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人为因素
课程代码:05092
(2009年4月修订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航空维修工程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以人、机、环境三要素为对象,以人为中心,按照人的作业机能、管理与文化、作业特性和作业条件的顺序,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深入研究了航空运输生产过程中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确保航空运输安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能够运用人机工程的知识对航空运输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加以分析;根据航空运输生产的实际,对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危害进行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正确了解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人为因素的学习方法及实际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人为因素》是航空维修工程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它与航空维修工程管理专业的其它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飞机结构与系统》、《发动机原理与构造》、《航空维修管理》是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认识航空安全的重要意义,了解航空人为因素的基本知识,掌握人为差错的原因与基本模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理解:航空安全、事故和事故征候(重点)
人为差错的原因与模式
应用:人为因素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一)航空安全
理解:安全的基本概念
应用:航空安全
(二)人为因素
理解:人为因素及其应用
应用:航空中的人为因素
(三)人为差错
理解:人为差错的原因及分析
应用:民用航空人为差错分析
(四)航空人为差错模式
理解:人为差错基本模式
应用:航空人为差错基本类型
(五)人为因素研究动态
理解:国外人为因素研究
应用: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
第二章 人的机能特征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掌握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认识人的局限性,从而为避免航空人为差错提供理论依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次重点)
应用:人体形态尺寸的应用、视觉、听觉的保护,信息处理的影响因素。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重点)
(一)人的形态特征
理解:人体基本尺寸
应用:人体作业空间和力量范围
(二)神经与系统
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应用: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视觉
理解:人体的视觉系统
应用:航空维修人的视限制
(四)听觉
理解:人体的听觉系统
应用:航空维修人的听限制
(五)生理
理解:人的生理特征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人的生理特征
(六)心理
理解:人的生理特征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人的生理特征
第三章 人的素质教育与培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认识民航作风的实质,通过加强管理来提高人员素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理解:民航工作作风的内容(重点)
应用:奖惩与培训机制、人员技能管理与评估、思想政治工作。
(一)机务作风
理解:人的素质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机务作风
(二)奖惩
理解:人的需求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人的培养
(三)管理与评估
理解:人的技能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人的技能考核
(四)思想政治工作
理解:党、政、工、团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政治思想工作
第四章 人的作业特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掌握人体能量的基本概念,能够对作业疲劳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分析人在作业过程中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工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理解:人体能量产生的机理、作业时人体的氧消耗动态和作业疲劳(重点)脑力劳动和持续警觉作业的特点(次重点)
习惯与错觉、精神紧张、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工作制度(次重点)
应用:作业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疲劳的测定及预防、休息制度
人的可靠性、轮班、加班与不定时工作制
(一)人体能量
理解:人的能量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人的能量变化
(二)作业疲劳
理解:人的能量消耗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人的能量补充
(三)人的倾向
理解:人的倾向
应用:航空维修中的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
(四)工作制度
理解:工作制度
应用:航空维修中工作制度的限制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了解: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这部分在内容提示中。
应用:这是核心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这部分在重点中。
二、指定教材
《人为因素》 徐超群、高东 主编 中国民航总局适航司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考生自学时,应先仔细阅读本大纲。明确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以便突出重点,有的放失的掌握课程内容。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要求,认真阅读教材,把握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必须深刻理解,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多地看一些工程管理方面的参考书,从而帮助理解消化。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3、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4、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5、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7、助学学时:本课程共3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40学时,其中助学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
课程内容 |
助学学时 |
1 |
概论 |
6 |
2 |
人的机能特征 |
14 |
3 |
人的素质教育与培养 |
10 |
4 |
人的作业特性 |
14 |
5 |
作业条件 |
10 |
总计 |
54 |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教易、较难、难的比例为2:3:3:2。
3、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85%,一般占15%。
4、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5、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试题示例(样题)
1、请举例说明人为差错?
2、何为微气候?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