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考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120901K
主考学校:四川旅游学院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方式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
4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笔试 |
||
专业核心课 |
5 |
13887 |
经济学原理(中级) |
6 |
笔试 |
|
6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笔试 |
||
7 |
13996 |
旅游接待业 |
3 |
笔试 |
||
13997 |
旅游接待业(实践) |
2 |
实践 |
|||
8 |
14000 |
旅游目的地管理 |
5 |
笔试 |
||
9 |
14002 |
旅游消费者行为 |
6 |
笔试 |
||
10 |
14003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
3 |
笔试 |
||
14004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践) |
2 |
实践 |
|||
专业拓展课 |
11 |
13994 |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
3 |
笔试 |
|
13995 |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践) |
2 |
实践 |
|||
12 |
04942 |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
4 |
笔试 |
||
13 |
06124 |
旅游文化学 |
5 |
笔试 |
||
14 |
11964 |
旅游项目策划 |
6 |
笔试 |
||
15 |
06153 |
旅游景区管理 |
4 |
笔试 |
免考英语(专升本)替换课程 |
|
16 |
13992 |
旅游电子商务 |
4 |
笔试 |
||
17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
||||
总学分 |
70 |
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应衔接表
旧计划课程 |
新计划课程 |
备注 |
||||||
旅游管理(专升本),Y020210 |
旅游管理(专升本),W120901K |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对应顶替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0196 |
专业英语 |
12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4 |
00058 |
市场营销学 |
5 |
4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
5 |
00152 |
组织行为学 |
4 |
5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
6 |
00189 |
旅游与饭店会计 |
6 |
6 |
13887 |
经济学原理(中级) |
6 |
|
7 |
00197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
5 |
7 |
14002 |
旅游消费者行为 |
6 |
|
8 |
00198 |
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
4 |
8 |
06124 |
旅游文化学 |
5 |
|
9 |
00199 |
中外民俗 |
4 |
9 |
11964 |
旅游项目策划 |
6 |
|
10 |
00200 |
客源国概况 |
4 |
10 |
04942 |
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
4 |
|
11 |
00202 |
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
4 |
11 |
13994 |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
3 |
选择顶替 |
12 |
00910 |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
6 |
13995 |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践) |
2 |
||
13 |
06124 |
旅游文化学 |
5 |
12 |
13996 |
旅游接待业 |
3 |
|
13997 |
旅游接待业(实践) |
2 |
||||||
13 |
14000 |
旅游目的地管理 |
5 |
|||||
14 |
14003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
3 |
|||||
14004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践) |
2 |
||||||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细化落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和选拔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和较高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旅游行业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在培养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着重考核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旅游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管理学,专业类别为旅游管理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4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70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研究机构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3.熟悉国家旅游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4.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5.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6.掌握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基础和创业能力。
四、主要课程说明
1.旅游接待业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接待业的设计与战略、接待业的组织与制度设计、接待业中的文化管理、接待业中的技术管理、酒店和住宿管理、餐饮业务管理、旅游服务接待管理、娱乐与游憩管理、接待业创新管理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旅游接待业主要业态以及旅游服务接待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熟悉接待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对顾客服务理念有充分的理解,为日后进入职场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及职位升迁奠定基础。
2.旅游目的地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介绍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分析旅游目的地发展与演变规律、游客活动规律、社区居民、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关系,目的地交通管理、危机管理、产品管理、形象与营销、环境管理、质量管理等问题。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律,分析区位、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内外部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了解目的地营销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关系,掌握目的地营销的一般原理;掌握目的地品牌与形象建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游客、旅游企业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掌握目的地交通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危机管理、质量管理等问题的方法与原理;掌握诊断旅游目的地发展与管理的问题,制定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3.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主要讲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中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回顾;第二个部分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应用”,主要讲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分类与评价、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项目创意设计、可行性分析、保障体系规划以及旅游规划图件及其制作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以及旅游规划的技能和技巧等,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旅游项目规划的相关任务,为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和参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4.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知道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以数据为本,挖掘大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加工,制定有利于旅游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决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5.国际旅游与客源国概况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紧紧围绕发展中国入境旅游这一主题,对中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旅游业概况、来华旅游现状等进行全面阐述。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了解各国国情及世界旅游概况,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专业兴趣。
6.旅游文化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是对旅游活动的文化透视与总体把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以旅游的视角和心境去感知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迥异的风土人情、遍布全国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为将来理解、认识、介绍、欣赏、分析、认识各种旅游文化现象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旅游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清楚它们的价值和魅力之所在,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养和鉴赏识别能力。
7.旅游项目策划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文化旅游融合概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文化旅游项目管理,文化旅游项目市场推广与营销,文化旅游消费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文旅项目策划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和程序,了解不同类型的文旅项目策划实例和经验,具备文旅项目的创意构思和营销策划能力。
8.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9.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旅游接待业2学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2学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2学分。
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六、其他必要的说明
1.工商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也可报考本专业,但需要具有管理学、旅游学概论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