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会计学 | 专业代码: | 120203K | 学分要求: | 74 |
---|---|---|---|---|---|
主考学校: | 上海财经大学 | 学历层次: | 本科 | 专业类型: | 未指定 |
专业审批: | 已审批 | 审批时间: | 开考方式: | 面向社会开考 | |
委托开考: | 否 | 委托单位: | |||
毕业证书停止颁发: | 否 | 专业停考: | 否 | 停止接收新生: | 否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以“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指导,适应当前和未来国家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考试计划以学生为本、秉承因材施教原则、突出自考生特点,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体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自考生知识结构,强调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及社会责任精神的培养。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学历层次为大学会计学本科,人才规格为会计学大学本科教育。学生完成会计学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与考试标准,获得相应学分及成绩合格,则准予毕业并授予大学本科毕业文凭。若考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上海财经大学授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要求,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掌握国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熟悉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以及“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服务模式,具备会计学等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会计信息应用能力,能胜任在国内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
本专业基本要求涵盖 7 个方面:
1.掌握会计学、公司理财、审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熟悉国家会计准则,了解国际会计惯例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4.了解现代会计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行业需求和国际趋势;
5.具有一定的会计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会计行业的工作需求;
6.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较强的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 |
4 |
3 |
13000或00016 |
英语(专升本)或日语(二) |
14 |
4 |
0418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
5 |
5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6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
7 |
00150 |
金融理论与实务 |
6 |
8 |
00158 |
资产评估 |
4 |
9 |
00159 |
高级财务会计 |
6 |
10 |
00160 |
审计学 |
4 |
11 |
00161 |
财务报表分析(一) |
5 |
12 |
00058 |
市场营销学 |
5 |
13 |
00162 |
会计制度设计 |
5 |
14 |
00149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6 |
15 |
10199 |
毕业论文(一万字左右需答辩) |
不计学分 |
合 计 |
14门 |
74 |
说明:财务管理学(00067)为非经管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必考课程。
五、主要课程说明
1.审计学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阐述审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审计实务。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理解审计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掌握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适应民间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以及能在企业、政府部门等各项管理工作岗位中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
2.财务会计(中级)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对外报告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重点阐述研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及编制方法等。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理解和掌握公司制企业正常经营过程的会计问题,是学习会计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
3.会计信息系统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阐述计算机在会计学领域的应用原理、技术和方法。这门课是会计学与IT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理论基础涉及会计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从系统观、信息集成观出发,理解财务与业务的关系,从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角度实现会计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核算、控制与管理。
4.管理学原理(中级)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阐述人类管理活动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管理学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学发展史、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应用方法,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管理会计
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本课程是现代会计学体系的重要分支,阐述的主要内容与财务会计相对应,通过对财务信息深加工和再利用,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重点分析研究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应该如何有效控制现在和科学地规划未来。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运用管理会计系列分析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税法
本课程为推荐选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阐述我国税收体系和税法体系,重点分析研究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以及税收征管。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税法基本知识,流转税法与所得税法,了解我国现行税收体系,应该掌握税收征收办法及计算方法,为从事税务工作、会计实务工作以及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7.财务报表分析
本课程为推荐选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围绕财务报表分析和实际应用展开学习。本课程以实际案例入手,阐述企业投资决策、财务预测、战略分析、经营决策、企业估值、信用评估、资产管理、业绩评价,以达到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绩效,揭示企业未来收益和风险的目的。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财务报表分析步骤和方法,加深对财务报表内容理解,有效地使用财务报告信息,正确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能力,更好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8.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本课程为推荐选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阐述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重点研究分析公司战略整体实施过程和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实务与案例。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从企业总体发展的角度,制定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提高分析和处理企业战略管理的综合能力和决策能力。
9.财务管理学
本课程为推荐选考课。本课程主要内容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对象,重点阐述与研究公司资本筹集与运用问题。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掌握企业投融资决策和营运资金管理的原理方法,理解企业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具备对企业财务管理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决策的能力。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实践性环节课程
实践性环节课程“会计案例分析”4 学分,考核方式是由考生撰写案例报告,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的目的是为符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学生熟悉并掌握会计学和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分析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自考生将课程知识与会计岗位实操紧密结合,撰写高质量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的案例分析报告。
2.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在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分之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七、其他必要的说明(报考条件、毕业与学位证书颁发等)
1.报考条件:报考本专业自考学生需具有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其中非经管类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需要在推荐选考课程中,必考一门财务管理学(00067)。
2.毕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与学习任务,包括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及毕业论文,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3.学位: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上海财经大学授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要求,由本人申请,经上海财经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4.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 14 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4 学分。其中必设课程 10 门,共计 50 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4 门,不得少于20 学分。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本专业课程门数和学分设置符合专业基本规范。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