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科目信息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教材名称 |
教材主编 |
出版社 |
版本 |
1265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本书编写组 |
高等教育 |
2023版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本(附)(2018年版)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本(附)(2018年版) |
孙蚌珠 冯雅新 |
北京大学 |
180901 |
电子版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本(附)(2018年版)
出版信息
书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
定价:25.0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2月
作者:本书编写组 著
ISBN:9787040599039
书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2018年版)
开 本 : 16开
作者:孙蚌珠 冯雅新
定价:32.00
ISBN:978730129917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01
页数:228
内容简介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2023年修订版。 本书主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化时代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本次修订重点:第,贯彻落实的二十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要全面融入本教材。第二,教材对内容和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分为上下篇共八章。其中上篇四章,分别阐述毛泽东思想及其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下篇四章分别阐述中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地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2023年版也充分吸收了线师生使用2021年版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
导 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6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10
五、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12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5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5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5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16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20
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20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6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32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4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9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39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4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4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45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5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5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5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5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65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67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67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67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依据/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76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76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86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86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8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93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93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93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97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01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03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10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110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12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11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1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11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2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12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13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13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跨世纪发展/13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14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新篇章/146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 150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精髓/ 150
一、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50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53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5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156
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理论/161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67
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71
五、“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75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79
七、党的建设理论/18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87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8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187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188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1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91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91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94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98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02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02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6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8
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10
五、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214
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16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222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224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228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28
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28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232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35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237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40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40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434
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45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49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51
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54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25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接续发展/25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259
结束语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263
后 记 /267
目录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大纲(2018年版)
大纲前言/ 002
Ⅰ. 课程质与课程目标/ 003
Ⅱ. 考核目标/ 004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005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031
Ⅴ. 参考样卷/ 034
大纲后记/ 03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前言/ 043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章 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047
第一节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048
第二节 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050
第三节 思想的历史地位/ 05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 05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依据/ 05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06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066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07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07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083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087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088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095
第五章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 101
第一节 理论的形成/ 102
第二节 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105
第三节 理论的历史地位/ 113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5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16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120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27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130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31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134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40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八章 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4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146
第二节 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51
第三节 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56
第九章 的总任务/ 160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161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164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66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68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71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174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77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180
第十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84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86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188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191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 194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99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01
第二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5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8
第一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09
第二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3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的领导/ 219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 220
第二节 坚持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24
后记/ 229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