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9]
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五年六月
自学用书:《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李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是汽车专业的专业课课程。《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以汽车的使用性能和检测技术、设备等为讲授内容,以从事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等相关人员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材内容共分十章,以汽车使用性能和汽车不解体情况下的性能检测为主,分别系统介绍了概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基础知识、汽车动力性能与检测、汽车燃油经济性与检测、汽车制动性能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检测、汽车车速表检测、汽车前照灯检测、汽车公害与检测、汽车平顺性与通过性等内容。全书在系统讲诉有关理论的同时紧密与实践相联系,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者掌握汽车主要使用性能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检测的内容;掌握常用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维护修理,掌握汽车检测的有关标准和规定。为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者在学习本教材系统理论时,应做到同时与实践紧密结合,根据条件加强现场学习,在实践中加强对本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Ⅱ 考核目标
第一章 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汽车使用性能的概念,掌握汽车常用的使用性能及一些主要指标,掌握汽车检测的基础理论,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概况,了解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使用性能概述
汽车检测技术概述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汽车检测基础理论
三、考核要求
汽车使用性能概述
识记:(1)汽车使用性能概念。
理解:(1)汽车的容载量(2)汽车的质量利用(3)汽车的使用 方便性。
汽车检测技术概述
识记:(1)汽车检测技术、检测目的、检测方法。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识记:(1)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2)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汽车检测基础理论
理解:(1)汽车检测参数(2)检测参数标准(3)诊断周期。
第二章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任务,掌握汽车检测站类型,掌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工艺布局、工位设置,掌握各工位设备及检测项目,掌握检测工艺路线,了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计算机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概述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计算机应用概述
三、考核要求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概述
识记:(1)综合检测站的任务(2)检测站的类型
理解:(1)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工艺布局(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工位设置(3)各工位设备及检测项目(4)检测工艺路线。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计算机应用概述
识记:(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用(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掌握汽车的驱动力,掌握汽车的行驶阻力,掌握汽车的驱动力平衡方程,掌握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特性,掌握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掌握发动机综合性能的检测,掌握驱动车轮输出功率的检测。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平衡方程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汽车的功率平衡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
驱动车轮输出功率检测
三、考核要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识记:(1)汽车的最高车速(2)汽车的加速性能(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汽车的驱动力
理解:(1)汽车的驱动力(2)汽车驱动力的影响因素(3)汽车的驱动力图。
汽车的行驶阻力
理解:(1)汽车行驶的总阻力(2)滚动阻力(3)空气阻力(4)坡度阻力(5)加速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平衡方程
理解:(1)汽车的驱动力平衡方程。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理解:(1)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2)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3)汽车的驱动与附着条件(4)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理解:(1)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2)汽车的动力特性图。
汽车的功率平衡
理解:(1)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2)汽车功率平衡图(3)汽车的后备功率。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
理解:(1)液力变矩器的特性(2)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特性。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理解:(1)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发动机特性、传动系参数、汽车总质量、使用因素)。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
识记:(1)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2)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装置的基本组成。
理解:(1)发动机功率的检测(2)点火系统检测(3)点火正时的检测(4)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检测(5)进气歧管真空波形检测(6)各缸压缩压力判断(7)各缸工作均匀性判断(8)柴油机喷油压力波形检测(9)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10)发动机异响的检测。
应用:(1)利用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判断(2)各种检测所得波形的分析。
驱动车轮输出功率检测
理解:(1)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工作原理(2)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构造(3)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4)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使用与维护(5)第五轮仪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四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与检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的分类与特点比较,掌握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路试检测,掌握常用汽车油耗计的结构原理与使用维护,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台试检测。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
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的分类比较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路试检测
常用汽车油耗计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台试检测
三、考核要求
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
识记:(1)有关标准。
理解:(1)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
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的分类比较
识记:(1)五类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2)试验分类比较。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路试检测
识记:(1)试验规范及标准(2)试验条件(3)试验项目。
理解:(1)直接档全节气门加速燃料消耗量试验(2)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3)多工况燃料消耗量试验(4)限定条件下的平均使用燃料消耗量试验(5)试验数据的检验与校正。
常用汽车油耗计
理解:(1)常见油耗计的结构原理(2)常见油耗计的使用与维护。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台试检测
理解:(1)检测油路的连接与油路中气泡的排除(2)台架检验方法。
第五章 汽车的制动性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掌握汽车的制动效能,掌握
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掌握制动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掌握影响汽车制动性的主要因素,掌握汽车制动性的检测。
二、考核知识点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汽车的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主要因素
汽车制动性检测
三、考核要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识记:(1)主动安全性的含义(2)被动安全性的含义(3)汽车的制动性能的含义。
理解:(1)制动效能(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4)地面制动力(5)制动器制动力(6)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附着力的关系(7)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与滑动率。
汽车的制动效能
识记:(1)改善制动效能的措施。
理解:(1)用制动距离法检验制动效能(2)用制动力法检验制动效能(3)用制动减速度法检验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识记:(1)制动效能的热衰退(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制动效能的水衰退。
理解:(1)制动效能的热衰退产生的原因(2)制动效能因数。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识记:(1)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理解:(1)制动跑偏(2)制动侧滑(3)转向能力的丧失。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理解:(1)地面法向反作用力(2)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3)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4)制动过程分析。
影响汽车制动性的主要因素
理解:(1)轴间负荷分配的影响(2)制动力的调节与和车轮防抱死(3)汽车载质量的影响(4)车轮制动器的影响(5)制动初速度的影响(6)利用发动机制动(7)道路条件的影响(8)驾驶技术的影响。
汽车制动性检测
识记:(1)汽车制动性检测项目、方法与相应技术条件(2)制动试验台的类型(3)单轴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的基本结构(4)单轴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结构(4)双轴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结构(5)平板式制动试验台。
理解:(1)用五轮仪检测制动性能(2)用制动仪检测制动性能(3)单轴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的工作原理(4)单轴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的操纵使用方法(5)单轴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的维修及维护(6)用单轴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的方法(7)用双轴惯性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的方法。
第六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检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了解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了解人—汽车闭路系统,掌握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及时域响应与频率响应特性的评价指标,掌握轮胎的侧偏特性,掌握汽车的转向特性,掌握汽车不发生纵翻和侧翻的条件,掌握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掌握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检测,掌握转向盘的转向阻力和自由转向角的检测,掌握汽车车轮侧滑的检测,掌握汽车转向轮定位参数的检测,掌握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掌握汽车车轮平衡的检测,掌握汽车悬架装置的检测。
二、考核知识点
概述
轮胎的侧偏特性
汽车的转向特性
汽车的纵翻和侧翻
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
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检测
转向盘的转向阻力和自由转向角的检测
汽车车轮侧滑的检测
汽车转向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汽车四轮定位检测
汽车车轮平衡检测
汽车悬架装置检测
三、考核要求
概述
识记:(1)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2)人—汽车闭路系统。
理解:(1)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2)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及时域响应与频率响应特性的评价指标。
轮胎的侧偏特性
理解:(1)轮胎的坐标系(2)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3)影响侧偏特性的因素(4)回正力矩(5)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
汽车的转向特性
理解:(1)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汽车稳态响应—等速圆周行驶(2)影响转向特性的因素。
汽车的纵翻和侧翻
理解:(1)汽车不发生纵向倾覆的条件(2)汽车不发生侧翻的条件。
转向轮的摆振与稳定
理解:(1)引起转向轮摆振的因素(2)使转向轮稳定的各项稳定力矩。
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检测
识记:(1)车身侧倾角检测台的结构。
理解:(1)汽车最大侧倾稳定角的检测(2)侧倾角试验台的使用和维护(3)侧倾角检测台的检定和调整。
转向盘的转向阻力和自由转向角的检测
理解:(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测(2)转向盘的转向力和转角的检测。
汽车车轮侧滑的检测
识记:(1)汽车车轮侧滑检验台的结构。
理解:(1)汽车车轮侧滑检验台的工作原理(2)侧滑台的使用和维护(3)侧滑台的检定和调整。
汽车转向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识记:(1)气泡水准车轮定位仪结构
理解:(1)气泡水准车轮定位仪测量原理(2)气泡水准车轮定位仪使用方法(3)前轮最大转角的检测。
汽车四轮定位检测
理解:(1)四轮定位仪的工作原理与结构(2)四轮定位仪的测量原理(3)四轮定位仪的使用(4)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汽车车轮平衡检测
识记:(1)车轮不平衡的危害(2)引起车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3)车轮平衡与其他旋转体平衡的不同之处(4)车轮平衡机的结构。
理解:(1)车轮平衡机理(2)车轮平衡机的使用(3)车轮平衡机的测试。
汽车悬架装置检测
识记:(1)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型式与特点(2)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结构。
理解:(1)汽车悬架装置的评价方法(2)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的使用。
第七章 汽车车速表检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汽车车速表的检测方法与有关标准,了解常见车速表试验台的类型、结构,掌握车速表试验台的测试方法,掌握车速表试验台的使用注意事项与维护。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方法与有关标准
车速表试验台
三、考核要求
汽车车速表的检测方法与有关标准
理解:(1)汽车车速表误差形成原因及危害(2)车速表的检验方法及有关标准。
车速表试验台
识记:(1)标准型车速表试验台的结构(2)驱动型车速表试验台的结构。
理解:(1)滚筒式车速表检测台的误差测量原理(2)车速表试验台的测试方法(3)车速表试验台的使用注意事项与试验台的维护。
第八章 汽车前照灯检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汽车前照灯检测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汽车灯光基础及检测原理,掌握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与维护。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前照灯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汽车灯光基础及检测原理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与维护
三、考核要求
汽车前照灯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识记:(1)前照灯检测的目的(2)前照灯检测的要求。
汽车灯光基础及检测原理
识记:(1)常见的各种类型的前照灯检测仪的构造。
理解:(1)光的基础知识(2)前照灯的光学特性(3)检测元件—光电池(4)用屏幕法检测光束照射位置(5)常见的各种类型的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识记:(1)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的外形与结构。
理解:(1)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的检测原理。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与维护
理解:(1)前照灯检测仪的使用(2)全自动检测仪的使用方法(3)前照灯检测仪的维护。
第九章 汽车公害及检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掌握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掌握柴油车排放烟度值的测定,掌握曲轴箱污染物排放检验,掌握燃油蒸发排放的检验,了解有关汽车排放的新国标,掌握汽车噪声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和检验。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柴油车排放烟度值的测定
曲轴箱污染物排放检验
燃油蒸发排放的检验
汽车排放新国标简介
汽车噪声及检验
三、考核要求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
理解:(1)一氧化碳的形成及危害(2)碳氢化合物的形成及危害(3)氮氧化合物的形成及危害(4)浮游微粒及其危害(5)硫氧化物及其危害(6)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因素(7)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检测
识记:(1)检测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理解:(1)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定。
柴油车排放烟度值的测定
识记:(1)检测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理解:(1)测量方法及测量前准备(2)测量规程(3)仪器的校正。
曲轴箱污染物排放检验
理解:(1)曲轴箱漏气的危害及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检查。
燃油蒸发排放的检验
理解:(1)燃油蒸发污染物(2)燃油蒸发的控制系统及其检查。
汽车排放新国标简介
识记:(1)GB14761的相关知识(2)GB18285的相关知识。
汽车噪声及检验
识记:(1)噪声的基本知识(2)汽车噪声的检测参数标准。
理解:(1)汽车噪声的形成及影响因素(2)汽车噪声的检测。
第十章 汽车的平顺性和通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掌握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参数,掌握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掌握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掌握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
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汽车的通过性
三、考核要求
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理解:(1)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2)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3)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参数。
汽车的通过性
理解:(1)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2)通过性的支承与牵引参数(3)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Ⅲ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可以用来实现读取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代码,清除诊断代码和检测发动机运行参数等功能的仪器是 ( )
A、示波器 B、发动机综合分析仪 C、汽车解码仪 D、汽车底盘测功机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动力性主要应由以下哪些指标来评定( )。
汽车的最高车速
汽车的加速能力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汽车的最大载重量
汽车的百公里油耗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正确在后面括号内标“T”,错误的在后面括号内标“F”)
汽车的整备质量利用系数等于汽车装载质量与汽车整备质量之比。 ( )
四、填空题
1、汽车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 必须符合国标的要求,在汽车检测中被列为必检项目。
五、简答题
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功能有哪些?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