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0]
公差配合及测量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教育考试院
二O一O年七月
自学用书:《公差配合与测量》,韩志宏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是专科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起着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孔和轴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配合及其标注方法;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与选择方法;螺纹、键、圆锥与滚动轴承的公差配合;圆柱齿轮传动公差的评定与应用;测量工具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等七个部分。全书在介绍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应用知识的讲解。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其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本知识,有初步的选用能力,掌握几何量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
1.掌握机械零件几何精度、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2.掌握有关公差配合的标准,会查用有关公差表格,并对各种常见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能正确理解和标注。
3.掌握常用几何量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并会零件几何量误差测量和典型零件常见形位误差的检测。了解通用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正确选择计量器具有对零件几何量检测的能力。
4.会设计简单的光滑极限量规。
5.掌握齿轮、螺纹等典型零件常用公差项目的含义及对应误差的正确测量方法。
二、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互换性、公差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了解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互换性与公差
(二)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三、考核要求
(一)互换性与公差
1.识记:互换性与公差的概念
2.理解:互换性与公差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二)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1.识记:标准化与优先数系的概念
2.理解:标准化与优先数系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第1章 孔和轴的公差与配合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掌握正确查用各公差表格;了解公差配合标准的构成;了解公差配合选用原则,初步掌握选用公差带代号和配合代号。
二、考核知识点
(一)公差与配合
(二)尺寸偏差与公差
(三)配合与配合制
(四)常用尺寸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系列
(五)基本偏差系列
(六)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七)一般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三、考核要求
(一)公差与配合
1.识记:(1)孔和轴的定义;(2)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的定义;(3)合格的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必须满足的要求。
(二)尺寸偏差与公差
1.识记:(1)极限偏差的定义;(2)实际偏差的定义;(3)尺寸公差的定义;(4)公差带与公差带图的定义;(5)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的定义。
2.理解与简单应用:(1)公差与偏差的相关计算公式;(2)尺寸公差带图的画法
(三)配合与配合制
1.识记:(1)间隙配合的定义;(2)过盈配合的定义;(3)过渡配合的定义;(4)配合公差的定义;(5)基孔制的定义;(6)基轴制的定义。
2.理解与简单应用:(1)极限盈隙的计算公式;(2)根据公差带图判断配合类型。
(四)常用尺寸孔和轴的标准公差系列
1.识记:标准公差数值表组成和选查。
(五)基本偏差系列
1.识记:(1)基本偏差的定义;(2)轴、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查取;(3)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3)常用和优先选用的公差带与配合相关表格的查取。
2.理解与简单应用:根据孔(或轴)的公差带代号,查表确定它们的极限偏差,并画出公差带图,判断配合性质和配合类型。
(六)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1.理解与简单应用:(1)基准制的选择;(2)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3)确定孔与轴公差等级的方法;(4)配合种类的选择。
2.综合应用:根据已有条件,确定配合代号。
(七)一般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1.识记:(1)国家标准规定的未注尺寸公差等级;(2)一般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查取;(3)未注公差的标注形式。
第2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与选择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形位公差的含义;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和典型零件常见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初步掌握形位公差值的选择方法;了解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的定义及应用;初步会选择形位公差项目、形位公差值及公差原则等。
二、考核知识点
(一)形位公差含义
(二)形位误差、形位公差及其符号
(三)形位误差、形位公差及公差带形状
(四)形位公差标注
(五)公差原则
(六)形位公差的选择
三、考核要求
(一)形位误差、形位公差及其符号
1.识记:(1)形位误差的概念;(2)形位公差的概念;(3)几何要素的分类;(4)形位公差标准;(5)形位公差项目符号;(6)形位公差代号;(7)位置公差的基准符号。
(二)形位误差、公差及公差带
1.识记:(1)形状误差和形状公差;(2)位置误差和位置公差;(3)各形位公差带的形状;(4)未注形位公差值的标注。
2.理解与简单应用:(1)形位公差的公差值选查;(2)未注形位公差值的选查。
(三)形位公差标注
1.识记:(1)形位公差标注的内容;(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3)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2.理解与综合应用:(1)形位公差标注中的问题处理;(2)形位公差项目的标注
(四)公差原则
1.识记:(1)局部实际尺寸、作用尺寸、实体状态及其尺寸、实效状态及其尺寸、边界的定义;(2)独立原则、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的含义。
2.理解与综合应用:公差原则的应用。
(五)形位公差的选择
1.理解与综合应用:(1)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2)形位公差值的选择;(3)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的选择。
第3章 表面粗糙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评定参数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影响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三)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标注
三、考核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影响
1.识记: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2.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1.识记:(1)评定的基本内容(取样长度、评定长度、轮廓中线、轮廓峰高、轮廓谷深、轮廓单元的高度等的定义);(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等的定义)。
(三)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标注
1.识记:(1)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2)表面粗糙度标注。
2.理解与综合应用:(1)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2)评定参数值的选择。
第4章 螺纹、键和圆锥的公差与配合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螺纹主要参数及其对互换性的影响、螺纹公差带及普通螺纹标记,能选用螺纹公差带;掌握平键的公差与配合、矩形花键尺寸系列及花键标注,了解平键和花键的检测;掌握圆锥参数及尺寸标注、圆锥公差项目及标注。
二、考核知识点
(一)螺纹的公差与基本配合
(二)普通平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三)圆锥的公差与配合
三、考核要求
(一)螺纹的公差与基本配合
1.识记:(1)螺纹分类与基本参数;(2)普通螺纹各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3)普通螺纹的公差带;(4)普通螺纹标记。
2.理解与简单应用:螺纹公差代号的选用。
(二)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1.识记:(1)普通平键及键槽公差与配合;(2)矩形花键尺寸系列;(3)花键标注。
2.理解与简单应用:(1)键槽和轮毂槽的尺寸检验;(2)花键的定心方式;(3)花键的形状和位置公差;(4)矩形花键的检验。
(三)圆锥的公差与配合
1.识记:(1)圆锥的参数;(2)圆锥的尺寸标注;(3)圆锥公差项目;(4)圆锥公差的标注。
2.理解:(1)圆锥公差;(2)圆锥配合。
3.简单应用:(1)圆锥表面粗糙度与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数值查取;(2)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
第5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和滚动轴承公差配合特点,会选择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公差。
二、考核知识点
(一)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其应用
(二)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
三、考核要求
(一)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其应用
1.识记:(1)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新旧标准;(2)滚动轴承内、外径的公差带及其特点。
2.理解与简单应用:滚动轴承精度等级的选用。
(二)滚动轴承、轴和外壳孔的配合
1.识记: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
2.理解与简单应用:(1)滚动轴承和轴颈、外壳孔的配合选择;(2)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等级与公差带的选择;(3)配合表面与端面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3.综合应用:选择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公差、轴和外壳孔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并标注。
第6章 圆柱齿轮传动公差的评定及其应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齿轮传动要求和加工误差;掌握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和选查相关表格;掌握齿轮副误差项目与评定指标;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会齿轮精度等级选择。
二、考核知识点
(一)齿轮传动与加工误差
(二)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三)齿轮副的误差项目与评定指标
(四)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
三、考核要求
(一)齿轮传动与加工误差
1.识记: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2.理解:圆柱齿轮加工误差产生原因。
(二)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
1.理解:(1)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指标项目(齿轮切向综合误差ΔFi´、齿距累积误差ΔFp和K个齿的齿距累积误差ΔFpk、齿圈径向跳动误差ΔFr、齿轮径向综合误差ΔFi“、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2)影响传动平稳性的指标项目(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i´、一齿径向综合误差Δfi“、齿形误差Δff、基节偏差Δfpb、齿距偏差Δfpt、螺旋线波度误差Δffβ);(3)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指标项目(齿向误差ΔFβ、轴向齿距偏差ΔFpx、接触线误差ΔFb);(4)影响齿轮副侧隙的偏差(齿厚偏差ΔEs、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m)符号最好用数学公式
(三)齿轮副的误差项目与评定指标
1.理解:(1)齿轮副的传动误差(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ic、齿轮副的切向一齿综合误差Δfic´、齿轮副接触斑点的检测、齿轮副侧隙);(2)齿轮副的安装误差(齿轮副的中心距偏差Δfa、齿轮副轴线的平行度误差Δfx和Δfy)。
(四)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
1.识记:(1)渐开线圆柱齿轮国家标准;(2)常用公差项目数值查取。
2.理解与简单应用:(1)精度等级的选择;(2)公差组的检验组及其选择;(3)齿轮副极限侧隙。
3.综合应用:齿轮精度计算与选择
第7章 测量工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通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正确测量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一)测量与计量器具
(二)钢直尺、内外卡钳与塞尺
(三)量块
(四)游标类测量工具
(五)千分尺类测量工具
(六)机械测量仪表
(七)角度类测量工具
(八)光滑极限量规
三、考核要求
(一)测量与计量器具
1.理解:(1)测量与检测的定义;(2)计量器具的分类。
(二)钢直尺、内外卡钳与塞尺
1.综合应用:(1)钢直尺的使用;(2)内外卡钳的使用;(3)塞尺的使用。
(三)量块
1.理解:(1)长度量块(原理与意义、量块外观、截面尺寸、量块的材料、形状和特点);(2)角度量块;(3)量块的等和级。
2.综合应用:量块的使用方法。
(四)游标类测量工具
1.理解:(1)游标类测量工具的分类(游标卡尺、游标深度尺、游标高度尺、万能角度尺等);(2)游标类测量工具的结构特点;(3)读数原理。
2.综合应用:游标卡尺的使用。
(五)千分尺类测量工具
1.理解:(1)千分尺的读数原理;(2)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及其特点;(3)内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4)深度千分尺的结构。
2.综合应用:(1)外径千分尺的使用;(2)外径千分尺的使用;(3)深度千分尺的使用。
(六)机械测量仪表
1.理解:(1)机械测量仪表的定义及分类;(2)百分表的结构、使用及注意事项;(3)杠杆百分表结构及使用方法;(4)内径百分表结构及使用方法;(5)扭簧比较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综合应用:(1)内径百分表的使用;(2)杠杆百分表的使用。
(七)角度类测量工具
1.理解:(1)万能角度尺的结构及用途、使用方法、读数方法;(2)正弦规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综合应用:(1)万能角度尺的使用;(2)正弦规的使用。
(八)光滑极限量规
1.识记:量规分类。
2.理解:(1)量规设计;(2)量规结构;(3)量规其他技术要求。
3.综合应用:工作量规设计。
三、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填空题
1.读数。
注:右图是左图的放大图(放大对齐的那一部分) 游标卡尺读数 mm
千分尺读数 mm 千分尺读数 mm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题号写在题中的空格线上)
1.Φ85f6和Φ85h6的尺寸公差带图 。
(A)宽度不一样 (B)相对零线的位置不一样
(C)宽度和相对零线的位置都不一样 (D)宽度和相对零线的位置都一样
(三)查表、计算、标注题
1.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Φ55,查表、计算并填空。
(1)孔的公差为 mm,轴公差为 mm;
(2)孔的基本偏差是ES =0,轴的基本偏差是 = ;
2.某减速器传递一般扭矩,其中某一齿轮与轴之间通过平键来传递扭矩。已知轴与齿轮孔配合代号为Φ28H8/k7,键宽b=8mm,正常联结。
(1)轴键槽的宽度b= mm,深度t1= mm;
(2)轴键槽中心平面对Ф28k7轴线的对称度公差值为 mm, 键槽侧面和底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分别为Ra= μm和Ra= μm。
(3)将以上小题中各项要求标注在下图中。(8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