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8]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2010年7月
自学用书:《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林鸿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参考书目:《实用播音教程》(第一册)吴弘毅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专业的必考课程。本课程根据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工作的特点,教授学生理解并掌握普通话基础理论知识、把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掌握科学的播音发声理论,并结合学生各自的生理特点、心理特性,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发声质量,使之能够自如地驾驭声音,使有声语言成为他们得心应口的创作工具,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教材内容共分三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即前六章主要讲授普通话语音知识;第二部分即七至十一章讲授发声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即第十二章是提高语音发声及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练习部分。本书突出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自学考试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在全面了解普通话语音、发声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运用相关理论调整个人的语音和发声状态,在话筒前、镜头前能够自如地调整自己的声音,从而胜任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应该在理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的语音发声水平及语言表达综合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语音概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概念、性质等,简单应用音节、音素、音位等相关理论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
(一)语音和语音学
(二)语音性质
(三)汉语拼音方案
(四)语音的基本概念
三、考核要求
(一)语音和语音学
识记:语音学
(二)语音的性质
理解:(1)语音的概念 (2)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3)语音的生理属性: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共鸣器官(4)语音的社会性质
(三)汉语拼音方案
1、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2、理解:汉语拼音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四)语音的基本概念
理解:(1)音节 (2)音素 (3)音位、音位变体
第二章 普通话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概念及普通话语音的特点,综合应用普通话的形成及其重要性等知识,了解并识记我国的七大方言区。
二、考核知识点
(一)普通话的概念
(二)普通话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三)方言简介
三、考核要求
(一)普通话的概念
理解:普通话的概念
综合应用: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二)普通话的形成及其重要性
识记:普通话的形成
综合应用:普通话的重要性
(三)方言简介
识记:我国七大方言区
第三章 辅音和声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辅音的发音过程、发音特点、发音条件,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能正确区分声母的发音。
二、考核知识点
(一)辅音
(二)声母
(三)声母练习
(四)声母正音练习
三、考核要求
(一)辅音
理解:辅音的定义
综合应用:辅音的发音过程,发音特点,发音条件,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浊音,送气音,不送气音等。
(二)声母
理解:声母的定义
综合应用:声母的发音条件
(三)声母练习
理解:各声母的发音条件
(四)声母正音练习
掌握:难点音的发音
第四章 元音和韵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元音的定义及发音过程、发音特点、发音条件,韵母的分类及各类韵母的发音,能够正确辨别韵母的发音,并准确地发出普通话韵母。
二、考核知识点
(一)元音
(二)韵母
(三)单韵母
(四)复韵母
(五)鼻韵母
(六)韵母练习
(七)韵母正音练习
三、考核要求
(一)元音
理解:元音的定义
综合运用:元音的发音过程、发音特点、发音条件、舌位图
(二)韵母
理解:韵母的定义,韵母的分类
(三)单韵母
综合运用:单韵母的发音、单韵母发音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复韵母
综合运用:复韵母的发音特点、二合复韵母的发音、三合复韵母的发音、复韵母发音要注意的问题。
(五)鼻韵母
综合运用:鼻韵母的发音特点、前鼻音的发音、后鼻音的发音、鼻韵母发音要注意的问题
(六)韵母练习
综合运用:各韵母的发音
(七)韵母正音练习
综合运用:掌握韵母难点音的发音
第五章 声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声调的相关内容,掌握普通话声调的特点及其气息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声调的概念
(二)声调的特点和气息运用
(三)声调练习
三、考核要求
(一)声调的概念
理解:声调的概念、声调的作用、调值和调类、声调的标记
(二)声调的特点和气息运用
简单应用:普通话声调调值的特点
综合运用:普通话声调的发音
(三)声调练习
综合运用:声调的发音
第六章 语流音变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语流音变的定义,掌握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掌握且准确运用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以及词的轻重格式等。
二、考核知识点
(一)轻声
(二)变调
(三)儿化韵
(四)语气词“啊”的变化
(五)词的轻重格式
(六)语流音变练习
三、考核要求
理解:语流音变的定义及其类型
(一)轻声
理解:轻声的定义、轻声对汉字读音的影响、轻声的作用
综合运用:轻声词的一般规律、轻声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二)变调
综合运用:上声的变调、叠字形容词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三)儿化韵
综合运用:儿化韵的作用、儿化韵的发音、儿化在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四)语气词“啊”的变化
综合运用: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五)词的轻重格式
综合运用: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
(六)语流音变练习
掌握普通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的发音
第七章 气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呼吸器官和呼吸的原理,掌握气息控制的要领以及播音过程中气息控制 的方法,学会气息控制
二、考核知识点
(一)呼吸器官和呼吸的原理
(二)气息控制
(三)气息练习
三、考核要求
(一)呼吸器官和呼吸的原理
理解:呼吸器官的作用、呼吸原理、呼吸的方式
(二)气息控制
综合运用:气息控制的要领、播音过程中气息控制的感觉、播音、主持对气息控制的基本要求、气息调节的方法、气息控制练习的基本方法、气息控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气息练习:
通过练习掌握气息控制的要领
第八章 喉头和声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喉头和声带的生理特性及其构造,掌握喉部发音控制的方法,保护好自己的嗓音。
二、考核知识点
(一)喉头和声带的生理特性
(二)喉部发音控制
(三)嗓音的保健
三、考核要求
(一)喉头和声带的生理特性
识记:喉部的发音机制,喉头和声带的生理构造
(二)喉部发音控制
综合运用:喉部控制的方法、喉部放松的训练方法
(三)嗓音的保健
综合运用:嗓音保健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共鸣控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共鸣腔及其作用,掌握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二、考核知识点
(一)共鸣腔及其作用
(二)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三、考核要求
(一)共鸣腔及其作用
理解:人体发音运用的共鸣腔,各个共鸣腔的特点及作用
(二)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控制
理解:艺术语言发声的共鸣方式、共鸣控制的感觉
综合运用:共鸣控制的基本训练方法、共鸣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章 口腔控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艺术语言对吐字的要求,咬字器官的机能,掌握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领,正确吐字归音。
二、考核知识点
(一)口腔控制
(二)咬字器官的机能
(三)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领及其训练
(四)吐字归音
三、考核要求
(一)口腔控制
理解:艺术语言对吐字的要求
(二)咬字器官的机能
综合运用:各咬字器官的机能
(三)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领及其训练
综合运用:体会咬字器官的感觉,掌握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领
(四)吐字归音
理解:字头、字腹、字尾
综合运用:吐字归音的方法及吐字归音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声音弹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声音弹性,掌握获取声音弹性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声音弹性的概念
(二)如何获取声音弹性
三、考核要求
(一)声音弹性的概念
理解:声音弹性的概念,感情色彩和声音色彩的关系,声音弹性的作用
(二)如何获取声音弹性
综合运用:掌握获取声音弹性的条件及进行声音弹性练习的方法
第十二章 朗读练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练习,提高语音发声及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
(一)诗词朗读练习
(二)语句、段落朗读练习
(三)新闻口语练习
(四)文章朗读练习
三、考核要求
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实践练习,提高语音发声及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侧重于实践考查。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大纲中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字跟“删”的声母相同的是( )
A.嫂
B.僧
C.耍
D.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词的音节,其声母都是舌尖中浊鼻音的是( )
A.逆转
B.岭南
C.能耐
D.年老
E.泥泞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声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声调的作用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发声实践,谈谈你对口腔控制的体会。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