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14452小学生心理辅导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14452

目录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旨在帮助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检验考生小学生心理辅导内容的掌握水平及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掌握有关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较熟练地运用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如:行为辅导、绘画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游戏心理辅导技术等,并能在心理辅导中加以运用。

(2)要掌握从事小学生心理辅导所需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人格素养以及伦理道德素养,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完善。

(3)要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并能在今后的小学教育中贯彻之。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生心理辅导,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学好后两者为学习小学生心理辅导奠定了基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介绍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及“学与教”的基本规律。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理论、学习理论与教育理论,可以使自学者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实际及教与学的心理特点,提高从事教育工作能力。认知心理学主要介绍应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内容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概念、问题解决和语音理解等,可以使自学者通过学习增进对学生认知活动本质的理解,以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升。在课程的内容上,本课程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都涉及了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健康相关内容,但不同的是,本书旨在帮助自学者了解和感受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专业性质、基本原理、实施方法及组织管理,以便自学者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以正确的视角对待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配合学校里的心理辅导工作,也为将来能从事这项工作打下初步的专业基础。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 课程的重点是小学心理辅导、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方法,特别是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常用的理论、方法和运用。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学者学习,本课程的每一章都详细写出了学习应掌握的重点,如: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中的精神分析的辅导理论、以人为中心的辅导理论、认知行为取向的辅导理论和家庭辅导的主要概念和方法等。
  • 本课程的难点是能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充分把握个体问题所在,将个体问题放入整体环境系统中来认识,在日常的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辅导效果。每一章对此也都详细地列出并提供了如何进行辅导的建议。

Ⅱ  考核目标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以引导考生有目的地、系统地学习教材,也使考试命题范围更加明确,对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要求与难度水准安排更加准确与合理。

    本大纲以章为单位固定考核知识点,各章考核知识点主要涉及本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本大纲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四个认知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理解和表达。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等相关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应理解心理辅导及其与心理治疗的关系;能够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问题及合作模式的运用;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伦理规范;理解心理辅导的形成与发展及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

  • 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
    • 什么是心理辅导
    • 什么不是心理辅导
    • 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
  •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问题
    •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性
    •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合作模式
  •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伦理规范
    • 心理辅导的伦理规范
    • 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几个特别的伦理问题
  • 心理辅导发展简史
    • 心理辅导的形成与发展  
    • 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
    • 我国心理辅导的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

识记:①心理辅导的定义;②心理辅导的特点;③心理辅导的服务对象;④心理治疗的定义。

领会:①什么不是心理辅导;②心理辅导中谈话的特点;③心理辅导的过程。

简单应用:①对心理辅导概念的把握和应用;②举例说明常见的心理辅导模式。

综合应用:①论述什么是心理辅导和什么不是心理辅导;②讨论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问题

识记:①合作模式的概念;②合作模式的基本要点;③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性。

领会:①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②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合作模式。

简单应用:①举例说明小学生心理辅导涉及的问题;②简单概括合作模式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综合应用:①论述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成人心理辅导的区别;②结合我国家庭和学校文化特点,论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合作模式。

(三)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伦理规范

识记:助人专业伦理的定义。

领会:①心理辅导伦理规范;②角色冲突带来的困难和解决的途径。

简单应用:①举例说明心理辅导中要注意的问题;②简单概括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伦理问题。

综合应用:论述小学生心理辅导带来的一些特别的伦理问题。

(四)心理辅导发展简史

识记:①心理辅导的形成和发展;②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

领会:①心理辅导发展的过程;②我国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

简单应用:①能够简单概述心理辅导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②简单概述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

综合应用:论述在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方式以及意义。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心理辅导的定义、特点;小学生心理辅导合作模式的概念、基本要点;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殊性;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脉络和意义。

本章难点

结合心理辅导定义、伦理规范和发展历史,讨论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

第二章  心理辅导与教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主要是为了帮助考生了解每个教师都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因素;了解如何成为一个有成效的心理辅导教师;理解心理辅导教师的个人成长的意义、重大课题、方式和途径;了解职业枯竭的定义、表现及其预防和干预。

二、课程内容

  • 每个教师都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因素
    • 教师的信任
    • 教师的接纳与尊重
    • 教师的人格特质
    • 教师的心理保健
  • 成为有成效的心理辅导教师
    • 心理辅导教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心理辅导教师的真诚
    • 心理辅导教师的生态观
    • 心理辅导教师的自我概念
  • 心理辅导教师的个人成长
    • 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意义
    • 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重大课题
    • 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与途径
    • 职业枯竭及其预防与干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每个教师都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因素

识记:①信任的定义;②信任感的营造;③人格品质的定义;④教师的胜任特征群;⑤教师的个人特质;⑥心理健康的定义。

领会:①接纳与尊重的表现;②合格教师的标准;③教师加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方式。

简单应用:①举例说明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特质;②分析人格特质与学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综合应用:①论述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②论述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尊重的表现形式。

(二)成为有成效的心理辅导教师

识记:①人的发展问题;②价值观的定义;③心理辅导中真诚的含义;④自我概念的定义;⑤相互作用的定义;⑥辅导目标的界定。

领会:①有效辅导者与无效辅导者在个人特质上的差异;②导向正面的价值观;③真诚的作用;④学习真诚的方法;⑤健康的自我概念的作用。

简单应用:①举例说明有效辅导者的个人特质;②反思和澄清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性观;③能够在辅导过程中做到真诚;④理解个体的生态系统与个体问题的相互作用。

综合应用:①从学生的生态系统来分析和挖掘可能性,帮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辅导效果;②能够充分把握个体问题所在,将个体问题放入整体环境系统中来认识。

(三)心理辅导教师的个人成长

识记:①“未完成事件”的定义;②职业枯竭的定义;③职业枯竭的干预策略。

领会:①心理辅导教师需要完成的一些重大课题;②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与途径;③职业枯竭的表现;④造成枯竭的因素;⑤预防枯竭症状发生。

简单应用:①分析心理辅导教师自身成长中需要完成的一些重大课题;②举例说明枯竭发生的各阶段的表现;③能够运用职业枯竭的干预策略。

综合应用:处理与实现课题目标,在成长中自觉、系统地进行自我反思,清晰认识自己,运用各种有效的途径促进个人的成长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教师的信任、接纳与尊重、人格特质和心理保健;真诚的作用和意义;真诚的学习;生态观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健康的自我概念的重要作用;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重大课题;职业枯竭的表现、预防和干预。

本章难点:

能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充分把握个体问题所在,将个体问题放入整体环境系统中来认识,在日常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辅导效果。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主要是为了帮助考生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的辅导中,对问题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解决。理解心理辅导的理论及其意义,根据来访者的需要灵活运用;对心理辅导理论体系有整体的了解;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了解精神分析疗法的人性观、主要概念及治疗方法;了解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主要概念及辅导方法;了解行为疗法的人性观、主要概念及辅导方法;了解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人性观、主要概念及辅导方法;了解家庭辅导的主要概念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 心理辅导的理论概述
    • 心理辅导的理论及其意义
    • 心理辅导理论体系简介
    • 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
  • 精神分析的辅导理论
    • 精神分析疗法的人性观
    •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概念
    • 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 以人为中心的辅导理论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概念
    •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辅导方法
  • 认知行为取向的辅导理论
    • 认知行为疗法的人性观
    • 行为疗法
    •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 家庭辅导的主要概念和方法
    • 什么是家庭辅导
    • 家庭辅导的理论基础
    • 小学生家庭辅导的实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心理辅导的理论概述

识记:①理论的概念;②心理辅导理论的概念;③理论的三个类别;④四个经典基本辅导理论;⑤阿德勒疗法的基本目标;⑥叙事治疗的步骤;⑦赋权的概念;⑧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

领会:①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②其他基本辅导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③短程焦点治疗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面谈;④叙事治疗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技术;⑤赋权取向社会工作的特点;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启示。

简单应用:①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初步构建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理论体系;②运用叙事治疗的步骤进行心理辅导。

综合应用:结合案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心理辅导理论进行分析。

(二)精神分析的辅导理论

识记:①精神分析疗法的概念;②潜意识的概念;③人格的结构;④焦虑的种类;⑤自我防御机制;⑥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⑦移情的概念。

领会:①精神分析疗法的人性观;②意识与潜意识;③人格的发展;④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⑤辅导者的角色;⑥精神治疗中经常使用的技术。

简单应用:①结合案例分析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②结合案例能够简述精神分析疗法的过程。

综合应用:针对个案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对其进行辅导。

(三)以人为中心的辅导理论

识记:①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概念;②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③自我概念;④真诚一致;⑤无条件地积极关注;⑥准确的共情的理解;

领会:①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②人的实现的倾向;③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辅导目标;④辅导者的角色;⑤三个必要条件;⑥辅导关系的必要及充分条件。

简单应用: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耐心听取来访者的陈述,并做出情感反应,分析来访者的情感和自我概念。

综合应用:针对个案采用真诚一致、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以及共情对其进行辅导。

(四)认知行为取向的辅导理论

识记:①行为的特点;②行为疗法的三个基本原理;③行为治疗的目标;④ABC理论的概念。

领会:①认知行为疗法的人性观;②行为疗法的辅导方法;③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主要观点;④理性与非理性信念;⑤情绪困扰;⑥理性情绪疗法的步骤;⑦不合理信念的辩论技术;⑧合理想象技术的步骤。

简单应用:①采用ABC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②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简单运用合理想象技术进行辅导。

综合应用:针对个案采用辩论的方法对个案进行辅导。

(五)家庭辅导的主要概念和方法

识记:①家庭辅导的概念;②双重束缚的概念;③个人次系统的概念;④家庭规则的概念;⑤三角关系的概念;⑥预备性访谈;⑦差异性提问。

领会:①家庭次系统;②界限的作用;③卡普曼的戏剧三角;④预备性访谈的流程;⑤首次访谈需要把握的要点;⑥后续访谈的工作;⑦提问技巧。

简单应用:能够依据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小学生家庭辅导的流程。

综合应用:根据所学的小学生家庭辅导流程,对个案采用家庭辅导的方式进行辅导。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心理辅导理论体系简介;人格的结构和发展;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辅导方法以及辅导关系的必要及充分条件;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和辅导方法;ABC理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辅导步骤和基本技术;小学生家庭辅导的流程。

本章难点:

如何将所学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来访者的需要灵活运用,取得最优的效果。

第四章  个体心理辅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能够掌握心理辅导目标的意义和层次;了解小学生生态环境下的心理辅导目标;理解和掌握良好心理辅导关系的特点、有效的心理辅导关系的基本条件;了解小学生态环境下的个体辅导关系;掌握心理辅导的五个阶段及其工作要点;了解辅导谈话的概念、作用和特质;掌握辅导谈话中的倾听和询问技巧以及影响性技巧;了解小学生辅导谈话的原则和与家长的谈话注意事项。

二、课程内容

  • 心理辅导目标
    • 目标对于心理辅导的意义
    • 心理辅导目标的不同层次
    • 小学生态环境下的心理辅导目标
  • 心理辅导关系
    • 心理辅导关系概述
    • 有效的心理辅导关系的基本条件
    • 小学生态环境下的个体辅导关系
  • 心理辅导过程
    • 心理辅导的五个阶段
    • 心理辅导各阶段的工作要点
    • 小学生态环境下心理辅导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 辅导谈话
    • 辅导谈话概述
    • 辅导谈话中的倾听与询问技巧
    • 辅导谈话中的影响性技巧
    • 小学生话语系统中的谈话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心理辅导目标

识记:①辅导目标的意义;②终极目标的概念;③中程目标的概念;④直接目标的概念。

领会:①广义目标和狭义目标;②辅导目标的三个层次;③小学生态环境下的心理辅导目标。

简单应用:举例说明案例中的心理辅导目标的三个层次。

综合应用:从小学生态系统的视角,在辅导过程中能够确定目标,把生活环境的改变纳入辅导的工作目标。

(二)心理辅导关系

识记:①心理辅导关系的概念;②良好心理辅导关系的特点;③共情的概念;

领会:①共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②尊重来访者;③真诚的意义;④简洁、具体;⑤小学生态环境下的个体辅导关系。

简单应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运用共情。

综合应用: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伴随着对小学生的共情建设个体辅导关系。

(三)心理辅导过程

识记:①心理辅导的五个阶段;②结构化工作的实质。

领会:①进入与定向阶段的工作要点;②问题-个人探索阶段;③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④行动转变阶段的工作要点;⑤评估结束阶段的基本工作;⑥小学生态环境下心理辅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简单应用:能够掌握和运用心理辅导的各阶段工作要点。

综合应用:论述在小学生态环境下心理辅导的过程。

(四)辅导谈话

识记:①辅导谈话的概念;②辅导谈话的作用;③辅导谈话的特质;④封闭式询问的概念;⑤开放式询问的概念;⑥释意的概念和作用;⑦概述的定义;⑧自我揭示的概念。

领会:①倾听的技巧;②询问的技巧;③辅导谈话中的影响性技巧;④小学生辅导谈话的原则;⑤树理论;⑥与家长谈话。

简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应用辅导谈话中的技巧。

综合应用: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小学生话语系统中谈话的特殊性并灵活运用辅导谈话的技巧。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心理辅导目标的意义和不同层次;良好心理辅导关系的特点;有效的心理辅导关系的基本条件;心理辅导的五个阶段及其工作要点;辅导谈话的作用、特质以及倾听与询问技巧;小学生辅导谈话的原则。

本章难点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在辅导过程中尽量贴近小学生的话语系统,通过辅导谈话技巧对小学生进行辅导。

第五章  团体辅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是让考生理解什么是团体辅导、团体辅导的类型以及小学生团体辅导的目标;了解小学生团体辅导的基本条件和疗效因子;掌握成功团体带领者的人格特征、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团体中的角色;了解团体成员在团体中的表现;能够掌握结构式团体辅导的阶段重点并设计出相应的辅导方案;掌握小学生团体辅导的一般结构与主要活动形式;了解团体活动中有特殊需求小学生的处理;理解班级是一个生命单位、班级发展的生命周期以及健康发展的班级特点;掌握班主任应具备的一些团体技巧。

二、课程内容

  • 团体辅导概述
    • 什么是团体辅导
    • 团体辅导的类型
    • 小学生团体辅导的目标
    • 小学生团体辅导的动力
  • 团体带领者与团体成员
    • 成功团体带领者的人格特征
    • 团体带领者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团体带领者在团体中的角色
    • 团体成员在团体中的表现
  • 结构式团体辅导的组织与实施
    • 结构式团体辅导的阶段重点
    • 不同阶段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 运用结构化团体活动的理念和原则
    • 小学生团体辅导的一般结构与主要活动形式
    • 团体在活动场域中的伦理问题
    • 团体活动中有特殊需求小学生的处理
  • 团体辅导与班级心理建设
    • 班级是一个生命单位
    • 作为一个生命单位的班级发展
    • 班主任与班级心理建设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团体辅导概述

识记:①团体辅导的概念;②开放式团体的概念;③结构式团体的概念;④现实验证;⑤自助团体;⑥仿效行为。

领会:①团体辅导的发展;②开放式团体的优点;③结构式团体和非结构式团体的优点;④小学生团体辅导的目标;⑤团体辅导的基本条件;⑥团体辅导的疗效因子。

简单应用:对团体辅导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举例说明团体辅导的有效性。

综合应用:结合案例探讨团体辅导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二)团体带领者与团体成员

识记:①成功团体带领者的人格特征;②团体带领者在专业标准上的要求;③模范的参与者;④团体常模。

领会:①团体带领者的角色类型;②团体发展过程中成员的角色;③难处理成员的类型及表现;④有凝聚力的团体的成员表现。

简单应用:结合案例,分析团体成员在团体中的角色。

综合应用:针对案例,对成功的团体带领者所具备的能力进行讨论。

(三)结构式团体辅导的组织与实施

识记:①结构式团体辅导的阶段;②结构化团体活动的概念;③主题活动的概念。

领会:①结构式团体辅导四个阶段的作用;②设计一个结构化的团体辅导方案;③运用结构化团体活动的理念;④运用结构化团体活动的原则;⑤小学生团体辅导的一般结构;⑥小学生团体辅导的主要活动形式;⑦团体在活动场域中的伦理问题;⑧团体活动中有特殊需求小学生的问题处理。

简单应用:能够将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设计。

综合应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个案进行团体辅导并处理相应的问题。

(四)团体辅导与班级心理建设

识记:①班级的意义;②暴风雨阶段;③班级的形成;④班风;⑤发展良好的班级特征;⑥对质。

领会:①理解班级是一个生命单位;②非结构化团体的发展历程;③班级发展的生命周期;④班主任的人际风格;⑤班主任的管理风格;⑥班主任应具备的一些团体技巧。

简单应用:简单论述班级发展的生命周期对个体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综合应用:结合具体实例和生活实际,理解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综合运用团体辅导和班级心理建设的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团体辅导的类型;开放式团体和封闭式团体的优点;结构式团体和非结构式团体的优点;团体辅导按团体功能分类;小学生团体辅导的目标;小学生团体辅导的动力;成功团体带领者的人格特征;团体带领者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角色;团体成员在团体中的表现;不同阶段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小学生团体辅导的一般结构与主要活动形式;班级发展的生命周期;班主任应具备的一些团体技巧。

本章难点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例对团体辅导的基本性质以及班级心理建设有进一步探讨,并能够组织与实施一次结构式团体辅导。

第六章  小学生行为辅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最主要是帮助考生了解行为辅导的特点和基本知识,掌握行为辅导的策略和扩展方法,以便更好的将行为辅导运用于实际。本章共四节,第一节是行为辅导概述,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了解行为辅导的特点、行为辅导的一般过程以及如何对目标行为进行观测和评估。第二节是行为辅导的基本策略,通过本节的学习,考生可以对行为辅导的基本策略有初步的认识,掌握强化、惩罚和消除的概念、基本知识和影响因素。第三节是行为辅导的扩展方法,通过介绍塑造、泛化、代币制和自我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步骤,帮助考生理解行为辅导扩展方法的操作和应用。第四节是小学生行为辅导运用,本节对小学生学业落后、注意缺陷、恐惧与焦虑等问题的行为辅导策略进行简单分析,旨在帮助考生能举一反三,将行为辅导策略运用于学生其他行为问题。

二、课程内容

1.1  行为辅导概述

1.1.1  行为辅导的特点

1.1.2  行为辅导的一般过程

1.1.3  目标行为的观测与评估

1.2  行为辅导的基本策略

1.2.1  强化

1.2.2  惩罚

1.2.3  消退

1.3  行为辅导的扩展方法

1.3.1  塑造

1.3.2  泛化

1.3.3  代币制

1.3.4  自我管理

1.4  小学生行为辅导运用

1.4.1  学业落后及其辅导

1.4.2  注意缺陷及其辅导

1.4.3  恐惧与焦虑及其辅导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行为辅导概述(节的内容)

识记:①行为辅导的特点;②目标行为的特征。

领会:①行为辅导的一般过程;②目标行为的观测与评估要点。

简单应用:简单概括目标行为记录方法的几种形式。

综合应用:试论述如何在学校展开行为辅导工作。

(二)行为辅导的基本策略

识记:①强化的概念;②惩罚的概念;③消退的概念。

领会:①强化的类别与强化物;②惩罚的类别;③强化与惩罚的对比;④消退过程的特征;⑤影响强化的因素;⑥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⑦影响消退的因素

简单应用:①试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正强化和负强化;②试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正惩罚和负惩罚。

综合应用:论述使用惩罚方法来矫正学生行为时应考虑的问题及遵循的原则;

(三)行为辅导的扩展方法

识记:①塑造的概念;②泛化的概念;③代币制的概念;④自我管理的概念。

领会:①塑造的操作步骤;②代币制的操作步骤;③实施自我管理的步骤;④在促进泛化时,应注意的方法和策略

简单应用: ①代币制使用的优点与局限;②如何逐步消除代币系统

综合应用:针对个案所展现的行为问题采用塑造/泛化/代币制/自我管理的方法进行行为辅导。

(四)小学生行为辅导运用

识记:①学业落后的界定;②注意缺陷的概念、症状及诊断标准;③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领会:①对学业落后学生的辅导;②对注意缺陷学生的辅导;③对小学生恐惧及焦虑情绪的辅导。

简单应用:①如何帮助学业落后的学生建立有效行为;②结合案例,针对注意力缺陷的学生制定一份行为契约。

综合应用:结合相关行为辅导策略对小学生学业落后、注意缺陷、恐惧及焦虑情绪等行为问题行为辅导,并且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行为问题的辅导中。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行为辅导的特点和基本知识;掌握行为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扩展方法。

本章难点:

结合案例将行为辅导的策略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第七章  小学生绘画分析与辅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最主要是帮助考生了解绘画辅导的意义,了解小学生绘画辅导的一般问题,掌握小学生绘画的分析技巧。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是绘画辅导及其意义,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了解绘画辅导的概念、由来以及绘画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意义。第二节是小学生绘画辅导中的一般问题,通过本节的学习,考生可以对小学生绘画发展阶段与绘画中的心理赋意有初步的认识,掌握绘画辅导的原则和情境要求。第三节是绘画辅导的实施,通过案例示范帮助考生学习和体会绘画表现特征和动态绘画的分析技巧,增强考生进行绘画辅导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

1.1  绘画辅导及其意义

1.1.1  绘画辅导概述

1.1.2  绘画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意义

1.2  小学生绘画辅导的一般问题

1.2.1  小学生绘画发展

1.2.2  绘画中的心理赋意

1.2.3  绘画辅导的原则及情境要求

1.3  小学生绘画辅导的实施

1.3.1  绘画表现特征分析

1.3.2  动态绘画分析

1.3.3  绘画辅导作用的发挥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绘画辅导及其意义

识记:①艺术辅导的概念;②绘画辅导的概念。

领会:①绘画在心理辅导中的两大作用;②绘画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意义;③绘画辅导的由来。

简单应用:简单概括绘画辅导的由来;

综合应用:为什么说绘画能够呈现作画者的内心世界。

(二)小学生绘画辅导的一般问题

识记: 儿童绘画发展的五个时期。

领会:①绘画辅导的原则;②绘画辅导的情境要求。

简单应用: 简单概括儿童处于图式期(7-9岁)时的绘画特点;

综合应用:如何理解绘画中心理赋意的三个作用。

(三)小学生绘画辅导的实施

识记:①绘画表现特征分析的概念;②动态绘画的概念。

领会:②动态绘画分析的基本要点;②绘画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③绘画在特殊学生辅导中的应用;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态绘画。

简单应用:可以根据画作中的基本元素,初步分析绘画者的个人特质和内部心理状态;

综合应用:结合个案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动态家庭图或动态学校图。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绘画辅导及其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意义;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解绘画中的心理赋意;绘画辅导的原则及情境要求;绘画辅导的实施。

本章难点:

结合绘画表现特征的分析技巧,学习如何解读画作,分析绘画者的个人特质和内部心理状态,结合实际案例,在实践练习中加深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对个案进行动态绘画分析。

第八章  小学生游戏辅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最主要是帮助考生了解游戏及游戏辅导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游戏辅导室的设置,如何选择玩具与器材,以达到良好的辅导效果。学习如何在小学中运用游戏辅导,帮助考生掌握游戏活动的分类与设计。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是游戏与游戏辅导,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了解游戏的含义及学者们对游戏行为不同的理论解释、游戏辅导的定义及其主要理论。第二节是游戏辅导的情景安排,通过本节的学习,考生可以对游戏辅导室的设置、玩具与器材选择与分类有初步的认识,掌握玩具与器材选择的原则。第三节是游戏辅导的原则与实施,本节介绍了游戏辅导的八个原则及游戏辅导的实施过程,为考生提供了应对不同典型问题儿童时的辅导经验,同时详细介绍了沙盘游戏辅导的材料、机制、使用。第四节是游戏辅导在小学中的应用,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帮助考生在形式和功能上区分了游戏辅导,同时通过对游戏活动的举例,考生可以掌握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二、课程内容

1.1  游戏与游戏辅导

1.1.1  游戏

1.1.2  游戏辅导

1.2  游戏辅导的情境安排

1.2.1  游戏辅导室的设置

1.2.2  游戏辅导室的玩具与器材

1.3  游戏辅导的原则与实施

1.3.1  游戏辅导的原则

1.3.2  游戏辅导的实施

1.3.3  沙盘游戏辅导

1.4  游戏辅导在小学中的应用

1.4.1  小学中的游戏辅导

1.4.2  小学中的游戏活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游戏与游戏辅导

识记:①游戏的含义及其理论解释;②游戏辅导的定义。

领会:简单阐述游戏辅导的主要理论。

(二)游戏辅导的情境安排

领会:选择玩具与器材的原则。

简单应用:①游戏辅导室的设置;②玩具与器材的分类。

(三)游戏辅导的原则与实施

领会:①游戏辅导的八个原则;②沙盘游戏辅导的材料、机制和使用。

简单应用:①在游戏辅导中辅导者应如何对待不同典型问题的儿童;②辅导过程中如何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游戏辅导在小学的应用

领会:①游戏辅导的分类;②游戏活动的分类。

简单应用:沙盘游戏治疗的步骤。

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设置合适的课堂游戏、课间游戏、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游戏辅导的定义及相关理论;游戏辅导和游戏活动的分类;游戏辅导室的设置及选择玩具和器材的原则和分类;掌握游戏辅导的原则及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难点:

沙盘游戏辅导的相关知识掌握;结合实际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

第九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其他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最主要是帮助考生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其他方法,即心理情景剧辅导、音乐辅导、体育与舞蹈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是小学生心理情景剧辅导,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了解戏剧与戏剧治疗的基本概念、心理情景剧辅导及其实施与应用。第二节是小学生音乐辅导,通过本节的学习,考生可以对音乐辅导及其基本原理有初步的认识,了解音乐辅导的应用及其辅导功能,并通过举例帮助考生学习如何创造适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音乐活动。第三节是小学生体育与舞蹈辅导,考生可以了解以运动为主的两种辅导方式,即体育辅导和舞蹈辅导,以及二者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应用及功能。

二、课程内容

1.1  小学生心理情景剧辅导

1.1.1  戏剧与戏剧治疗

1.1.2  心理情景剧辅导

1.1.3  心理情景剧辅导的实施

1.1.4  心理情景剧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1.2  小学生音乐辅导

1.2.1  音乐辅导及其原理

1.2.2  音乐辅导在校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1.2.3  小学生音乐活动的辅导功能与发挥

1.3  小学生体育与舞蹈辅导

1.3.1  体育与舞蹈辅导的作用

1.3.2  体育与舞蹈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1.3.3  小学生体育与舞蹈活动的辅导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小学生心理情景剧辅导

识记:①戏剧与戏剧治疗的基本概念;②心理情景剧辅导的定义。

领会:①心理情景剧辅导与校园情景剧的区别;②对心理情景剧辅导者的要求;③心理情景剧辅导的过程。

简单应用:简单阐述彼得·史莱德戏剧发展的四个阶段和理查德·康特尼的六个戏剧发展阶段。

综合应用:结合小学生特点,试举例说明如何将心理情景剧辅导应用于小学生心理辅导。

(二)小学生音乐辅导

识记:音乐辅导的概念及其原理;

领会:①音乐辅导中音乐与环境的选择;②音乐辅导的方法;③音乐辅导的层次;④音乐活动的辅导功能。

简单应用: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可采用的音乐辅导策略;

综合应用:结合小学生性格特点,试举例说明如何将音乐辅导应用于小学生心理辅导。

(三)小学生体育与舞蹈辅导

领会:①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②舞蹈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简单应用:①根据小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形式;②舞蹈辅导的阶段与步骤。

综合应用:体育或舞蹈教师如何更好的发挥体育与舞蹈活动的辅助功能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心理情景剧辅导、音乐辅导和体育及舞蹈辅导的相关基础知识。

本章难点:

心理情景剧辅导、音乐辅导和体育及舞蹈辅导在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第十章  小学生危机干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最主要是帮助考生了解校园危机干预的概念、阶段等相关知识,学习校园心理安全管理原则,建立三级预防体系,掌握小学生危机干预要略,从而有效开展危机干预工作。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是校园危机干预概述,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了解危机的基本知识及种类,危机发展的阶段及干预措施。第二节是校园危机的预防,通过本节的学习,考生可以对校园危机事件来源及影响有初步的认识,掌握校园心理安全管理的目的及原则,了解三级预防体系的建设。第三节是小学生危机干预,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考生可初步了解小学生经历丧失后的特点,学习小学生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使考生能够正确预防、应对和处理相关事件。

二、课程内容

1.1  校园危机干预概述

1.1.1  危机概述

1.1.2  危机的种类

1.1.3  危机发展阶段及干预

1.2  校园危机的预防

1.2.1  校园危机及影响

1.2.2  校园心理安全管理及其原则

1.2.3  三级预防体系的建设

1.3  小学生危机干预要略

1.3.1  小学生经历丧失后的特点

1.3.2  小学生危机干预的基本目标

1.3.3  小学生危机干预的工作架构

1.3.4  小学生危机干预的工作要点

1.3.5  小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校园危机干预概述

识记:①危机的概念及其三个要素;②危机状态的四个维度;③危机的种类。

领会:危机发展的六个阶段及渡过危机的三种反应。

简单应用:危机干预的目标及实施步骤

综合应用:①结合案例开展危机干预工作;②对危机干预者的要求与挑战。

(二)校园危机的预防

识记:①危机管理的概念;②三级预防的概念

领会:①校园危机的事件来源;②校园危机的影响。

简单应用:①简单阐述校园心理安全管理展开的目的及原则;②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

综合应用:①如何有效开展校园心理安全工作;②从不同角度论述校园危机的影响。

(三)小学生危机干预要略

领会:①小学生经历丧失后的特点;②小学生危机干预的基本目标与工作要点;③小学生自杀的认识误区;④小学生自杀的特点;

简单应用:从小学生危机干预的工作架构来看,危机干预者的工作职责。

综合应用:①如何有效预防小学生自杀;②论述如何开展小学生自杀干预。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掌握危机的要素及种类;危机发展阶段及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了解校园危机的预防及影响;校园心理安全管理与三级预防体系;小学生危机干预的基本目标、工作架构和工作要点以及小学生常见的自杀问题的预防及干预。

本章难点: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开展小学生危机干预工作与小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工作。

第十一章  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最主要是介绍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围绕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与诊断三个方面展开。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是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概述,这一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了解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的内涵及基本架构、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管理及建设。第二节是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与管理,通过本节的学习,考生可以了解收集心理辅导资料的意义,掌握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原则、种类和方法,对心理辅导资料的内容和管理及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初步的认识。第三节是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与诊断,主要介绍有关小学生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基本知识与常用的心理测验工具,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小学生心理评估与诊断工作。

二、课程内容

1.1  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概述

1.1.1  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的内涵

1.1.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基本架构

1.1.3  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管理

1.1.4  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管理

1.2  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1.2.1  收集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意义

1.2.2  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原则、种类和方法

1.2.3  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内容与管理

1.2.4  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1.3  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与诊断

1.3.1  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基本知识

1.3.2  小学生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常用工具

1.3.3  小学生心理评估与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概述

领会:①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管理的内涵;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基本架构。

简单应用:①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管理;②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管理。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领会:①收集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意义;②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收集的原则、种类和方法;③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内容;

简单应用:①试举例说明常见的小学生心理档案表格。

(三)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与诊断

识记:①评估与诊断的基本概念;②心理测验的特点及类型。

领会:小学生心理评估与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应用:从不同角度列举小学生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常用工具。

四、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

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基本知识与常用工具;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心理评估与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难点:

收集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方法;如何正确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如何正确选择小学生心理评估及诊断的工具。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小学生心理辅导》,陶勑恒、郑洪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2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一)系统学习、深入重点

自学者首先应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掌握要求识记的概念,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知识点,掌握重点。

(二)科学学习方法,明确相关概念、方法之间的关系

考试前梳理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之间的关系,便于记忆、加深理解。例如第六章,考生首先了解行为辅导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掌握行为辅导的策略和扩展方法,以便更好的将行为辅导运用于实际。

(三)深入理解教材例题,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生心理辅导操作性强,自学者对教材中的案例应深入理解。例如第七章小学生绘画分析与辅导中,提供了大量图文供自学者参考学习,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自学者做到学以致用。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要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节分别提出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建议和要求(如在章节后面已有,这里也可不再阐述),在助学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举例如下:

(一)帮助自学者梳理重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

助学者在辅导时应帮助自学者梳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在他们全面掌握全部考试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个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小学生行为辅导、小学生危机干预等重点内容。

(二)注意培养自学者应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应用性比较强,助学者应帮助自学者了解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行为辅导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分析和方法的应用,适当增加一些案例培养自学者对方法应用的兴趣,深入理解基础理论,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建议每学分2-3个助学学时。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60分及格。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卡尔·罗杰斯  B.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C.华生  D.贝克

2.教师不喜欢学生的某种行为,采取处罚措施使得学生行为获得暂时终止,这种处罚学生的行为是_____

  1. 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爱德维希将典型职业枯竭症状的发生分为_______阶段。

A.停滞  B.热情  C.停止  D失望. E.淡漠

4.危机按事件来源分类有

A.发展性危机  B.境遇性危机  C.群体危机  D.个体危机  E.存在性危机

三、简答题

5.请阐述促进心理辅导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与途径。

6.如何理解绘画中心理赋意的三个作用。

四、论述题

7.你怎样看待“班级是一个生命单位”?

8.试述如何帮助学业落后的学生建立有效行为。

  • 实际应用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1 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某重点小学五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辩论赛。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来接受心理咨询。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

问题:

  • 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 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
  •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共情时应注意什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