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2941中医儿科学自学考试大纲

 

[02941]

中医儿科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二年一月

必读教材:《中医儿科学》(南京中医学院江育仁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参考教材:1.《小儿药证直诀》

2.《幼幼集成》

3.《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在中医专业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是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因此中医的基本理论也适用于儿科。但由于小儿时期生理、病理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因此诊治方法不能简单看作是成人的缩影。对儿科与各科之间的关系,应注意到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课程内容共分为儿科学基础、常见病证、时行疾病、小儿杂病、新生儿疾病五个部分,共介绍40个病证。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熟悉和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与辨证治疗方法,懂得对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保护。

本课程自学时数,参照全日制中医专业本科授课时数,按3:1安排,自学总时数为184学时。自学者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及课程内容的难易,灵活掌握,适当增减(自学时数分配表附后)。

 

 

学习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本章为儿科学的总论,是儿科基础,重点须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诊断与治疗概要。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要求】

1.了解中医儿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2.了解历代著名儿科医家的成就与著作。

3.熟悉儿科学在宋代以后的重大发展及解放后的新贡献。

【内容】

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公元前四百多年扁鹊在秦国为小儿医。

二、隋唐时代,太医署内专设少儿科。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较详细地阐述了两百多个小儿病证的病因病理和证候;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初生小儿保育护理有专篇叙述;王焘《外台秘要》记载儿科用方四百首左右。

三、宋代太医局将儿科作为独立分科之一。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由于他对儿科贡献大,后世誉之为“儿科之圣”;董汲著《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善用寒凉方药治疗天花、麻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详细收录初生以至成童的内外五官诸多疾病的证治,并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是由于断脐不慎引起。

四、明清时代,儿科医学有进一步发展。明代薛铠、薛己父子著《保婴撮要》,书中附有很多验案、验方,并发明烧灼法断脐预防脐风;明代万全著《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等,重视小儿胎养、蓐养及鞠养;清代谢玉琼著《麻科活人全书》,综合各家治麻心得,详细介绍麻疹各阶段辨证与治疗;清代陈飞霞著《幼幼集成》,首创“赋禀”、“护胎”,其中“指纹晰义”一章,颇有见解。

五、明清时代,麻疹与天花流行,我国首创人痘接种法,种痘技术先后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

六、解放后,中医儿科迅速发展,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二节  生理、病理特点

【要求】

1.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熟悉“纯阳”与“稚阴稚阳”的含义。

【内容】

一、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稚阴稚阳”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说明了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一生理特点;而“纯阳”则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生机旺盛,蓬勃发展,说明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易虚易实”,指小儿一旦患病,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错综复杂的证候;“易寒易热”,指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故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证候,又由于“稚阳未充”,机体脆弱,易阳虚衰脱,出现阴寒之证。

第三节  生长发育

【要求】

1.了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掌握小儿时期生长发育正常规律,并熟记几个常用计算公式。

【内容】

一、年龄分期: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婴儿期,从28天到一周岁;幼儿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幼童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儿童期,从七周岁到十二周岁。

二、生理常数:小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囟门、牙齿、呼吸、脉博、血压的正常值及计算方法,动作与语言的发育概况。

第四节  喂养与健康

【要求】

1.了解合理喂养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了解母乳喂养与增加辅食的方法。

3.了解保健工作与合理教育对小儿德育、智育、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内容】

一、初生婴儿护养:初生时清除婴儿口中羊水等秽液,口腔护理;服清解胎毒的中药;脐部护理,脐带任其自然脱落;眼部与皮肤护理,婴儿生后即可洗浴,水温适宜,浴后皮肤保持干燥。

二、乳婴儿合理喂养:

(一)喂养方法: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三种。母乳喂养最理想,母乳成分最适合婴儿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可增加小儿抗病能力。

(二)添加辅食:不论何种喂养方式,到一定月龄,均需增加辅食,增加辅食要从少到多,由简到繁,增加一次辅食,减少一次喂乳。

(三)断奶时间:8~12个月为宜,夏季不宜断,断奶后以粥和软饭为主食,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

三、保健与预防:室内空气流通,日光充足,冷暖、燥湿适宜;衣着清洁、干燥、轻软、宽松,四肢活动自如;睡眠要充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沐浴和勤换衣着;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检查。

第五节  四诊概要

【要求】

1.了解儿科的四诊特点。

2.重点掌握四诊中望诊内容。

【内容】

一、望诊:历代儿科医家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小儿肌肤娇嫩,反应灵敏,脏腑病证每能形诸于外。

(一)望神色:包括神情和色泽。望神色以面部为主,包括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五色指红、青、黄、白、黑;五部配五脏;指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下为肾。

(二)望形态:包括形体和动态。即从病儿的形体强弱、肥瘦和活动状态来推测病情变化。形体望诊,包括观察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

(三)审苗窍:苗窍指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脏腑有病,每能反映于苗窍。

(四)辨斑疹:斑和疹每见于小儿传染病,如麻疹、丹痧、水痘、风痧等。杂病发斑,见于紫癜病等。温热病发斑,为邪入营血。

(五)察二便:正常小儿大便色黄干润适中,乳婴儿大便较软,每日2~3次。观察大便干湿、色泽及有否带血(或血冻)等,及观察小便的色泽、清浊、有否带血、尿量等,均可作为诊断依据。

(六)看指纹:即观察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分风、气、命三关。根据指纹的浮沉、色泽、透达速度和出现的部位,判断其表里、寒热、虚实、轻重等。

二、闻诊:包括听声息与嗅气味。听声息包括听哭声、咳嗽声和语言声,均以清脆响亮为顺,呼吸应以均匀微息为佳;嗅气味包括嗅口气、大小便臭气等。

三、问诊:儿科问诊有独特之处,病史主要向家长或保育员询问。年长儿也可由自己陈述,除问寒热、汗、头身、二便、饮食、胸腹、睡眠等,还需询问传染病史及小儿个人史(生产、喂养、发育、预防接种史等)。

四、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正常小儿脉象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愈小,脉搏越快。小儿切脉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小儿常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脉象,辨表里、寒热、虚实、按诊包括按压和触摸头囟、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

五、五脏辨证:主要掌握五脏所主和性能表现。如肝主风,常有余;心主惊热,为火为热;脾主困,常不足;肺主喘,其性娇嫩;肾主虚寒,其性常虚。

第六节  治疗概要

【要求】

1.掌握儿科内治法的用药特点。

2.熟悉常用内治法则。

3.熟悉儿科外治法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内容】

一、儿科内治法的用药特点。

(一)治疗用药要及时、正确和谨慎。

(二)治疗要中病即止。

(三)运用儿科中药新剂型(如冲剂、糖浆、片剂、针剂等)。

(四)掌握小儿中药煎服方法。

(五)掌握小儿中药用量。

二、内治法则:常用的治法有疏风解表法、止咳平喘法、清热解毒法、凉血止血法、安蛔驱虫法、消食导滞法、镇惊开窍法、利水消肿法、健脾益气法、培元补肾法、活血化瘀法、回阳救逆法等。

三、外治疗法:熏法、蒸气及气雾吸入法、涂敷法、罨包法、热熨法、敷贴法等。

 

第二章  常见病证

第一节  咳嗽

【要求】

1.了解咳嗽的概念。

2.熟悉咳嗽的病因病理。

3.掌握咳嗽的辨证施治原则和常用方药。

【内容】

一、概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叫咳嗽。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最易发生咳嗽,其他脏腑病变,也能导致咳嗽。咳嗽和肺脏关系密切。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感受六淫之邪,脾虚生痰贮肺,咳久伤及肺阴或肺脾之气。

(二)病理:肺脏宣发肃降失调,气逆痰动而咳嗽。

三、辨证治疗要点:辨证当分清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伴有表证,多属实证,治疗当辨其病因病理;内伤咳嗽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常兼里证,可虚实互见,以虚证居多,治疗应辨明由何脏所累,随证立法。

四、分裂证治:

(一)外感咳嗽:风寒咳嗽治以散寒宣肺,方用金沸草散;风热咳嗽治以疏风肃肺,方用桑菊饮。

(二)内伤咳嗽:痰热咳嗽治以清肺化痰,方用清宁散;痰湿咳嗽治以化痰燥湿,方用二陈汤;阴虚燥咳治以滋阴润燥,方用沙参麦冬汤;肺虚久咳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六君子汤。

第二节  肺炎喘嗽

【要求】

1.熟悉肺炎喘嗽的临床主症。

2.熟悉肺炎喘嗽的病因病理。

3.掌握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和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肺炎喘嗽的命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甚则胁肋凹陷,口唇青紫为主症。多继发于感冒、麻疹后,或其他疾病过程中。冬春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病情越重。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外因为感受风邪;内因为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

(二)病理:邪侵于肺,肺气郁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灼津为痰,痰阻肺络,气道壅塞,肺气郁闭。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或内窜心肝。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风邪犯肺、痰热闭肺为本病的常证;邪陷厥阴,心阳虚衰则属本病的变证。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本病基本治则。变证应根据病情变化,灵活施治。

四、分型证治:

常证:

(一)风邪犯肺:风寒闭肺治以辛温开肺、方用三拗汤合葱豉汤;风热闭肺治以辛凉宣肺,方用银翘散或麻杏石甘汤。

(二)痰热闭肺:治以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方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三)正虚邪恋:阴虚肺热治以养阴清热,方用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治以益气健脾,方用人参五味子汤。

变证:

(一)心阳虚衰:治以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

(二)内陷厥阴:治以平肝息风、清心开窍,方用羚羊钩藤汤、牛黄清心丸。

第三节  哮喘

【要求】

1.熟悉哮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病理。

2.掌握哮喘病证及发作期治标、缓解期治本的基本原则。

3.熟悉哮喘的预防及护理。

【内容】

一、概述:哮喘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通称哮喘。好发春秋二季,反复发作,常因气候骤变而诱发。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内因为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外因是诱发因素,如感冒受冷、劳倦过度、饮食内伤等。

(二)病理:外因诱发,触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气机升降不利而发病。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发作之际,多兼感外邪诱发,属于邪实,当攻邪以治其标,其辨其寒热而施治;缓解期扶脾益肾,补土生金,调其脏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

四、分型证治:

发作期:

(一)热性哮喘:治以清肺化痰定喘,方用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二)寒性哮喘:治以温肺化痰定喘,方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缓解期:

(一)肺气虚弱:治以补肺固卫,方用玉屏风散。

(二)脾虚气弱:治以健脾化痰,方用六君子汤。

(三)肾虚不纳:治以补肾固本,方用金匮肾气丸。

五、其他疗法:体针、耳针及敷贴疗法。

第四节  鹅口疮

【要求】

1.熟悉鹅口疮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2.掌握鹅口疮的基本治则。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特征。因先天胎热内蕴,或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而致病。早产儿及久病、久泻、体质虚弱的乳儿,更为常见。

二、病因病理:心脾积热,胎热内蕴,或生后口腔不洁,为秽毒之邪所侵,亦可因虚火上浮致病。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轻者仅口腔舌上有白屑,无其他症状;重者白屑蔓延,妨碍哺乳,甚至呼吸急促,啼声不出。

四、分型证治:心脾积热治以清泄积热,方用清热泻脾散;虚火上浮治以滋阴潜阳,引火归元。

五、外治法:黄连、甘草煎汤,或野蔷薇露拭口,再涂冰硼散。

第五节  口疮

【要求】

1.熟悉口疮的病因病理。

2.掌握实证口疮运用清热解毒通腑法的重要性。

3.掌握口疮外治法。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口疮发于口唇两侧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口疮者有虚实之分,以实证为多。

二、病因病理:脾胃积热,或心火上炎而致,亦可因虚火上浮而发者。手少阴之经通于舌,足太阴之经通于口,故心脾二经有热,口舌易生溃疡。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凡溃疡周围鲜红,疼痛较甚,口臭流涎,甚或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者为实证;溃疡较少,周围淡红或淡白,疼痛较轻,兼见神疲、颧红、口干者为虚证。实证治以清热、解毒、通腑;虚证当以滋阴降火。均需配合外治法。

四、分型证治:脾胃积热治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火,方用凉膈散;心火上炎治以清心泄热,方用泻心导赤汤;虚火上浮治以滋阴降火,方用六味地黄丸。

五、外治法:搽锡类散、青黛散、冰硼散、凉心散等。

第六节  呕吐

【要求】

1.熟悉呕吐的病因病理。

2.掌握常见呕吐的鉴别和证治。

【内容】

一、概述:呕吐是一种证候。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称为“溢乳”,并非病态。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乳食积滞,胃有积热,脾胃虚寒,肝气犯胃,跌仆惊恐等。

(二)病理:脾胃升降失司,胃失和降,其气上逆为呕吐。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吐出物酸臭为乳食积滞,食入即吐为胃有积热,食后方吐为脾胃虚寒,嗳气泛酸而吐为肝气犯胃,哭闹面色忽青忽白而吐为跌仆惊恐所致。祛除病因,结合和胃降逆为总的治则。

四、分型证治:伤食吐治以和胃导滞,方用消乳丸;胃热吐治以清热和胃,方用加味温胆汤;胃寒吐治以温中散寒,方用丁萸理中汤;肝气犯胃吐治以疏肝理气,方用解肝煎;惊恐吐治以镇惊止呕,方用定吐丸。

第七节  泄泻

【要求】

1.熟悉泄泻的病因以及产生伤阴、伤阳或导致疳积、慢惊的病理转归。

2.掌握泄泻主证及治疗泄泻的常法和变法。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主证。二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发病后易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等变证,迁延不愈,易形成疳证。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

(二)病理:病变在脾胃,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成泄泻。暴泻常伤阴,久泻易伤阳,病情严重可阴阳两伤。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暴泻多实,久泻多虚,迁延难愈多虚中夹实。腹胀痛多实,腹虚胀喜按多虚;粪便黄褐而臭多属热,便稀如水,粪色淡黄少臭味多寒;舌苔厚腻多属湿滞,舌质红、苔黄多为热邪;舌淡胖边有齿印为伤阳,舌红绛而干为伤阴。治疗当分常证和变证,并结合外治法、针灸和推拿疗法。

四、分型证治:

(一)常证:伤食泻治以消食化积,方用保和丸;风寒泻治以疏风散寒,方用藿香正气散;湿热泻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脾虚泻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泻治以补脾温肾,方用附子理中汤。

(二)变证:伤阴者治以酸甘敛阴,方用连梅汤;伤阳者治以温阳救逆,方用参附龙牡汤。

第八节  腹痛

【要求】

1.熟悉腹痛的病因病理。

2.掌握腹痛的性质、部位和证治。

【内容】

一、概述:腹痛是一种证候,本节内容不包括外科急腹症和蛔虫病。小儿不能正确表达腹痛部位,须全面应用“四诊”。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气滞血瘀等。

(二)病理:气机壅阻,经脉失调,凝滞不通而腹痛。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剧痛而拒按者多实,隐痛而喜按者多虚;食后痛增多实,得食痛减多虚;热敷痛甚多热,得热痛减多寒;痛无定处为气滞,痛有定处如针刺者为血瘀。治疗以宣通气机,血脉流通,通则不痛。

四、分型证治:腹部中寒治以温中祛寒,方用养脏散;乳食积滞治以消食导滞,方用香砂平胃散;脏腑虚冷治以温中补虚,方用小建中汤合理中汤;气滞血瘀治以理气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

第九节  厌食

【要求】

1.熟悉厌食的发病原因。

2.掌握厌食的临床表现及基本治则。

3.了解厌食与疳证的区别。

【内容】

一、概述: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病证。年龄以1~6岁为多。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长期偏食。

(二)病理:饮食失调,伤及脾胃,胃阴伤则不思进食,脾阳伤则运化失职。

三、辨证与治疗特点:区别脾运失健、胃阴不足与脾胃气虚产生厌食的临床证候。运脾、养胃、健脾为本病治疗上主要法则。

四、分型证治:脾运失健治以和脾助运,方用曲麦枳术丸;胃阴不足治以养胃育阴,方用养胃增液汤;脾胃气虚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

第十节  积滞

【要求】

1.了解积滞的发病原因。

2.掌握积滞的治疗法则。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为特征。积滞与疳证关系密切,积久不消,迁延失治,形体渐瘦,即可成疳。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乳食不化,脾虚挟积。

(二)病理:乳食内积,损伤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有实证与虚中挟实之分。实证以消导为主,方用消乳丸或木香大安丸;虚中挟实证宜消补兼施,方用健脾丸。

第十一节  疳证

【要求】

1.了解疳证的含义及其临床特征。

2.熟悉疳证的病因及兼证的临床表现。

3.掌握疳证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疳证为古代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之一,“疳”的含义为“疳者甘也”与“疳者干也”。疳证病变主要在脾胃,疳证不治,可影响他脏。疳证命名和分类繁多,有按五脏、病因、病位、病情、病证定名。辨证分疳气、疳积、干疳。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饮食失调,脾胃受损;喂养不当,营养失调;其他因素(长期吐泻、慢性泄泻、病后失调等)转化成疳。

(二)病理:病位在脾胃,病初证轻,仅脾胃不和,运化失健,名曰:“疳气”;脾失健运,积滞内停,壅滞气机,转为“疳积”;病久脾脏虚损,津液消亡,导致“干疳”。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辨明虚实是立法用药的根本。初起大多偏实,中期虚实互见,晚期以虚为主。治疗须顾护脾胃,注意胃气的消长。

四、分型证治:

(一)疳气:治以和脾健运,方用资生健脾丸。

(二)疳积:治以消积理脾,方用疳积散。

(三)干疳:治以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

(四)兼证:眼疳治以柔肝养肝,方用石斛夜光丸、羊肝丸;心疳治以清心泻火,佐以养阴,方用泻心导赤汤、清热甘露饮;疳肿胀治以温阳利水,方用五苓散、五皮饮、金匮肾气丸等。

第十二节  惊风

【要求】

1.了解惊风的概念与“四证”、“八候”。

2.掌握急慢惊风的病因病理和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1~5岁小儿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惊风分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为急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称慢惊风。惊风“四证”指痰、热、惊、风;“八候”指搐、搦、颤、掣、反、引、窜、视。

二、病因病理:

急惊风:

(一)病因:感受时邪,痰热积滞,暴受惊恐。

(二)病理:邪从热化,热极生痰生风,或火盛生痰,痰盛发惊,惊盛生风,惊风发作。

慢惊风:

(一)病因:土虚木亢,脾肾阳虚,阴虚风动。

(二)病理:脾胃受伤,肝木侮土,脾虚生风;或热邪久羁,消烁真阴,肾阴不足,肝血亏损,阴虚风动;或阳气衰败,而见“慢脾风”证。病变在脾、肾、肝。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

(一)急惊风:惊厥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发作时主证为壮热痰壅,四肢拘急,项背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抽搐昏迷。清热、豁痰、镇惊、息风为四大基本治则。

(二)慢惊风:属虚证,起病缓慢,时抽时止,既有虚寒、虚热之分,又有虚中夹实之别。重在治本,以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息风为主。

四、分型证治:

(一)急惊风:感受风邪治以疏风清热、息风镇惊,方用银翘散;感受暑邪治以祛暑清热、开窍镇惊,方用清瘟败毒饮;感受疫邪,属气营两燔,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方用白虎汤合紫雪丹;若属湿热疫毒治以清热化湿、解毒息风,方用黄连解毒汤;痰食惊风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痉,方用玉枢丹合保和丸;惊恐痉厥治以镇惊安神,方用抱龙丸、安神丸。

(二)慢惊风:土虚木亢治以温运脾阳、扶土抑木、方用缓肝理脾汤;脾肾阳衰治以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方用固真汤、逐寒荡惊汤;阴虚风动治以育阴潜阳、滋水涵木,方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或三甲复脉汤。

第十三节  痫证

【要求】

1.熟悉痫证的临床特征和病因病理。

2.掌握痫证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两目直视、四肢抽搐,或作猪羊叫,发过即醒为特征。痰阻气逆、瘀血停滞为其主要病理过程。病位在于心、肝、脾、肾。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先天因素(胎中受惊、元阴不足),顽痰阻窍,血滞心窍,惊后成痫。

(二)病理:风痰上涌,邪阻心窍,内乱神明,外团经络。痰有聚散,风有动静,故作止无常。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初起较轻,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痰结不化,证情加重。治疗宜分标本虚实,发作时以治标为主,不发时以调补脾、肾、心、肝为主。

四、分型证治:惊痫治以镇惊安神,方用镇惊丸;风痫治以息风定痫,方用定痫丸;痰痫治以涤痰开窍,方用涤痰汤;瘀血痫治以活血化瘀、通窍定痫,方用通窍活血汤。

第十四节  肠道虫证

【要求】

1.了解蛔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钩虫病的发病原因。

2.掌握蛔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法则。

3.重点掌握蛔虫病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蛔虫病:吞入带蛔虫卵的食物引起。感染经污染的双手和食物。蛔虫钻入胆道,称“蛔厥”;扭结成团,称“虫瘕”。蛔虫证治以驱蛔杀虫、调理脾胃,方用使君子散;蛔厥证治以安蛔定痛,方用乌梅丸,继则驱虫。

二、蛲虫病:临床以饮食异常,精神烦躁,睡眠不安,肛门会阴部瘙痒,大便排出蛲虫为主证。本病因吞入蛲虫卵所致,其病理常表现脾胃失健,运化失司,湿热内蕴,日久可耗伤气血。治疗当以杀虫止痒,结合外治为主,方用驱虫药,外用百部煎剂保留灌肠。

三、姜片虫病:临床以腹痛、慢性腹泻、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为主证。本病因生吃菱角、荸荠等,吞入姜片虫囊蚴所致。其病理为脾胃受损,气血耗伤。轻者治疗以驱虫为主,较重者配合健脾益气、渗湿温中。驱虫以槟榔为主药,健脾益气用异功散。

四、钩虫病:临床以乏力、易疲劳、心悸气促、面色萎黄、苍白、浮肿等为主证。本病因钩虫丝型蚴由体表或随饮食入侵机体,内伤脾胃,日久气血两虚。驱虫为根本治法,方用贯众汤等;若脾胃受损,气血虚甚,应先调补脾胃气血,然后驱虫,调理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汤,补益气血用十全大补汤。

第十五节  小儿水肿

【要求】

1.了解小儿水肿的临床特征及阴水、阳水的区别。

2.熟悉小儿水肿的病因病理。

3.掌握小儿水肿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肌肤浮肿及小便短少为主证。其病变主要在肺、脾、肾。水肿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病程短,预后较好;阴水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预后较差。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外因为感受风邪、湿热内侵;内因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二)病理:病位在肺、脾、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风邪外袭,内传于肺,或疮毒入侵,内归肺脾,多见阳水;阳水日久,肺脾久虚,由实转虚,或禀赋不足,脾肾素虚,则多发为阴水。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当辨其表里,审其虚实,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主要治法有发汗、利尿、清热、养阴、益气、健脾、温肾等。

四、分型证治:

(一)常证:风水相搏治以疏风利水,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热内侵治以清热利湿,方用三妙丸合导赤散;肺脾气虚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脾肾两虚治以温肾健脾,方用真武汤。

(二)变证:水气上凌心肺治以泻肺逐水、温阳扶正,方用已椒苈黄丸合参附汤;邪陷心肝治以平肝潜阳、泻火泄热,方用龙胆泻肝汤;水毒内闭治以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方用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第三章  时行疾病

第一节  感冒

【要求】

1.了解小儿感冒的病因病理。

2.了解小儿感冒的特点。

3.掌握感冒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证。气候变化及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常见挟痰、挟滞、挟惊等兼证。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外感风寒、风热及暑令时邪,袭于表卫。

(二)病理:病位主要在肺,外邪自皮毛、口鼻侵入,客于肺卫,卫表失司,腠理开合失常,卫阳被遏,肺卫失宣。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风热多于风寒,即使有寒象,亦以寒包热郁居多。年龄小,兼证多。以解表为主,治法有辛温、辛凉之别。

四、分型证治: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方用葱豉汤、杏苏散或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或桑菊饮;暑邪感冒治以清暑解表,方用新加香薷饮。兼证当佐用化痰、消导、镇惊等法。

第二节  麻疹

【要求】

1.熟悉麻疹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2.掌握麻疹顺证的证治。

3.掌握麻疹逆证的病理转归及证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红疹为主证。顺证麻疹分初热、见形、恢复三个阶段。年幼体弱、正气不足或护理失宜等,可引起逆证。冬春最宜流行,五岁以下小儿多见。患后终身免疫。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感受麻毒时邪。

(二)病理:邪自口鼻而入,侵犯肺脾,发于肌肤。邪毒亢盛,正气不足,易变逆证。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判断麻疹之顺逆,为辨证要点。治疗以宣透解毒为主。顺证麻疹初热期以透发为主,见形期以清热为主,恢复期以养阴为主。

四、分型证治:

(一)顺证:初热期治以辛凉透表、清宣肺卫,方用宣毒发表汤;见形期治以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方用清解透表汤;恢复期治以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方用沙参麦冬汤。

(二)逆证:麻毒闭肺治以宣肺开闭、清热解毒,方用麻杏石甘汤;热毒攻喉治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方用清咽下痰汤,另服六神丸;邪陷心肝治以平肝息风、清营解毒,方用羚羊钩藤汤。

第三节  风痧

【要求】

1.了解风痧的病因与临床特征。

2.掌握风痧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鉴别和治疗。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轻度发热、咳嗽、细小淡红疹、耳后及枕部核肿大为主证。冬春多见,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

二、病因病理:外感风热时邪,由口鼻而入,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发于皮肤所致。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应与麻疹、奶癣、丹痧作鉴别。本病病情轻而少传变,可用疏风清热法治疗,祛邪外出。

四、分型证治:邪郁肺卫治以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邪热炽盛治以清热解毒,方用透疹凉解汤。

第四节  丹痧

【要求】

1.了解丹痧的病因和临床特征。

2.掌握丹痧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弥漫猩红色皮疹为主证。冬春多见,2~8岁儿童发病率高。

二、病因病理: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从口鼻侵入,蕴于肺胃,毒从肌表而透,发为丹痧。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发病较快,发热一天即现猩红色皮疹。用手按压,可使红晕暂退,腑窝、肘弯及腹股沟处有线状疹,唇口苍白,杨梅舌,热退后皮肤脱屑,状如鳞片。病初辛凉宣透,疹将透达重用清法,毒热化火宜清营解毒。

四、分型证治:邪侵肺卫治以辛凉宣透、清热利咽,方用解肌透痧汤;毒在气营治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方用凉营清气汤;疹后阴伤治以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方用沙参麦冬汤。

第五节  水痘

【要求】

1.熟悉水痘的临床特征。

2.掌握水痘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为主证。冬春多见,1~4岁发病率高。

二、病因病理:外感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发于肌肤。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水泡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红晕,有发痒及轻微感冒症状。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以躯干为主。轻者疏风清热解毒,重者清热凉营解毒。

四、分型证治:风热轻证治以疏风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毒热重证治以清热凉营解毒,方用清胃解毒汤。

第六节  痄腮

【要求】

1.了解痄腮的临床特征。

2.掌握痄腮及其兼证的治疗。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证。冬春易流行,学龄儿童发病率高。

二、病因病理:外感风温邪毒,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结于腮部,可并发少腹痛与睾丸肿痛;还可内窜心肝而壮热、昏迷、痉厥。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腮肿一侧或二侧,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有压痛及弹性感,腮腺管口红肿。温毒在表属轻证,热毒蕴结属重证。除内治,还宜配合外治法。

四、分型证治:温毒在表治以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用银翘散;热毒蕴结治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用普济消毒饮。外治选用青黛散、玉枢丹、如意金黄散等。

第七节  顿咳

【要求】

1.熟悉顿咳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2.掌握本病初咳、痉咳、恢复期的治疗法则。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吸气性吼声,最后吐出粘液而咳止为主证。冬春多见,5岁以下小儿多见,年龄愈小,病情愈重。

二、病因病理:外感时行疠气侵入肺系,夹痰交结气道,肺失肃降。剧咳可损伤血络,引起出血。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受邪有轻重,体质有不同,证候有差异。初起似感冒,表证解后咳减,日轻夜重。治疗按初咳、痉咳、恢复期证候进行证治。

四、分裂证治:初咳期治以疏风宣肺,方用桑菊饮或杏苏散;痉咳期治以泻肺镇咳,方用桑白皮汤;恢复期治以润肺健脾,方用沙参麦冬汤、人参五味子汤。

第八节  白喉

【要求】

1.熟悉白喉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

2.掌握白喉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咽、喉、鼻等部位粘膜上形成白色假膜,伴咽痛、犬吠样咳嗽、气喘、发热等为主证。秋冬两季多见,2~6岁发病率高。

二、病因病理:疫疠邪毒,口鼻而入,入侵肺系,毒聚咽喉,酿为白膜。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假膜始在咽部,呈白色点状、条状或块状,迅即扩展成大片。治疗采用养阴清肺,兼以辛凉宣肃。

四、分型证治:风热疫毒治以肃肺利咽、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阴虚燥热治以养阴清肺、泄热解毒,方用养阴清肺汤;疫毒攻喉治以泻火解毒、涤痰通腑,方用黄连解毒汤。

第九节  小儿暑温

【要求】

1.了解暑温的概念和范围。

2.熟悉暑风、暑痉、暑厥的病理与证候特点。

3.掌握本病的辨证论治与抢救、护理措施。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高热、神昏、抽风为主证,发生在7~9月。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可突然发生内闭外脱。病后可留有后遗症。“暑风”为手足抽搐而动;“暑痉”以颈强或角弓反张为名;“暑厥”见手足逆冷。

二、病因病理:感染暑温邪毒而发病,病属温邪,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传变迅速,易化热化火,引起高热、昏迷、抽风。重症病例,因耗血伤阴,或余邪留络,痰蒙清窍,而见各种后遗症。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传变迅速,初现卫分,迅即传入气分营分,甚则径入营血。在表清暑透邪;在里清热通腑;入营入血,治以凉血清营。

四、分型证治:

(一)邪在卫气: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新加香薷饮或白虎汤。

(二)邪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三)邪在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四)邪恋正虚:余热未尽治以养阴清热,或调和营卫,青蒿鳖甲汤或桂枝汤;痰蒙清窍治以开窍泄浊,或豁痰心,苏合香丸、龙胆泻肝汤、黄连阿胶汤;内风扰动治以搜风通络,或养阴息风,止痉散或大定风珠。

第十节  小儿麻痹症

【要求】

1.熟悉小儿麻痹症的病因病理与临床特征。

2.掌握小儿麻痹症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麻痹前期见发热、咳嗽、咽红、肌痛等,继则肌肉迟缓。后期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多见1~5岁小儿,好发夏秋季节。

二、病因病理:风热暑湿时行疫毒,由口鼻入侵,初起邪在肺胃,继则邪注经络。后期气虚血滞,肝肾亏损。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初期邪实为主,后期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初起按外感及肠胃疾患治疗。后期疏通经络、益气活血、强筋壮骨等。

四、分型证治:邪郁肺胃治以解表清热、疏风利湿,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气虚血滞治以益气活血、祛邪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肝肾亏损治以强筋壮骨、温通经络,方用虎潜丸或加味金刚丸。

瘫痪期、恢复期及后遗症,配合针灸、推拿疗法。

第十一节  疫毒痢

【要求】

1.熟悉本病的发病特点。

2.掌握本病的临床证候及治疗方法。

【内容】

一、概述:起病急骤,以发热、抽风、昏迷为临床主证,可迅速发生“内闭外脱”,2~5岁发病率高。

二、病因病理:湿热疫毒之邪,蕴结肠间,化热化火,并迅速内窜厥阴,甚至内闭外脱。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来势急暴,先见壮热、神昏、抽风、肢厥,后见下痢。闭者治宜开泄清解;脱者当以固脱救逆。闭开脱回,再以治痢。

四、分型论治:毒邪内闭治以清肠解毒、泄热开窍,方用黄连解毒汤;内闭外脱治以扶正固脱、潜阳息风,方用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

第十二节  夏

【要求】

1.了解夏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

2.掌握夏的证治法则。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全身倦怠、纳呆、大便不调等为特征。病发春末夏初。

二、病因病理:素体虚弱,暑湿内困,脾胃受病。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病位在脾胃,治疗以醒脾化湿为主,气虚者配合健脾益气之剂。

四、分型证治:湿困脾胃治以醒脾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脾胃虚弱治以健脾益气,方用清暑益气汤加减。

第十三节  夏季热

【要求】

1.熟悉夏季热的发病特点及病因病理。

2.掌握夏季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内容】

一、概述: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主证。病发夏季,多见三岁以下小儿。

二、病因病理:禀赋不足,不耐暑气熏蒸,病初在肺胃,久则损伤脾肾。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发于盛夏,天气转凉,即可自愈。病初在肺胃,清暑益气;虚实并见,宜温下清上。

四、分型证治:暑伤肺胃治以清暑益气,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上盛下虚治以温下清上,方用温下清上汤。

 

第四章  小儿杂病

第一节  五迟、五软

【要求】

1.了解五迟、五软的临床主证。

2.熟悉五迟、五软的病因病理。

3.掌握五迟、五软的辨证施治。

【内容】

一、概述: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以痿软无力为主证。二者均为生长发育障碍所致。证候又可互为并见。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先天胎禀不足,后天失养,五脏不充。

(二)病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肝主筋,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故见出牙、行立均迟。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肾虚,气血两亏,故见发迟。语迟为心气不足,智力不聪所致。先天禀赋不足,精气未充,或后天失养,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而成五软。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肝肾不足、心血不定为五迟证所常见;脾肾两亏、气血虚弱为五软证所常见。补肾养肝、补心养血为五迟基本治则;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为五软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五迟:

(一)肝肾不足:治以补肝肾,方用加味六味地黄丸。

(二)心血不足: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

第二节  五硬

【要求】

1.了解五硬的临床特征。

2.熟悉五硬的病因病理。

3.掌握五硬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五硬是指头项硬、口硬、手硬、足硬、肌肉硬,其临床特征为全身肌肤紧张强硬而不柔,伴以手足冰凉、身体不温。是新生儿常见疾患之一。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内因为先天不足,外因为生后受寒。

(二)病理:禀赋不足、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肤;气候寒冷,护理不当,保暖失宜。寒凝血涩,阳气不运。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阳气虚衰、元阳不充和寒邪凝滞、血涩瘀阻为本病所常见。益气温阳和温经通络为本病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一)阳气虚衰:治以益气温阳,方用参附汤。

(二)寒凝血涩:治以温经通络,方用当归四逆汤。

第三节  解颅

【要求】

1.熟悉解颅的病因病理。

2.掌握解颅的临床表现和治则。

【内容】

一、概述:解颅是指颅缝解开不合,目珠下垂犹如落日状为其特征的疾患。患者大多不易养育或影响智力。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内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外因为外感时邪。

(二)病理:先天亏损,肾虚髓海不充,头颅开解而不合;后天失调,脾肾阳虚,水泛成痰,上乘于脑,头颅开解;病后肾虚,水不胜火,髓热而解颅或水不涵木,风水上泛,囟门不合或合而复解;外感时邪,热毒炼痰上攻,脑络阻塞,气血运行不利,头颅扩大,开解不合。发病原理主要责之于肾。病理变化,与肝脾亦有关。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肾气亏损,肾虚肝亢,脾虚水泛,热毒壅滞为本病的主要辨证要点。补肾益髓,益肾利水、平肝息风,扶脾利水,清热通络是本病的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一)肾气亏损:治以补肾益髓,方用补肾地黄丸。

(二)肾虚肝亢:治以益肾利水、平肝息风,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三甲复脉汤。

(三)脾虚水泛:治以扶脾利水,方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

(四)热毒壅滞:治以清热通络,方用犀地清络饮、化毒丹。

第四节  尿频

【要求】

1.熟悉尿频的病因病理。

2.掌握小儿尿频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尿频是婴幼儿常见的泌尿道疾病。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特征。属于“淋证”中热淋范畴。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外因为感受湿热之邪,内因为脾肾气虚。

(二)病理: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常,尿出不畅,而为尿频、尿急者,以实证为主,病久不愈,或素体不足,脾肾气虚,气不化水,中气下陷,而致尿频或淋漓不畅者,以虚证为主;如脾肾两虚且湿浊蕴结,则为虚中挟实。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湿热下注以实证为主者,一般病程短,发病急,多属新病,重在清利湿热;脾肾气虚者,病程长,发病缓,则以益气补肾为主;病久湿浊留恋,则以标本兼顾。

四、分型证治:

(一)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

(二)脾肾气虚:治以益气补肾,方用缩泉丸。

第五节  遗尿

【要求】

1.熟悉遗尿的病因病理。

2.掌握遗尿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遗尿是指三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轻者数夜一次,重者一夜数次。如因白日游戏过度,睡前多饮而偶然发生者,则不属病态。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下元虚寒和脾肺气虚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此外,尚有因肝经湿热所致者。

(二)病理: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膀胱失约。下元虚寒,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以致失于制约而遗尿;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下,无权约束水道,则小便自遗;肝经湿热,火热内迫膀胱,亦可影响膀胱之气化功能而遗尿。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本病多属虚证,常见下元虚寒、脾肺气虚之候,由肝经湿热所致者,为本病之实证。温补肾阳、培元益气、固涩小便为本病常用之基本治则。若为肝经湿热之实证,则以泻肝清热为主。

四、分型证治:

(一)下元虚寒:治以温补肾阳,固涩小便,方用菟丝子散。

(二)脾肺气虚:治以培元益气、固涩小便,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三)肝经湿热:治以泻肝清热,方用龙胆泻肝汤。

第六节  紫癜

【要求】

1.熟悉紫癜的病因病理。

2.掌握紫癜的临床表现。

3.掌握紫癜的分型证治。

【内容】

一、概述:紫癜为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的一种出血性疾患。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属血证范畴。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外因为感受邪毒,内因为小儿形气不足、卫外不固或心脾气虚。

(二)病理:小儿形气不足,卫外不固,外邪入侵,热伏血分,灼伤络脉,迫血妄行,留于肌肤,则为紫癜;心脾气虚,不能统血,血不循径,发为紫癜。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血热妄行、气不摄血为本病常见证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及益气摄血为本病的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一)血热妄行: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

(二)气不摄血:治以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

第七节  汗证

【要求】

1.熟悉汗证的病因病理。

2.掌握小儿汗证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汗证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出汗过多的一种病证。有自汗、盗汗之分,均为因虚而汗,俗称“虚汗”。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禀赋不足或病后失养,以致表卫不固;过用发散,卫阳受损,以致营卫失调;病后气阴虚弱,均是汗证的发病原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不密,是发病的基础。

(二)病理:禀赋不足或病后失养,表卫不固,则营失所藏,卫外失护,津液因气虚不密而外泄,故时时汗出。感受外邪,或过用发散,卫阳受损,营阳内亏,营卫失和,卫虚则腠理不密,营虚则津不内守,故汗液外泄。病后气血损伤,气虚则不能敛阴,血虚则不能养心,心液失藏,故汗自外出。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表虚不固、营卫失调、气阴虚弱是本病常见证候。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益气养阴是本病的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一)表虚不固:治以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二)营卫不和:治以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三)气阴虚弱: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

第八节  夜啼

【要求】熟悉夜啼的病因及治法。

【内容】

一、概述:夜啼是指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证候。多见于初生婴儿。临床仔细辨别夜啼是属习惯性,还是疾病所致。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体禀虚寒或腹部感受寒邪,以致脾寒;或胎禀蕴热,以致心火上炎;或卒受惊恐,均为夜啼之主要原因。

(二)病理:夜属阴,脾为至阴,喜温而恶寒,脾经虚寒或中寒邪、寒凝气滞,故入夜腹痛而啼,胎禀火伏热郁,心火上炎则心神不安,心属阳主火,故入夜烦躁而啼。卒受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安,神志不宁,故在睡眠中发生惊啼。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夜啼多见“脾寒”、“心热”、“惊恐”三证。温脾散寒、导赤清心、镇惊安神为夜啼之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一)脾脏虚寒:治以温脾散寒,方用乌药散。

(二)心经积热:治以清心导赤,方用导赤散。

(三)暴受惊恐:治以镇惊安神,方用朱砂安神丸。

 

第五章  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  胎黄

【要求】

1.熟悉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的鉴别。

2.掌握胎黄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

3.掌握胎黄的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胎黄以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色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如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足月儿于出生10~14天自行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症状者,属生理性。若于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继续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或于生后一周甚至数周后始出现黄疸,临床症状较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者,属病理性。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胎内、产时或生后感受湿热邪毒;素体脾阳不足,复感湿邪,湿热阻滞,肝胆疏泄失常,气血郁滞等。

(二)病理: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感受湿热之邪未能输化,郁结于里,熏蒸肝胆,以致胆液外泄,透发于外,而为皮肤面目发黄。或素体脾阳不足,复感湿邪,寒湿阻滞,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胆液外益,而致发黄,或为湿热阻滞,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血郁滞,脉络瘀积而发黄。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湿热熏蒸、寒湿阻滞、瘀积发黄为胎黄常见证候。清热利湿、温中化湿、化瘀消积为胎黄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一)湿热熏蒸: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茵陈蒿汤。

(二)寒湿阻滞:治以温中化湿,方用茵陈理中汤。

(三)瘀积发黄:治以化瘀消积,方用血府逐瘀汤。

第二节  赤游丹

【要求】

1.了解赤游丹的临床特征。

2.熟悉赤游丹的病因病理和辨证论治。

【内容】

一、概述:赤游丹以皮肤色赤如丹、形如云片、游走不定为特征。又名丹毒、赤游风。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由于局部皮肤损伤、脐部疾患、臂部湿疹、虫咬等,护理不善,为外风邪毒所侵。

(二)病理:邪毒入侵,随气血游走,发于肌表。邪毒炽盛,化火生风,内陷心肝,可见心神受扰、肝风内动之证。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风火热毒为本病之常证,邪毒入营为本病之变证。疏风散邪、泻火解毒为本病基本治则。如出现动风变证,则须凉血解毒、开窍息风。

四、分型证治:

(一)风火热毒:治以疏风散邪、泻火解毒,方用犀角解毒饮。

(二)邪毒入营:治以凉血解毒、开窍息风,方用神犀丹。

第三节  脐风

【要求】

1.熟悉脐风的临床特征。

2.熟悉脐风的病因及防治。

【内容】

一、概述:脐风即新生儿破伤风,以唇青口撮、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特征,多于出生后4~7天内发病。

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新生儿脐带处理不善,风冷水湿秽毒之邪入侵是本病发生的原因。

(二)病理:邪毒由脐部入侵,经络营卫气血闭阻,肝风内动,致使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若邪毒中脏,肝木乘脾,则唇青口噤、牙关牵引、脐边青黑。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经脉闭阻、肝风内动为本病主要证候。宣通经络、息风镇痉为本病基本治则。

四、证治:治以宣通经络、驱风镇痉,方用撮风散。还须注意内外结合治疗,积极抢救。

第四节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要求】熟悉常见脐部疾患的病因及证治。

【内容】

一、概述:婴儿脐部疾患主要由断脐结扎不善,脐部护理不当而发生。其中脐部湿而不干者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或脓水溢出者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为脐血;脐部突起者为脐突,亦称脐疝。

二、病因病理:脐湿、脐疮为水湿邪毒侵入脐部;脐血为脐带结扎不固,或胎热迫血妄行,或先天不足、气不摄血所致;脐突为婴儿腹壁松弛,或脐孔未全闭合,哭闹过多,致小肠脂膜突入脐中。

三、辨证与治疗要点:脐湿以脐部湿润不干为主;脐疮以脐部红肿热痛,甚则糜烂流脓为主;脐血以脐部渗血不止为见证;脐突以脐部呈半球状或囊状突起、按之可回纳为主证。收敛固涩、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止血、益气摄血、压脐法等,为脐部疾患的基本治则。

四、分型证治:

(一)脐湿:收敛固涩,以外治为主,方用龙骨散外敷脐部。

(二)脐疮:治以清热解毒,佐以疏风散邪,方用犀角消毒饮,结合外治法。

(三)脐血:胎热内盛者,治以清热凉血止血,方用茜根散。气不摄血者,治以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结扎过松者,重行结扎脐带。

(五)脐突:压脐法外治或手术。

 

 

自学时数分配

章节

课程内容

自学时数

第一章

儿产学基础

30

第二章

常见疾病

 

第一节

咳嗽

6

第二节

肺炎喘嗽

10

第三节

哮喘

6

第四、五节

鹅口疮、口疮

3

第六节

呕吐

3

第七节

泄泻

8

第八节

腹痛

3

第九节

厌食

3

第十节

积滞

3

第十一节

疳证

6

第十二节

惊风

10

第十三节

痫证

4

第十四节

蛔虫病、蛲虫病

6

第十五节

小儿水肿

8

第三章

时行疾病

 

第一节

感冒

4

第二节

麻疹

10

第三节

风痧

2

第四节

丹痧

2

第五节

水痘

2

第六节

痄腮

3

第七节

顿咳

3

第八节

白喉

3

第九节

小儿署温

8

第十节

小儿麻痹证

6

第十一节

疫毒痢

4

第十二节

  夏

1

第十三节

夏季热

2

第四章

小儿杂病

 

第一节

五迟、五软

4

第二节

五硬

2

第三节

解颅

3

第四节

尿频

3

第五节

遗尿

3

第六节

紫癜

3

第七节

汗证

3

第八节

夜啼

3

第五章

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

胎黄

4

第二节

赤游丹

2

第三节

脐风

2

第四节

脐部疾患

2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