会应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方法进行消化系统的检查,并对异常症状进行解释。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的临床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肾脏的检查方法和内容。
(二)理解尿液的感官检查。
(三)掌握肾脏、膀胱的检查方法,尿液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肾脏的检查
第二节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泌尿器官检查:肾脏的位置及检查方法,膀胱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尿道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排尿检查:尿频和多尿、少尿和无尿的概念和临床意义,尿闭、尿潴留、排尿困难与疼痛、尿失禁的概念和临床意义;外生殖器官的检查:公畜外生殖器官的检查方法与意义,母畜外生殖器官的检查方法与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尿量和排尿次数的检查。肾脏、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检查方法及临床病变表现。
(二)领会:排尿姿势、次数、数量以及排尿障碍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三)应用:能对泌尿系统进行临床检查。

第八章 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精神状态的检查、运动机能的检查。
(二)理解感觉功能的检查和特殊感觉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三)掌握运动机能的检查方法,运动机能的检查方法、感觉功能的检查和特殊感觉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精神状态检查。
第二节 运动机能检查。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
第四节 特殊感觉的检查。
第五节 神经反射机能的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精神状态检查:精神兴奋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精神抑制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运动机能检查:强迫运动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共济失调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不随意运动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瘫痪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感觉功能检查:浅感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深感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特种感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神经反射机能检查;反射的种类及其检查方法,反射机能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动物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及临床表现。头颅、脊柱检查所见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强迫运动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共济失调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不随意运动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瘫痪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浅感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领会:反射的种类及检查方法,反射机能的病理变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三)应用:能利用临床检查法对精神状态、运动机能、感觉和神经反射做出检查,并判断病情。

第九章 血细胞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血液细胞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二)理解血液样品采集的部位、血液的抗凝及处理方法;了解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动物采血部位及方法,常用的抗凝剂及使用方法。
(三)掌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红细胞比容和相关参数的应用,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血液的采集和保存。
第二节 红细胞及相关指标的检查。
第三节 白细胞及相关指标的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血液的采集和处理;血液的抗凝及处理方法;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红细胞比容和相关参数的应用,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分类计数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核左移、核右移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二)领会: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结构;血液流变学的概念、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掌握家禽血细胞计数的方法,了解家禽血细胞与哺乳动物血细胞形态学差异。
(三)应用:能利用临床检查血液结果分析疾病。

第十章 尿液和粪便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尿液和粪便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二)理解尿液和粪便样本的保存与处理。
(三)尿液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胆素原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能辨识尿中有机沉渣、无机沉渣,并明确其临床意义。掌握粪便潜血、胆色素、酸碱度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尿液的实验室检查。
第二节 粪便的实验室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要求学生掌握尿液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胆素原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能辨识尿中有机沉渣、无机沉渣,并明确其临床意义。要求学生能辨识粪便中各类细胞、饲料残渣、寄生虫和寄生虫卵、细菌等;掌握粪便潜血、胆色素、酸碱度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尿液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胆素原检测的方法
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能辨识尿中有机沉渣、无机沉渣,并明确其临床意义。
(二)领会:管型的概念、临床常见管型及其临床意义。粪便潜血、胆色素、酸碱度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三)应用:会进行实验室的尿检和粪检,解读化验单。

第十一章 血液化学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血液化学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二)理解血液化学检查反应肝脏、肾脏、心肌、胰腺和体液正常与否的判断指标。
(三)掌握血液化学检查的方法和疾病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血液的离子。
第二节 肝功能的检查。
第三节 其他酶指标的检查。
三、考核知识点
血清电解质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蛋白质、血糖、总胆固醇、胆红素、尿素氮和肌酐的测定及意义,相关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及意义。血气分析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血清电解质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二)领会:蛋白质、血糖、总胆固醇、胆红素、尿素氮和肌酐的测定及意义,相关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及意义。
(三)应用:解读血液生化检验化验单。

第十一章 X 线检查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 X 线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二)理解 X 线检查成像原理和临床应用基础。
(三)掌握 X 线的概念;X 线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范围、所需设备等;掌握 X 线诊断的原则和程序,以及骨与关节、食管、胸部和腹部常见疾病的 X 线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X 线基础知识。
第二节 胸部 X 图像分析和识读。
第三节 骨骼和关节 X 图像分析和识读。
三、考核知识点
X 线的概念;X 线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范围、所需设备等;掌握 X 线诊断的原则和程序,以及骨与关节、食管、胸部和腹部常见疾病的 X 线特征。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X 线成像的原理及基本规律,X 线机的使用,X 线图像的特点,X 线片质量评价,伪影形成的原因分析,人员的防护措施,X 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二)领会:X 线的概念;X 线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范围、所需设备等;掌握 X 线诊断的原则和程序,以及骨与关节、食管、胸部和腹部常见疾病的 X 线特征。
(三)应用:胸部 X 图像分析和识读,骨骼和关节 X 图像分析和识读。

第十二章 建立诊断的方法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建立诊断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
建立诊断的基本方法(论证诊断法和鉴别诊断法);建立诊断的步骤:调查病史、搜集症状,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实施防治、验证诊断;建立正确的诊断:建立正确诊断的条件和产生错误诊断的原因,以及建立诊断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建立诊断的基本方法(论证诊断法和鉴别诊断法);建立诊断的步骤:调查病史、搜集症状,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实施防治、验证诊断;建立正确的诊断:建立正确诊断的条件和产生错误诊断的原因,以及建立诊断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要求学生掌握建立诊断的概念和内容。
(二)领会 建立诊断的基本方法:论证诊断法和鉴别诊断法,建立诊断的步骤,以及建立诊断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应用 能根据现有症状建立诊断。

第十三章 消化器官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生对消化器官疾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理、症状及诊断、防治的掌握,重在理解和掌握消化器官疾病中比较典型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口腔、咽和食道疾病
第二节 反刍动物前胃疾病
第三节 马属动物胃肠病
第四节 猪胃肠病
第五节 犬猫胃肠病
第六节 其他动物胃肠病
三、考核知识点
口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咽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食管阻塞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前胃迟缓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和治疗方法。瘤胃积食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症状;瘤胃臌胀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和治疗方法;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的病因、症状和诊断预防;瓣胃阻塞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
马属动物:急性胃扩张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及治疗方法;肠阻塞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胃肠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及其治疗;腹膜炎的病因、病理变化、症状和治疗等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消化器官疾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理、症状及诊断、防治。
(二)领会:消化器官疾病中比较典型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三)应用:能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四章 呼吸器官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理、症状及诊断、防治的掌握,重在理解和掌握呼吸器官疾病中比较典型疾病的诊断及防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上呼吸道疾病
第二节 支气管疾病
第三节 肺病
第四节 胸膜疾病
三、考核知识点
鼻炎和感冒、支气管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小叶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胸膜炎的典型症状。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支气管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小叶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二)领会 肺水肿、肺气肿、肺血肿、间质性肺炎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三)应用 能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五章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对贫血、仔猪缺铁性贫血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理、症状及诊断、防治的掌握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
贫血、仔猪缺铁性贫血、出血性素质病。
三、考核知识点
贫血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贫血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各种贫血的鉴别诊断。
(二)应用 能鉴别诊断各种贫血,能治疗贫血性疾病。

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肾炎、膀胱炎、尿结石和尿道炎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理、症状及诊断、防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肾脏疾病
第二节 尿路疾病
第三节 尿毒症
三、考核知识点
引起泌尿器官疾病的原因;泌尿器官发病时的临床症状;肾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特征症状,对肾炎和肾病从概念上区别;膀胱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措施和方法;尿结石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和诊断和治疗措施和方法;尿道炎的病因、临床症状特征和治疗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泌尿器官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二)领会 肾病和尿毒症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
(三)应用 能鉴别诊断和治疗肾炎、膀胱炎、尿结石和尿道炎。

第十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一般原因;神经系统疾病时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脑及脑膜疾病
第二节 脊髓疾病
第三节 其他疾病
三、考核知识点
脑膜脑炎的概念、发病原因及机理、临床症状特征和治疗方法;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概念、发病原因及机理、临床症状特征和治疗方法;日射病和热射病的鉴别诊断。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理解和掌握脑膜脑炎、日射病和热射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
(二)领会 脑震荡和脑挫伤、慢性脑室积水、脊髓损伤、癫痫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
(三)应用 能诊断和治疗脑膜脑炎、日射病和热射病。

第十八章 营养代谢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性疾病。
第二节 常量元素代谢性疾病
第三节 微量元素代谢性疾病
第四节 维生素代谢性疾病
三、考核知识点
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特点;奶牛酮病、维生素 A 缺乏症、维生素 B 缺乏症、佝偻病、骨软病、硒和维生素 E 缺乏症的概念、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要点与实验室检测原则及预防治疗知识和理论。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对奶牛酮病、绵羊妊娠毒血症、维生素 A 缺乏症、维生素 B 缺乏症、佝偻病、骨软病、硒和维生素 E 缺乏症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的理解和掌握。
(二)领会 仔猪低血糖、黄脂病、马麻痹性血红蛋白尿病、维生素 C、维生素 K 缺乏、青草搐搦、铜缺乏病、锌缺乏病、碘缺乏病、钴缺乏病等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
(三)应用 能鉴别诊断和治疗牛酮病、维生素 A 缺乏症、维生素 B 缺乏症、佝偻病、骨软病、硒和维生素 E 缺乏症。

第十九章 中毒性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中毒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饲料中毒
第二节 霉菌毒素中毒
第三节 农药、灭鼠药和化肥中毒
第四节 有毒植物中毒
第五节 矿物元素中毒
第六节 动物毒素中毒
三、考核知识点
毒物、中毒、毒物毒性的概念;中毒疾病的防治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病因、机理、诊断和治疗;氰氢酸中毒的机理和治疗;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因、毒理、症状、诊断及防治;有机磷中毒和有机氟中毒的病因、机理、症状、诊断和治疗;尿素中毒的病因、机理和症状及其治疗;灭鼠药中毒的病因、症状和治疗;钠盐中毒和无机氟中毒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要点与实验室检测要则及预防治疗知识和理论。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氰氢酸中毒、瘤胃酸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奶牛酮病、有机磷中毒和有机氟中毒、尿素中毒、灭鼠药中毒和钠盐中毒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的理解和掌握。
(二)领会 棉籽饼中毒、菜籽饼中毒、感光过敏、糟渣类中毒、栎树叶中毒、疯草中毒、银合欢中毒、玉米赤霉烯酮中毒、麦角碱中毒、铅中毒、镉中毒等疾病病因、症状和治疗。
(三)应用 能鉴别诊断和治疗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氰氢酸中毒、瘤胃酸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奶牛酮病、有机磷中毒和有机氟中毒、尿素中毒、灭鼠药中毒和钠盐中毒。

第二十章 家禽及其他疾病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引起家禽疾病、糖尿病、湿疹和荨麻疹的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三、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家禽疾病
第二节 过敏性疾病
第三节 内分泌和应激综合症
三、考核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家禽痛风、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了解湿疹、荨麻疹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技能与知识。了解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障碍疾病。掌握以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识记 家禽痛风、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二)领会 湿疹、荨麻疹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技能与知识。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障碍疾病。
(三)应用 能诊断和防治禽痛风、肉鸡腹水综合症。
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课程实践实验
一、实践实验的目的要求
兽医内科学实验对培养学生对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转归、诊断和防治等内容的认识、诊断、治疗、实验技能、实验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一些必需诊疗疾病的实际技能,掌握兽医内科疾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为:
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使学生掌握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始终强烈地充满对获取知识的渴望和对探求未知的欲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实践实验内容

实验一、基本治疗技术(一)

实验类型:验证性
目的要求:掌握投药方法的技术操作要领,并能熟练完成。
主要内容:马、牛、猪口服投药及胃管投药方法的学习及练习。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马、牛、羊、猪;胃管(针对不同动物的),药物。

实验二、基本治疗技术(二)

实验类型:验证性
目的要求:掌握穿刺法和灌肠法技术操作要领,并能熟练进行实际操作。
主要内容:基本穿刺方法(静脉、肌肉、皮下等)、瘤胃和瓣胃穿刺、灌肠等。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马、牛、羊、猪;穿刺针(针对不同动物、不同部位的);药物。

实验三、食道阻塞和皱胃变位病的诊疗

实验类型:验证性
目的要求:掌握食道阻塞的病因和诊治方法;反刍动物皱胃变位病的病因和诊治方法。
主要内容:学习食道阻塞病的诊治方法,观看和学习皱胃变位病的课件。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马、牛、羊、猪;穿刺针(针对不同动物、不同部位的);药物。

实验四、前胃弛缓病和瓣胃阻塞的诊疗

实验类型:验证性
目的要求: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让学生掌握反刍动物前胃弛缓和瓣胃阻塞病的发生原因、特征症状、诊断和治疗。
主要内容:完成病例模型制作,观察记录疾病发生的过程、症状,做出诊断和治疗;并对发病致死病例剖检,观察胃内容物的性质、状态;分析讨论引起反刍动物前胃疾病的病因;进行综合性实验报告的撰写。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马、牛、羊、猪;穿刺针(针对不同动物、不同部位的);药物。

实验五、马属动物肠阻塞疾病的诊疗

实验类型:综合性
目的要求: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让学生掌握马肠阻塞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主要内容:掌握临床治疗原则和方案的确立方法、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诊疗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马或驴;塑料手套(做直检用);药物。

实验六、异物性肺炎的诊疗

实验类型:综合性
目的要求: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让学生掌握异物性肺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主要内容:分析可能的病因,观察患畜的主要症状,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实验。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马或驴;塑料手套(做直检用);药物。

实验七、小叶性肺炎的诊疗

实验类型:综合性
目的要求: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让学生掌握小叶性肺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主要内容: 临床检查病畜、做出初步诊断,确定治疗原则并治疗。了解小叶性肺炎发病原因,掌握其主要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主要仪器设备:实验动物马或驴;塑料手套(做直检用);药物。

实验八、动物医院现场实习
实验类型:验证性
目的要求:掌握病院就诊程序,处方的开启和药物配伍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兽医院病例观察和诊断程序;处方的开启和药品配值禁忌及注意事项。
主要仪器设备:现场观看整个常见内科疾病的诊疗(从病畜登记、临床检查、实验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全过程);熟悉整个诊疗程序。

二、实验参考教材

1.胡俊杰. 家畜内科学实习指导. 甘肃农业大学自编, 2007
2.刘宗平,赵宝玉. 兽医内科学(精简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1.1
3.王建华. 兽医内科学(第四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12

Ⅲ 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大纲的作用

本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动物医学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有关规定而编写的,其为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考试命题、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材料的重要依据。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考试命题、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材料,必须与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基本一致。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内容。大纲中未列出的知识点则不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也不属于考核内容。

二、学习要求与考核要求的说明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其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大纲中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目的与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本课程考试内容基本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在“考核要求”中分别按三个认知层次确定考核要求,从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知识点,如名词、定义、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对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少数几个或多个知识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

(一)自学教材:
耿立英等. 动物生理生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二)参考教材:
1.陈杰. 家畜生理学(第四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李庆章. 动物生物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四、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知识性较广,内容丰富,因此,自学者应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参考自学考试大纲,制定自学计划,认真阅读规定的教材,坚持按计划进行自学。自学的内容和掌握的程度应参照本大纲规定的要求,深入理解各章的知识点。

五、社会助学

(一)社会助学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与考核内容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具体要求,妥善安排教学辅导环节。
(二)针对自学者的情况,教师有计划地进行讲解辅导,对考生布置一定的作业以帮助自学者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自学者应按照本大纲的要求,认真学习规定教材,全面而系统,并循序渐进地学习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六、考试命题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均为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三)试题中“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认知层次的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30%、40%、30%。
(四)试题的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和难四个难度层次,各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五)试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解释概念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60 分为及格线。

IV 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心外杂音不包括 ( )
A.胸膜摩擦音 B.心包摩擦音
C.心包拍水音 D.心肺性杂音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犬发生小叶性肺炎时,胸部 X 线摄影检查可见 ( )
A.肺纹理增粗 B.整个肺区异常透明 C.肺野阴影一致加重
D.肺野有大面积均匀的致密影 E.肺野局部斑片状或斑点状密影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认为正确的请对照题号将选项“A”涂黑,错误的将选项“B”涂黑。错涂、多涂、未涂均无分。)
1.在马左侧腹腔进行盲肠的听诊检查。
四、解释概念题
1. 呼吸困难
五、简答题
1. 听诊检查的主要内容。
六、分析论述题
1. 试述呼吸音的听诊变化及临床意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