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7194传播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07194]

《传播心理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六年七月

指定用书:《传媒心理学》,方建移、张芹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参考书目:《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刘晓红、卜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童清艳,中国广播出版社,2002年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传媒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和大众传播学知识为逻辑起点,以各类传媒从业人员为讲授对象,是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一门学科。

《传媒心理学》教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传媒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现状、理论、研究方法、影响传媒致效的内外因素、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受众心理。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当前传播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些领域,如暴力传媒、色情传媒的心理影响、传媒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儿童与电视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是一些专题研究,内容有新闻心理、广告心理和互联网心理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自学应考者初步了解传媒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主要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传媒中不同性质的内容对个体心理过程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为学习者自觉地将传媒心理学已有的成果知识应用于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打下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传媒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掌握传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传媒心理研究的基本情况,掌握客观看待传媒的多元化视角,提高自我专业学习的能力与基础。

    

二、考核目标

第1章  传媒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理学与传播学的渊源关系,以及传媒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二、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学“四大先驱”中的心理学家

(二)传媒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代表作

三、考核要求

(一)掌握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关系

(二)勒温和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

(三)传媒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传媒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作

(五)受众研讨会的意义

 

第2章  现代心理学与传媒理论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等主要心理学流派对传播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行为主义发展三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含义

(三)需要层次理论

三、考核要求

(一)掌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对魔弹论的影响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对个人差异论与有限效果论的影响

(三)需要层次理论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影响

 

第3章  传媒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传媒心理学研究的各主要方法,掌握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

(一)实验研究中编写指导语的要求

(二)自变量、因变量的含义

(三)样本、抽样

(四)问卷的结构

(五)观察法的含义及类型

(六)内容分析法的含义

(七)个案记录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考核要求

(一)掌握如何设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控制无关变量

(二)掌握抽样的基本方法

(三)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

(四)如何有效使用观察法

(五)如何使用内容分析法

(六)熟悉“把关人”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4章  影响传媒致效的因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态度的结构以及影响传媒致效的内外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效果

(二)态度的含义

(三)替代强化

(四)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五)认知结构

三、考核要求

(一)了解传媒致效研究的行为主义研究线路和认知主义研究线路

(二)了解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三)掌握并能分析影响传媒致效的内外因素

 

第5章  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传媒表征和刻板印象的含义,并对第1章提到的拟态环境和第3章讲述的内容分析法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

(一)传媒表征

(二)刻板印象

三、考核要求

(一)充分理解传媒表征对刻板印象形成的作用,并能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大众传媒中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如性别刻板印象。

 

第6章  受众心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受众的含义和准社会交往的概念、表现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受众与传媒受众

(二)准社会交往

三、考核要求

(一)掌握准社会交往的含义

(二)了解狂热崇拜与准社会交往的关系

 

第7章  传媒暴力的效果研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有关传媒暴力影响的几种心理学解释,以及影响暴力传媒使用的内部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

(一)模仿理论

(二)兴奋转移

(三)宣泄

三、考核要求

(一) 用模仿、兴奋转移和宣泄等心理学理论分析传媒暴力对受众的影响

(二) 能从人格、动机、认知等个体内部因素分析受众对暴力传媒的使用

 

第8章  色情传媒心理影响研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色情传媒的心理影响,以及如何减少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色情传媒

(二)家长中介作用

三、考核要求

(一)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对色情传播的影响

(二)了解色情传媒影响的几种观点

   (三)分析减少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的对策措施

 

第9章  传媒影响与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以及大众传媒对个体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亲社会行为

(二)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三、考核要求

(一)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二)理解传媒对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之影响的异同

 

第10章  儿童与电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儿童区分幻想与现实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传媒人物对青少年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脚本与图式

(二)次级依恋

三、考核要求

(一)儿童区分幻想与现实的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二)举例说明传媒人物对青少年身体意象和世界观的影响

 

第11章  新闻心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影响新闻加工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适当编排负面新闻与严肃新闻。

二、考核知识点

(一)经验现实主义与先验现实主义

(二)电视与报纸新闻的区别

(三)议程设置

三、考核要求

(一)了解影响新闻加工的主要因素

(二)能从新闻构造角度分析媒体偏见的形成

 

第12章  广告心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心理学对广告发展的影响,广告中的认知与行为效应,以及广告对儿童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

(二)成为成熟消费者的几个发展阶段

三、考核要求

(一)了解心理学对广告的影响

(二)掌握儿童成为成熟消费者所需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13章  互联网心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互联网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与上网的行为取向,并客观分析互联网对上网者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网络成瘾

(二)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三)上网的行为取向

三、考核要求

(一)了解网络成瘾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二)掌握上网的行为取向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分层的影响

 

三、题型举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中有两位心理学家:徳裔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刻板印象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准社会交往?

(五)论述题

1、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谈谈你对传媒暴力的看法。

 

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勒温 霍夫兰

 (三)名词解释

1、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具有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准社会交往?

受众将大众传媒中的人物当作真实人物做出反应。在准社会交往中,受众所“交往”的传媒人物既可以是节目主持人或新闻播音员,也可以是虚构人物,甚至能以非人类的形式存在,但受众仍象面对面交往那样对之做出认知和情绪反应。

(五)论述题

1、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谈谈你对传媒暴力的看法。

阐述解释传媒暴力影响的几种理论观点:模仿论、兴奋转移理论、宣泄理论、态度改变理论和脱敏理论。

阐述影响个体传媒暴力使用的内部因素,包括人格、动机和认知因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