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层次:专升本
专业代码:H050301
原专业代码:D050305
专业名称:新闻学
主考学校:四川大学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试方式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笔试 |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
专业核心课
|
4 |
14013 |
媒介管理 |
4 |
笔试 |
|
5 |
00658 |
新闻评论写作 |
6 |
笔试 |
||
6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笔试 |
||
7 |
08257 |
舆论学 |
4 |
笔试 |
||
8 |
14475 |
新闻道德与媒介法规 |
4 |
笔试 |
||
9 |
14237 |
手机媒体概论 |
6 |
笔试 |
||
10 |
00648 |
编辑学概论 |
7 |
笔试 |
||
专业拓展课 |
11 |
10542 |
电视新闻实务 |
6 |
笔试 |
|
12 |
00654 |
新闻采访写作 |
10 |
笔试 |
||
13 |
14339 |
网络传播法规 |
6 |
笔试 |
||
14 |
03470 |
中外新闻史 |
3 |
笔试 |
免考英语(专升本)替换课程 |
|
15 |
03934 |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
4 |
笔试 |
||
16 |
00000 |
毕业考核(或论文\综合实践\实验\实习等) |
||||
总学分 |
70 |
新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应衔接表
旧计划课程 |
新计划课程 |
备注 |
||||||
新闻学(专升本),Y050305 |
新闻学(专升本),W050301 |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对应顶替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4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4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
5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5 |
14237 |
手机媒体概论 |
6 |
|
6 |
00642 |
传播学概论 |
6 |
6 |
14339 |
网络传播法规 |
6 |
|
7 |
00658 |
新闻评论写作 |
6 |
7 |
00658 |
新闻评论写作 |
6 |
|
8 |
00661 |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
4 |
8 |
14475 |
新闻道德与媒介法规 |
4 |
|
9 |
00662 |
新闻事业管理 |
4 |
9 |
08257 |
舆论学 |
4 |
|
10 |
00655 |
报纸编辑 |
6 |
10 |
00648 |
编辑学概论 |
7 |
|
11 |
00659 |
新闻摄影 |
5 |
11 |
14013 |
媒介管理 |
4 |
选择顶替 |
12 |
00660 |
外国新闻事业史 |
6 |
12 |
00654 |
新闻采访写作 |
10 |
|
13 |
04638 |
播音学 |
4 |
13 |
10542 |
电视新闻实务 |
6 |
|
14 |
08256 |
电视节目制作(一) |
5 |
|||||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 |
新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应衔接表
旧计划课程 |
新计划课程 |
备注 |
||||||
新闻学(专升本),D050305 |
新闻学(专升本),H050301 |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序号 |
课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对应顶替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
4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4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
5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5 |
14237 |
手机媒体概论 |
6 |
|
6 |
00642 |
传播学概论 |
6 |
6 |
14339 |
网络传播法规 |
6 |
|
7 |
00658 |
新闻评论写作 |
6 |
7 |
00658 |
新闻评论写作 |
6 |
|
8 |
00661 |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
4 |
8 |
14475 |
新闻道德与媒介法规 |
4 |
|
9 |
00662 |
新闻事业管理 |
4 |
9 |
08257 |
舆论学 |
4 |
|
10 |
00529 |
文学概论(一) |
7 |
10 |
00648 |
编辑学概论 |
7 |
|
11 |
00244 |
经济法概论 |
6 |
11 |
14013 |
媒介管理 |
4 |
选择顶替 |
12 |
00312 |
政治学概论 |
6 |
12 |
00654 |
新闻采访写作 |
10 |
|
13 |
00659 |
新闻摄影 |
5 |
13 |
10542 |
电视新闻实务 |
6 |
|
14 |
00660 |
外国新闻事业史 |
6 |
|||||
说明: 1.只能用已取得合格成绩的旧计划课程顶替新计划课程,不能逆向顶替。 2.1个序号为1门完整课程,1门课程只能选择一种顶替办法,不能重复使用。 3.对应顶替区课程,同一行1门课程顶替1门课程,不能顶替其他课程。 4.选择顶替区课程,旧计划任选1门课程顶替新计划任意1门课程。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十九大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以专业规范工作为抓手,规范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自学考试转型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文学,专业类别为新闻传播学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5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60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新闻学(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传播学、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概括、分析、组织的能力,熟悉国家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够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获得新闻传播实践技能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
1.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广告、公共关系、编辑出版、媒体运作等方面实际业务能力;
2.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运营等活动的能力;
3.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国家新闻传播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准则;
5.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开展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6.具有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四、主要课程说明
1.媒介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媒介管理的基本概念、媒介组织、媒介领导、媒介广告营销、媒介战略管理、媒介品牌经营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把握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方法与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媒介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2.编辑学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编辑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技巧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编辑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编辑学科的总体框架和编辑工作的性质和规律,掌握编辑工作的相关技巧和一般方法。
3.电视新闻实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写作与编辑,现场报道与现场直播,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准则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在媒体竞争环境下掌握电视新闻的报道原则、采制特点以及各类新闻节目的特质与要求等,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电视新闻采集制作的实务技能。
4.新闻采访写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新闻写作的常见类型和写作技巧。包括采访、消息、特稿等基本概念,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新闻写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如何写作消息、特稿、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等各类新闻作品,掌握报刊新闻和广电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技巧,具备一定的独立采写水平。
5.网络传播法规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我国新闻传播、网络传播的政策与法规,包括我国新闻传播法的体系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些行为规范以及《网络安全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家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网络安全和新闻行业健康发展。
6.中外新闻史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中外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进的历史,包括新闻事业、新闻制度、新闻观念三个层面。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提高传媒素养,加深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
7.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人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受众及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当代中国各种流行文化现象,帮助学生从学理角度认知大众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大众文化素养。
8.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9.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