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5511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05511]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九年七月

自学用书:《模具制造技术》,甄瑞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必考课程。

《模具制造技术》教材内容分八章。系统阐述了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加工工艺,以及有关模具制造的技术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模具制造技术综述、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及其他成形方法、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光整加工、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模具装配技术、模具管理与检测等。保证各种加工方法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突出工艺方法的实用性和适度性,通过典型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突出模具制造技术的综合性,同时注重了知识与能力和技能培养之间的衔接。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考试者掌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工艺,各类模具的装配、调试、维修工艺,具有选用材料成型最佳的工艺方案和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能设计出工艺性良好的模具结构,掌握模具管理与检测知识与工艺,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制模技术。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考试者应紧密结合浙江模具制造的实际情况,掌握模具的生产过程、特点及发展。熟悉模具零件的机械、数控、电加工、光整加工等工艺,熟悉模具的装配工艺、调试工艺、常见故障、维修方法;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有解决模具制造中一般技术的初步能力;具有模具管理和检测技术的能力;了解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

二、考核目标

第一章   概论

  1. 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1. 考核知识点
  • 模具制造技术的性质
  • 模具制造技术的任务
  • 模具制造技术的要求
  • 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1. 考核要求

(1)能选择模具制造技术的课程、性质、任务、要求、发展有关的初步知识。

(2)能简答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 模具制造技术综述

  1.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模具制造的流程,模具的生产过程,模具制造的特点与要求。

  1. 考核知识点

  (1)  模具制造的流程

 (2)模具制造的生产过程

 (3)模具制造的特点

 (4)模具制造的要求

  1. 考核要求

 (1)会选择模具制造流程、生产过程、特点、要求的相关知识。

 (2)结合实际,会判断模具制造流程、生产过程、特点、要求的正误。

 (3)能解析模具制造流程、生产过程、特点。

 

第三章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及其他成型方法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模具零件的常规加工、配做加工、成形磨削、精密加工及数控加工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技巧。了解冷挤压成形、超塑成形、快速成型等技术。

  1.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模具零件(导柱、导套、上下模座、模柄、成型件等)车削工艺与特点,铣削工艺与特点,钻削与铰削工艺与特点,磨削工艺与特点。

  (2)掌握模具零件的配作、组合配件加工工艺与特点。

  (3)掌握成型磨削工艺与特点,能进行成型磨计算及出成型磨工序图。

  (4)掌握模具成型件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工艺,能编制程序与操作。

  (5)掌握模具零件的座标镗床、座标磨床加工工艺与特点,会编程与操作。

  (6)了解材料的冷挤压、超塑成型加工特点。

  1. 考核要求

  (1)会选择模具零件的车加工、铣加工、钻加工、铰加工、磨加工、数控加工、复合加工、成型加工、精密加工的基本知识。

   (2)结合实际,判断磨具零件加工工艺的正误、

   (3)能解析模具零件常用加工方法的一些名称。

   (4)结合实际,会编制数控加工中心程序。

   (5)结合实际,会计算与出成型模工序图。

   (6)结合实际,会编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卡和工艺过程。

   (7)能简答模具零件加工的一些常见问题。

 

第四章 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电化学加工三种常见方法的原理、特点、操作方法、手工编程、自动编程、电参数的选择。通过对凸模、凹模、型芯、型腔的特种加工,分析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加工技巧。

  1.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电火花的加工原理、特点、加工范围、加工工艺。

  (2)会选用电火花设备与电极材料。

  (3)掌握电火花线切割原理与特点、加工范围、加工工艺。

  (4)会编制线切割程序(3B制、4B制、ISO制),能人工与自动编程。

  (5)掌握电化学加工原理、特点、加工范围、加工工艺。

  1. 教学要求

  (1)会选择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电化学加工的原理、特点、加工范围、电极材料、加工工艺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解析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电化学加工的原理、特点、加工范围、电极材料、加工工艺的常用名称。

  (3)能简答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电化学加工的原理、特点、加工范围、电极材料、加工工艺的一些基本问题。

  (4)能进行线切割计算和编程。

  (5)结合实际,综合排出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

 

第五章 光整加工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模具光整加工常用加工方法,手工研磨及抛光、超声波抛光、电解修磨抛光、挤压珩磨、超精研抛等的工作原理、常见工艺及设备、工艺特点、操作方法与技巧,掌握模具在光整加工时出现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1.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研磨与抛光的原理与分类,磨料与研磨剂、研磨与抛光工艺、研磨与抛光步骤。

  (2)了解超声波加工原理、设备、特点、工艺与应用范围。

  (3)了解电解修磨加工的原理与特点、设备、加工工艺。

  (4)了解珩磨、超精加工的原理与特点、设备、加工工艺。

  1. 考核要求

  (1)会选用研磨与抛光、超声波加工、电解修磨加工、珩磨超精加工的基本知识。

  (2)能解析研磨与抛光、超声波加工、电解修磨加工、珩磨超精加工的名称。

  (3)结合实际,能判断研磨与抛光、超声波加工、电解修磨加工、珩磨超精加工知识概念的正误。

  (4)简答研磨与抛光、超声波加工、电解修磨加工、珩磨超精加工的常见问题。

  (5)能将以上知识综合运用于模具生产实践。

 

第六章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凸模、凹模、型芯、型腔等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通过分析这些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工艺路线、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对策,掌握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1. 考核知识点

  (1)冲裁模加工工艺与特点。

  (2)拉深模加工工艺与特点。

  (3)锻压模加工工艺与特点。

  (4)压铸模加工工艺与特点。

  (5)塑料模加工工艺与特点。

  1. 考核要求

  (1)会选用冲裁模加工工艺、拉深模加工工艺、锻压模加工工艺、压铸模加工工艺、塑料膜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

  (2)能解析冲裁模加工工艺、拉深模加工工艺、锻压模加工工艺、压铸模加工工艺、塑料膜加工工艺的常用名称。

  (3)会简答冲裁模加工工艺、拉深模加工工艺、锻压模加工工艺、压铸模加工工艺、塑料膜加工工艺的常见问题。

  (4)结合实际,能排出冲裁模、拉深模、锻压模、压铸模、塑料模的加工工艺。

 

第七章 模具装配技术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模具装配的基本要求、装配尺寸链、装配方法及应用范围、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间隙的控制等。通过对模架、冷冲模、塑料模、压铸模的装配试模的实训,掌握模具装配的技巧。重点掌握装配过程中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及在试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模具装配的目的、内容、要求。

  (2)掌握模具装配的方法与应用范围。

  (3)掌握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

  (4)掌握模具间隙的控制方法。

  (5)掌握模架制造工艺。

  (6)单项模、复合模、级进模、塑料模、压铸模的装配与调试工艺。

  1. 考核要求

  (1)会选用单项模、复合模、级进模、塑料模、压铸模的装配、调试、间隙控制、模架制造等基本知识。

  (2)会解析单项模、复合模、级进模、塑料模、压铸模的装配、调试、间隙控制、模架制造等常用名称。

  (3)会简答单项模、复合模、级进模、塑料模、压铸模的装配、调试、间隙控制、模架制造的常见问题。

  (4)结合实际,能排出各类模具的装配调试工艺。

 

第八章 模具管理与检测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模具管理的意义、管理流程及管理的实施过程。同时,通过模具零件的测量实例,达到会测量模具零件的目的。重点掌握三座标测量仪的操作。

  1.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模具标准化知识的种类、分级、属性。

  (2)掌握我国冲模标准、塑料模标准、压铸模标准。

  (3)模具生产技术管理,模具生产的组织形式,模具生产的计划与管理,模具设计与工艺管理,模具技术状态鉴定。

  (4)模具的保管与维护,模具的使用和现场要求,模具的编号、标记,模具报废的管理办法,模具的维护与运输。

  (5)模具测量技术基础,模具零件几何参数的测量,模具常用精密量仪。

  1. 考核要求

  (1)能选用模具管理与检测的基本知识。

  (2)能判断、解析模具管理与检测的常见问题。

  (3)能简答模具管理与检测的名称。

  (4)能综合运用三座标仪检测、制件,能将模具管理与检测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模具生产实际。

 

三、题型举例 (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 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 模具的装配精度主要包括相关零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方面的内容。
  •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万能夹具只能磨削同一轴线的凸、凹模圆弧面。
  • 正弦分中夹具可以磨削不同轴线的凸、凹模圆弧面。
  • 正弦磁力台和成形砂轮配合之能磨削平面。
  • 正弦分中夹具和成形砂轮配合可以磨削凹圆弧。
  •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20分)
  1. 冲裁间隙较大的模具装配时,上下模间隙控制和调整的工艺方法最常见的是透光法。———————————————————————————————–    (     )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10分)

1.冲裁模凸、凹模间隙控制和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五)计算与编程题 (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图凸模,材料,硬度,,,,试用制编程序。

(六)综合题 (每题15分,共15分)

如图凹模零件,厚度为20mm,材料Cr 12 MoV, 热处理硬度 HRC60-65。 试编制其加工工艺规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