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120503
主考学校:四川大学
开考形式:面向高校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2024年7月制定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践行继续教育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管理学,专业类别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4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70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信息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具备信息资源管理
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信息组织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与咨询服务等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数据管理、网络系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实施与维护、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3.了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4.了解国家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领域的基本政策与法规;
5.具有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信息组织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的能力,满足信息资源应用岗位的工作需求;
6.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120503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方式 |
备注 |
公共 基础课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
专 业 核 心 课 |
4 |
13013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4 |
笔试 |
|
13014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践) |
2 |
实践 |
|||
5 |
04741 |
计算机网络原理 |
4 |
笔试 |
||
6 |
02129 |
信息资源建设 |
4 |
笔试 |
||
7 |
02134 |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
3 |
笔试 |
||
02135 |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实践) |
2 |
实践 |
|||
8 |
08417 |
网络信息资源与利用 |
4 |
笔试 |
||
08418 |
网络信息资源与利用(实践) |
2 |
实践 |
|||
9 |
02133 |
信息政策与法规 |
4 |
笔试 |
||
专 业 拓 展 课 |
10 |
02336 |
数据库原理 |
4 |
笔试 |
|
02337 |
数据库原理(实践) |
1 |
实践 |
|||
11 |
13888 |
经济应用数学 |
9 |
笔试 |
||
12 |
14352 |
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 |
4 |
笔试 |
||
14353 |
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实践) |
1 |
实践 |
|||
13 |
14899 |
大数据技术基础(实践) |
5 |
实践 |
||
14 |
14865 |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实践) |
4 |
实践 |
||
15 |
07154 |
调查数据分析 |
4 |
笔试 |
免考美语(专升本)替换课程 |
|
16 |
14072 |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 |
4 |
笔试 |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1综合实践1实验\实习等) |
|||||
总学分 |
70 |
五、主要课程说明
1.信息资源建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信息资源的选择、采集、组织管理、共建共享等。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经济、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特点,理解信息资源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本课程是形成计算机信息管理类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2.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方法、模型工具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模型、工具与技术;掌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构架、工作步骤和过程;掌握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以及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具备开发实际应用系统的基本素质和项目开发的能力。
3.网络信息资源与利用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信息资源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相关专业信息资源,掌握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技能,自如地通过互联网查阅各种有用资料,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并对丰富信息资源有良好的分析和鉴别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经济应用数学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等。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具备从事经济工作应有的基本数学知识和素养;培养学生利用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结合经济实际、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以及利用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再深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5.数据库原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数据模型、SQL语言、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新技术与趋势、数据库设计项目(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数据库管理实验(如安全性设置、并发控制模拟等)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数据库基本知识,理解数据库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信息政策与法规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在介绍信息政策法规的概念、需求、特点和作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政策法规的地位、体系结构和内容,介绍信息政策法规制定、实施、评估、监控和终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着重从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信息网络政策法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保密与公开法律制度、商标权法、专利权法、电子商务法等角度分析和探讨信息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信息政策法规的地位、体系结构和内容,掌握信息政策法规制定、实施、评估、监控和终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着重掌握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信息网络政策法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保密与公开法律制度、电子商务法等典型领域信息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容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以便能够逐渐由浅入深,深刻把握该课程所拥有的知识内容。
7.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网页设计工具的使用、网页美化技巧、网站的设计风格、网站设计架构等。本课程注重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和小型商务网站的开发能力。静态页面的设计与制作重点在于将图像和动画加入到商务网页设计中,提高网页设计层次,凸显学生个性;动态页面的设计与制作,重点在于将网络与数据库结合在一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商务网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商务网页设计的能力,增加网页编辑和网站开发维护的能力。
8.调查数据分析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调查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清洗、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高级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统计软件(Spss、Siata)进行数据分析,理解不同数据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学会撰写数据分析报告,有效地传达分析结果。提高数据处理和解读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9.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ERP的基本概念和内涵、ERP的基本工作原理、ERP系统的体系结构、ERP软件选型和ERP实施的方法及注意问题如何构建企业资源规划应用系统,企业从接受订单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及其在ERP中的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资源规划的概念、业务流程、系统功能与系统实施方法,掌握ERP理论体系、选型依据和实施方法,能够具备ERP软件的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10.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11.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学分、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2学分、网络信息资源与利用2学分、数据库原理1学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1学分、大数据技术基础5学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4学分。凡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相结合的课程为一门课程,考生必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
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自行完成“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和“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专业必设课程有关知识学习。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