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课程代码:05633)课程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全国统考课程命题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考试目标
1.课程性质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向自学者传授和培养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
2.考试目标
通过自学和考试,使自学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联系实际初步掌握文化资源开发、创意;文化项目的管理运营等专业技能。
二、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以课程考试大纲为依据。其内容为:
第一章“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需要掌握: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中国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成果。
第二章“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需要掌握: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学、文化资本“3T理论”的定义;文化经济的基本特征;文化资本三大形式;”3T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运用。
第三章“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需要掌握:文明冲突论、“软实力”、文化安全保护的含义;理解文化产业是“符号的战争”;文化安全和文化保护主义的本质差别;中国文化安全保护面临的挑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第四章“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九大类别”需要掌握:文化产业的门类划分;九大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现状。
第五章“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需要掌握: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各国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各国文化产业特色行业。
第六章“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需要掌握:数字化内容生产的含义;数字动画、电子游戏、数字影视、数字音乐与手机文化的技术支持和产业发展状况;掌握“数字化内容生产”是文化产业发展新方向。
第七章“文化产业模式”需要掌握:简单文化产业模式和复杂文化产业模式的区别;明星经济;文化行业组织的特征、功能;产业的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问题。
第八章“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需要掌握:成本的含义和本质;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非营利组织的含义;非营利组织的评价指标;非营利组织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第九章“文化内容产业与市场策略”需要掌握:产业链、价值链的含义;文化产业链的利润实现模式;波特钻石模型;产业集群的含义;文化产业集群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第十章“文化产业品牌战略”需要掌握:品牌战略、文化产业的品牌战略的含义和内容;文化品牌的价值内涵和经济价值;运用品牌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电通蜂窝模型的含义和意义。
第十一章“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需要掌握: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原则;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
三、考试范围和考试说明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
1.考试依据和范围
(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相关规定为依据
(2)以李思屈 李涛编著《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年版)为使用教材。该教材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通行教材之一。
(3)命题内容覆盖各章。
2.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应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考试合格者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
考试工作应引导社会助学者全面系统地进行辅导,引导应考者认真、全面地学习指定教材,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与覆盖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各章,重点章节的内容占试卷内容比例为50-60%。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答卷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考试的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3.本课程在试题中不同难度要求的分数比例为:容易20%,较易35,较难35,难10%。
4.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本门课程有无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携带的工具):无。
五、《文化产业概论》课程题型举例
1.选择题
(1)“SWOT”分析法的意义指 【 】
- 优势 B. 劣势 C. 机会 D.挑战 E.市场细分
(2)提出“两种经济论”的是 【 】
A.费克斯 B.波特 C.甘斯 D.詹姆逊
2.名词解释
(1)文化经济
(2)内容产业
3.简答题
(1)简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别
(2) 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的关系
4.论述题
(1)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版权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意义的认识
(2)以佛教中国化为例,论述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主体性。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