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
人生哲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OO一年十一月
指定教材:《人生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沈继英等主编,1999年4月第1版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明确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掌握其内容和要求对于人生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1、人生的含义及内容
2、人生观、世界观的含义及其两者关系
3、人生观在人生中的意义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人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含义
2、领会:人生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3、应用: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实践
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剖析“人的本质自私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
二、课程内容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剖析“人的本质自私论”
3、个人、社会的含义及其特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含义及其特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个人、社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含义
2、领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3、应用: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第三章 人的主体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主食醋 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课程内容
1、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2、主体性的含义、发展过程、结构及其表现
3、人的主体性对人生的意义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主体性的含义
2、领会:主体性的发展过程、结构和表现
3、应用:人的主体性对于人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
第四章 人的价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人生价值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创造崇高的人生价值。
二、课程内容
1、价值、人的价值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人生价值观的含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3、人生价值的评价、选择与实现
4、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人的价值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评价的含义
2、领会: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3、应用: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
第五章 人生理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明确人生理想的含义、内容及其作用,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科学信念,以实际行动将理想变为现实。
二、课程内容
1、人生理想的含义及其特征,信念与信仰的含义及其关系
2、人生理想的内容及其作用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4、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人生理想、信念、信仰的含义
2、领会:人生理想的内容及其作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应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将理想变为现实
第六章 人生选择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明确人生选择的必然性,正确把握人生选择的特点,提高自己进行人生选择能力,实现优化人生。
二、课程内容
1、人生选择的含义及其内容
2、人生选择的特点及意义
3、影响人生选择的因素及达到最佳人生选择的要求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人生选择的含义及特点
2、领会:人生选择的意义
3、应用:最佳的人生选择
第七章 人生与道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道德理论知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二、课程内容
1、道德的含义与特征
2、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关系
3、道德评价的含义及形式
4、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考核要求
1、识记:道德的含义及特征,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含义及其关系
2、领会:优良道德传统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应用:新形势下应具备的道德素质要求
第八章 人生与审美(略)
第九章 人生与爱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明确爱情的本质与特征,遵守爱情道德,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课程内容
1、爱情的含义及特征
2、爱情道德的内容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考核要求
1、识记:爱情的含义及特征
2、领会:爱情道德的内容
3、应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第十章 人生与人际关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人际关系理论,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内容
1、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含义
2、人际关系在人生中意义
3、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考核要求
1、识记: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含义
2、领会: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
3、考核:正确处理竞争与全作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十一章 人生与心理健康
一、学习目的
树立现代的健康观,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促进心理健康
二、课程内容
1、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2、心理健康对于人生发展的意义
3、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及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2、领会:提高健康水平的意义
3、应用: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 (略)
第十三章 (略)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