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层次 |
主考院校 |
开考状态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本科 |
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
正常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
本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课程设置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相应层次专业要求保持基本一致,同时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和适应自学者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考试体系,强调对自学者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本专业考试计划由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2021年)>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厅〔2021〕2号)要求制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精神、管理能力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或行政机构从事战略管理、运营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工商管理实践领域的基本能力,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使用工商管理相关办公、统计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实践领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决策能力;
3.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能熟练地使用工商管理相关办公、统计和信息管理系统;
4.熟悉国家工商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6.具有较强的专业分析、写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基本的协调沟通和组织领导能力;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本科层次。考生申请毕业时,须持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取得该课程学分。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考试课程门数为14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为72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及其它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考生申请,经审核符合毕业要求,由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
凡符合主考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考生,可按规定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经主考学校评审通过后授予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120201K 主考学校:山东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4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5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6 |
13887 |
经济学原理(中级) |
6 |
7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
8 |
00067 |
财务管理学 |
6 |
9 |
03346 |
项目管理 |
4 |
01465 |
项目管理(实践) |
2 |
|
10 |
03453 |
创业学 |
6 |
11 |
14071 |
企业战略管理 |
6 |
12 |
14104 |
人力资源管理(中级) |
4 |
13 |
14158 |
商业伦理道德 |
5 |
14 |
14199 |
生产运作与管理 |
6 |
15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毕业总学分 |
72 |
六、相关课程说明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略。
3.英语(专升本)
略。
4.线性代数(经管类)
略。
5.管理学原理(中级)
略。
6.经济学原理(中级)
略。
7.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略。
8.财务管理学
略。
9.项目管理
本课程以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标准》(ICK)、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项目管理的质量标准ISO10006国际标准》以及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的核心内容为主题,以项目生命周期运行规律为主线,从我国项目管理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重点介绍项目从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直至结尾整个过程所涉及的项目选定、项目经理与项目组织、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整体管理和项目干系人管理十大知识模块。
10.创业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创业及创业者的概念、商业创意的发掘与评估、商业模式分析、撰写高质量的创业计划书、创建新企业、新创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新创企业的管理精要等内容。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考生的创业素质,使其获得商机识别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其对创业初期企业管理重点的理解。
11.企业战略管理
本课程是反映企业全面性、战略性和方向性的管理理论,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企业战略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如何才能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获取成功,是对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总体谋划。其内容主要涉及基本概念、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四个方面。帮助考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战略管理分析的主要方法和工具,具备基本的战略管理分析能力。
12.人力资源管理(中级)
本课程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系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和主要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考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原理、理论和方法,使考生树立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考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13.商业伦理道德
本课程主要介绍伦理、道德的内涵与区别、商业伦理的内涵与意义、商业中的伦理道德哲学、行为伦理学的决策分析、各个商业职能中的伦理问题、道德与利益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对该领域前沿问题的探讨,主要培养考生对伦理价值观的分析能力、确立应有的商业伦理价值观,从而加强认识、理解和应对企业管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能力。
14.生产运作与管理
本课程将混合使用企业研究方法论或基础学科领域的方法,包括系统思想、数量分析、组织行为、一般管理原理、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成果,尤其是大量使用了数量分析的方法。主要讲述基本的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内容包括生产运作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等方面,介绍有关企业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提供的基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生产方式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帮助考生理解基本的生产理论并掌握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过程,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及掌握MRP、JIT、ERP等先进生产方式。坚持理论与案例教学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考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要求考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案例和讨论使考生熟练掌握生产与运作的方法,帮助考生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和思想,培养考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必修课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专业课程设计中考核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提高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合格是本科考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促进考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加深考生对专业知识的专题研究,培养考生收集文献和科研写作的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格式、答辩和成绩核定等,按照主考学校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七、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
(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1学分。
(2)项目管理(实践)2学分。
2.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和考核办法,由各门课程的考试大纲规定,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由主考学校负责实施。
3.凡包含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考核两部分的课程,考生须取得两个部分的合格成绩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4.考生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答辩。
八、其它说明
1.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具有管理学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笔试课程使用教材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实践课程使用教材以主考学校当次考核公布的信息为准。
3.考生申请学士学位,可提前关注主考学校关于申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士学位的规定。
(2)本站自学考试信息供自考生参考,权威信息以各省(市)考试院官方为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